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郴州地区输电线路发生的大范围覆冰事故,基于大量现场观测与数据调查统计,分析了覆冰事故的危害及其原因,总结了电力部门对覆冰事故的应对措施和防止冰害事故的方法,指出了其局限性和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阐明了输电线路覆冰和风雪复杂工况下输电塔倒塌的主要原因,展望了输电塔线体系耦合动力稳定性的研究方向,对输电线路大范围覆冰事故的技术分析和防止冰害事故的工程应用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贵州电网220kV、500kV输电线路覆冰灾害的分析,描述了覆冰灾害的特点,分析了输电线路覆冰产生的机理,从输电线路运行、设计的角度就输电线路覆冰防护提出了除冰、防冰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典型覆冰事故及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威胁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在总结中国输电线路典型覆冰事故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特点、事故原因及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输电线路覆冰事故具有覆盖面积大、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并存等特点;严重覆冰引起过荷载、不平衡张力、覆冰闪络及导线舞动是造成覆冰事故的主要原因;防冰除冰、防覆冰闪络及防覆冰舞动是防治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主要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4.
输电线路覆冰原因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胜 《青海电力》2006,25(1):34-36,67
文章通过对输电线路覆冰的观测,分析了输电线路覆冰对输电网的危害;阐明了影响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原因;从输电线路运行及设计的角度就输电线路覆冰防护提出了相关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覆冰事故频频发生,对电力的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分析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了混合冻结对输电线路危害最为严重,气象、高度、线路、电场均是影响线路覆冰的因素。建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计算模型,通过对弧垂的受力分析得出了一种计算冰层厚度的算法。提出了输电线路除冰方法和预防结冰的措施,指出了采用合理的抗冰设计是防止输电线路覆冰的最有效措施,并对不同除冰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改造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110kV线路覆冰防范措施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表现形式及其危害的分析研究,结合对凉山地区多年来110kV输电线路覆冰事故治理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在经常发生覆冰事故的地区需采取的防范、治理措施,逐步减少了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减少覆冰事故的危害,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2009年2月新疆发生了输电线路由于覆冰引起的线路跳闸。分析覆冰跳闸的原因及新疆地域线路覆冰的特点,并与内地进行了对比;分析造成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防范线路覆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区的研究与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是中国第一个特高压工程。为了加强该工程线路状态的运行管理,提高运行单位制定针对性的覆冰巡视、线路检修专项措施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对该工程线路进行覆冰区划分的研究。为此,笔者调查分析了该工程河南段输电线路覆冰的特征,通过对该工程河南段输电线路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并分析了省气象局提供的沿线历年气象资料,采集了沿线地形地貌图片,最后依据沿线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确定了线路覆冰区的划分。实际应用表明,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区的划分为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导线覆冰机理、冰情预测及防冰除冰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2009~2010年冬季辽宁电网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情况,分析了导线覆冰舞动形成因素及舞动线路特点,提出应从输电线路设计、运行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对输电线路覆冰舞动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周超  曹阳  李林 《电力建设》2013,34(9):37-41
输电线路覆冰问题由来已久,但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频现,输电线路覆冰致灾问题愈发严重,给我国电网的安全及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输电线路覆冰类型、覆冰形成的机理以及微气象等因素对覆冰形成和其对线路安全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覆冰预警技术,导线防冰涂层技术,机械除冰技术,交、直流融冰技术,被动除冰理论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阐述了应对输电线路覆冰的新技术、新措施、新成果、新趋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路覆冰闪络严重威胁电网安全,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可能大范围、连续发生,南方电网继2008年冰灾后,2010-2011年再次发生大范围冰闪事故。研发了输电线路绝缘子主动式防冰涂料,设计了新型防冰涂料在绝缘子表面的喷涂方式,并通过人工气候室试验验证了防冰涂料具有显著的防冰效果,能够明显减少、延缓绝缘子冰层形成,减少线路冰闪事故。输电线路人工观冰和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新型防冰涂料具有实际的防冰效果,但施工工艺和输电线路现场特殊环境条件影响了新型涂料的防冰应用,需要进一步开展防冰涂料的应用研究,以达到实用化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固原地区近年来的线路雷害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经济、合理的防雷措施,降低线路雷害跳闸率,为固原电网线路防雷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机理及雨凇覆冰模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春城  刘佼 《高电压技术》2011,37(1):241-248
为了揭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形成的原因和覆冰机理,通过对已有文献系统分析,指出导线覆冰是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电流电场耦合作用的结果.在国内外已有的覆冰模型基础上,针对雨凇覆冰过程,通过引入碰撞系数、冻结系数和收集系数给出了导线均匀覆冰和非均匀覆冰的覆冰质量和覆冰厚度预测模型,研究了在不同过冷却水滴中值体积直径、风速以及导线直...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与等线长法计算了典型耐张段的不平衡张力和悬垂串偏移量,这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建立连续7档导线-绝缘子有限元模型,考虑多种线路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重覆冰区特高压悬垂型杆塔的导线张力及不平衡张力。结果表明,覆冰加载模式、覆冰偏心和覆冰风速对不平衡张力影响不大,建议采用换算密度法模拟覆冰荷载并考虑10 m/s覆冰风速。不考虑档距差和高差时,随冰厚、档距和覆冰率的增加,导线不平衡张力百分数逐渐增加,计算得到的不同冰厚下特高压悬垂型杆塔不平衡张力百分数均小于规程规定值。随高差和档距差的增加,有高差和档距差的不平衡张力与无高差、无档距差的不平衡张力比值增大;随冰厚的增加,不平衡张力比值减小。30 mm及以下重覆冰区,不平衡张力百分数按照现行重覆冰区规程规定取值。40、50 mm重覆冰区,应将不平衡张力百分数分别提高至35%和41%。  相似文献   

15.
500kV紧凑型线路覆冰舞动及非同期摇摆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磊  郑建钢 《华中电力》2012,25(1):29-32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会引起导线舞动、杆塔倒塌、导线断线和绝缘子闪络等事故,500kV紧凑型线路三相导线成等边倒三角排列,相间距离较常规线路大为减小,如果在覆冰情况下舞动及大风扰动下相间发生非同期摇摆,更容易造成相间距离不足,引起跳闸事故。因此,要减轻覆冰舞动及非同期摇摆的灾害,除在线路设计阶段应尽量避开易覆冰舞动、易风偏区域外,还应配置全面的防治覆冰舞动及非同期摇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电网覆冰防治方法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分析了国内外电网几种典型的覆冰防治方案,总结了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等的电网防冰方法及其进展情况,讨论了各种除冰防治方法的特点,重点讨论和比较了过电流融冰法、短路电流融冰法和直流电流融冰法3种大电流融冰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应重视电网防冰工作、加强实用技术研究、加强防冰工作的系统性和标准化研究以及输配电系统的鲁棒性建设的防治覆冰建议,以期为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增强电网防冰减灾和防止其它类似自然灾害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导线覆冰对架空输电线路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输电线路大面积遭受的覆冰灾害天气,文章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500 kV输电线路分册>中的5A-ZB2直线塔(呼称高33 m)为例,分别分析了导线重覆冰对导线应力和杆塔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立浧  阳林  郝艳捧 《电网技术》2012,36(2):237-243
介绍了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综述了国内外覆冰在线监测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证明了称重法静力学计算模型的科学性,简化了导线倾角法计算流程。最后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优化称重法计算模型、改进间接测量方法、准分布式和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付正江 《电力设备》2005,6(1):77-78
架空输电导线的覆冰舞动是一种低频、大振幅的自激振动,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文章对导线舞动的模式、产生条件及防舞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一种由具有刚性、耐腐蚀性和热塑性的非金属或金属材料预绞成型的架空输电导线覆冰防舞装置——扰流防舞器的组成及工作原因,并给出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