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临汶石膏矿位于大汶口矿区,资源极其丰富,然而生产中有一重大安全隐患——水。水患威胁主要是上覆第四系含水层,该含水层为流砂砾石层:其次是矿层下部的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也对矿井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再是石膏矿层及其顶底板含水层,与石膏矿层有直接的水力联系,该含水层水压不大,但存在充足的补给条件。生产中揭露最多的就是矿层及其顶底板水,是采掘工程中坑道疏干的主要对象。因此,注浆堵水工作成为石膏矿安全生产中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2.
地层和含矿层序的界定,对矿床的成因及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和分析本矿区的地层和含矿层位,有利于矿区地质工作的规范管理,对本地区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一组抽注钻孔不能同时开采分层矿床各分离含矿层,因而在一个含矿层开采之后实际上不得不将这些钻孔报废。由于在整个矿床厚度范围内采用了单一孔度的过滤器,因而开采不同渗透系数的几个含矿层的  相似文献   

4.
<正> 湖北某银钒矿床为一新的类型,储量大,层位稳定。矿层赋存于陡山沱组一套滨海相地层中,分为上下两个矿层,上矿层为较单一的钒矿层,平均含V_2O_50.64%,平均厚1.78米;下矿层(即主矿层)为银、钒复合矿层,平均含量为Ag118.77克/吨,  相似文献   

5.
水文地质条件是砂岩型铀矿床地浸开采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钱Ⅱ块13~16试验矿段开展水文地质条件试验,计算出含矿含水层主要水文地质参数,并对其地浸开采可行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其水文地质结构、水位埋深、承压水头高度、单孔涌水量、黏粒含量、岩石分选性、胶结程度、含矿层与非含矿层渗透系数比值和渗透系数、矿化度有利,而含矿含水层厚度、岩石粒度、含矿含水层与矿层厚度比值对部分地段有利,总体上矿床适合于地浸开采。  相似文献   

6.
渗透性差的薄矿层有用矿物的地下溶浸方法此法在于用注液孔和抽液孔开拓含矿层,往注液孔中注入溶浸液,从抽液孔中抽出产品溶液和输逆产品溶液,在钻孔中置入恰好是相互对应的异名充电电极,并以电场的作用强化溶浸。此法的特点是为了降低溶浸成本和提高溶浸速度,将注液孔钻到含矿层的上部边界,而将抽液孔钻到含矿层的下部边界,从钻孔中向外开槽,在槽内充填大颗粒材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提高地浸采铀渗透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矿层的渗透性是影响原地浸出采铀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新疆某地浸采铀矿山的矿石进行了柱浸实验,初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含矿层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浸液中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提高矿层的渗透系数,尤其对低渗透性矿石可使其渗透系数增高30%~40%以上。这对提高地浸采铀的浸出率和资源回收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北山地区下石炭统莫尔根河组为一套浅海相沉积,是本区唯一的水泥用灰岩含矿层位。虽遭受多次构造及侵入岩体的影响,使矿体变形比较历害,但含矿层位连续性尚好,是今后寻找水泥用石灰岩的目的层。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资源调查基础上,对区内岩盐矿层展开二维地震勘查工作,并与钻孔相结合,基本了解了区内岩盐矿层的埋深、分布范围、厚度变化趋势。经钻探成果验证,并相互补充,勘查成果表明该区盐岩盐矿资源量潜力较大。区域岩盐段在地震时间剖面上反射波组特征明显,在垂向上呈含膏泥岩-含泥岩盐-岩盐-泥岩的韵律层变化,地震地质条件较好,赋存岩盐矿层,证明二维地震和钻探组合可作为本区及类似地区寻找岩盐矿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松铜矿位于美国密执安州基韦诺皮尼苏拉(Keweenaw Penisula)西南,是美国最大的铜矿之一。铜金属含量约6400万磅,矿床位于Keweenaw Nonesuch含铜矿层页岩的底部。有600~5000英尺厚的Cop-per Harbor砂岩、页岩,把这两个含铜矿层  相似文献   

11.
杰兹卡兹甘矿床主要是缓倾斜层状坚硬矿体。矿体赋存于稳固岩层上部的沉积杂层中。矿层主要为灰色砂岩(含矿和不含矿)、红色砂岩及含少量砾岩和硅的粉砂岩和泥板岩组成。该矿床的特点是多层矿化并有夹层,夹层的厚度为0.5~10m。矿体和各含矿层被有方向性的裂隙和挤压褶皱破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勘探方法,我队设计了一个深为6.5公尺的小竖井(横断面为1.6×1.6平方公尺,然后在6.5公尺水平中段沿含矿层走向开掘一水平巷道,全长43公尺。又在距井口23公尺处垂直含矿层走向开掘一长为30公尺的水平巷道(巷道断面为1.8×1.6公尺)。  相似文献   

13.
自1985年起,我队在芒硝及其卤水矿床进行钻探施工,到1986年秋为止,完工钻孔8个。见矿钻孔穿过的主要岩矿层及基本特性是:开孔后由数米浮土层进入第四系砂砾石层,砂砾石层极为松散,容易垮孔,层厚150m左右。以下是下第三系合矿层,矿层以固体芒硝(Na_2SO_4·10H_2O)为主,夹有少量的钙芒硝和食盐,遇水易溶解,层厚80m左右。含矿层以下为卤水层,为硫酸盐型卤水,波美度为25,承压,涌至低温孔段时易在套管内结晶堵孔,对金属具有一定腐蚀性。涌卤层底板主要是泥质云岩夹沥青质页岩及砂岩。钻孔岩层硬度全部适用硬质合金钻进,一般设计孔深300m左右。  相似文献   

14.
1地质概况矿区位于敦化市太平岭乡、华夏式构造体系敦化─密山断裂带上的两个规模较大的斜列式晚第三纪沉积盆地中,具山间盆地沉积特点,为淡水湖泊相沉积。含矿岩系属于上第三系中新统土门子组。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扁豆体状,赋存于上门子组上部层位。主矿体有2层,长800m,宽600m,最厚处12m(平均3m)。下部含矿层由砂砾岩、粗砂岩、碳质页岩和细砂岩等组成,下伏玄武岩。在碳质页岩与细砂岩之间夹有6m厚的硅藻土;上部含矿层以细砂岩为主,并有杂色粘土,在它们中间夹有4m厚的硅藻土。矿体受盆地规模及形状的控制,盆地中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拉拉落凼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及叠瓦状产出,主要赋存于中部沉积变质岩段(Pt1h43)火山凝灰岩中。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及矿化富集严格受构造、岩浆岩、地层及蚀变作用控制,矿区地表负地形、铜草、矿化露头及矿区标志层(Pt1h43)为有利找矿标志,提出落凼东界Pt1h43含矿层、Pt1h41含矿层及Pt1h6、Pt1h2含矿层具有较好的“拉拉式”铜矿找矿前景,对矿山今后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安溪青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溪青洋石墨矿赋存于二叠系童子岩组第三段煤系地层中。矿区总体为一走向近于南北、向东倾的单倾构造。矿层呈层状,沿走向、倾向延伸较穗定,但厚度变化较大。矿层与围岩之间存在着沉积韵律关系。该区经历了多次褶皱构造运动,其断裂形成于成矿后,对含矿层位起破坏作用,岩体和岩脉的侵入为矿源层的变质成矿提供了热液来源,是成矿的必要条件。矿床成因应为沉积-变质型,属于后期热液接触变质层控矿床。通过勘查、研究分析该区成矿构造条件及热液变质作用的关系,探讨石墨矿床成因、控矿条件,从而为周边地区提供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地层及施工概况焦作寺岭矿区有两层高铝粘土矿,每一矿层上部岩层的情况分别是:石英砂岩,它局部为粘土质胶结,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可钻性达九级;燧石灰岩,含泥质生物碎屑结构,节理发育;粘土岩,极易吸水膨胀;粉质粘土砂岩,会在钻进中产生大量岩粉;尤其是第二矿层较厚,上部岩层极不稳定,施工中经常发生缩径挤钻、砂多埋钻,在提钻过程中常由于处理掉块卡钻事故而甩掉岩心,或下钻扫掉块,掉块落于矿层上而又难于被套入岩心管,堵在钻头部位,扫掉块过程中磨掉矿心,严重影响采心率。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效果好坏,钻头是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钻进效率,钻孔质量和经济效益。我队一矿区,区内褶皱,断层发育,施工的钻孔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垮孔掉块现象。地层属中寒武系,敖溪组,分三层:上部中厚层~薄层透镜状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厚度210~350米,可钻性4~5级;中部为炭泥质层纹状白云岩含断线状黄铁矿,厚度25~40米,可钻性5~6级;下部为中厚结晶白云岩,裂隙比较发育,有硅化现象,岩石硬、脆、碎,为含矿层,可钻性7~8级,厚度70~87米,一般终孔孔深450~520米左右,矿层底板为层状白云岩。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2号坑深部矿体的采矿方法,以该矿2号坑深部缓倾斜含软夹层薄至中厚矿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矿体赋存特征、开采工程技术条件、底板及围岩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与方案对比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实行矿层①、①1、①2分矿层混合开采,采出矿石混合后,矿石品位可达22.97%,资源回收率高;②对于2号坑这种典型的缓倾斜含软夹层薄至中厚难采磷矿体,采用单一的采矿方法很难获得理想的经济技术指标,对上盘矿层宜采用分段留矿崩落法作为采矿方法,对下盘矿层,由于矿层薄,宜采用浅孔留矿法作为采矿方法。相关结果可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2号坑及类似条件的磷矿山深部矿开采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巴东县刘家湾铁矿属鄂西宁乡式铁矿,含矿层位为泥盆系上统黄家磴组(D3h)和写经寺组(D3x),其中写经寺组上段(D3x2)底部为主要矿层。对矿层地质特征及矿石组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铁矿的成矿环境、铁质来源、成矿机制进行了讨论,指出该矿床沉积于滨海—浅海相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