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适应业务IP化,提高承载网带宽利用率,PTN替代MSTP网络成为目前中国移动3G承载网的主要方式。而随着LTE的到来,其对PTN网络提出一些新的需求,如大带宽需求、L3业务转发等。本文探讨PTN网络需要做哪些改变,以适应未来LTE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LTE无线技术持续演进,LTE双频组网迅速增加,对传送网尤其是接入网带宽需求迅猛增长。文章通过对LTE基站带宽需求的分析,研究了在PTN网络中承载LTE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分配模型,并对后续LTE后续部署的承载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磊 《中国新通信》2013,(23):126-12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LTE时代即将来临,移动业务对承载带宽的需求激增,ALL-IP的承载架构已迫在眉睫,PTN正式走入现网,成为解决承载网瓶颈,实现分组传送的技术之一。本文就PTN设备的两种组网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亚辉 《电子世界》2013,(2):124-125
LTE是未来无线网络演进和发展的方向,PTN作为底层传输承载网的建设方案成为关注焦点,本文从LTE对承载网的影响入手,针对LTE网络架构变化,分析其传输承载的需求,对两种承载方案对比分析,提出LTE承载网PTN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陈孟奇 《移动通信》2011,35(21):22-26
文章结合中国移动TD—LTE试验网深圳区域承载网规划建设的经验,首先简单介绍PTN支持静态L3的LTE承载解决方案和承载网PTN组网架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对PTN L3组网承载业务的可靠性规划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佳  何泉  刘琛 《中国新通信》2014,(15):50-50
一、背景情况 随着LTE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及多业务发展战略的推进,无线宽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IP化业务的承载需求成为主导。LTE业务对承载网的技术构架、承载效率、调度灵活性、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需求和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LTE回传网的网络更加扁平化,需要核心层P11N支持L3VPN来满足LTE业务灵活调度的需求;另一方面,LTE带宽需求快速增长,汇聚层10GE线路侧接口已无法满足LTE业务的带宽需求。特别是在LTE终端用户数提升后,基站的带宽需求将进一步提升。PTN网络带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进行网络平滑演进和带宽提速,将关系到全业务能否顺利开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乡镇PTN网络汇聚层提出可行的带宽提升方案,将分散在各个乡镇的LTE流量和OLT流量安全高效的传送到核心层,确保网络的可持续发展。二、技术方案 方案一:10GEPTN叠加 方案描述:在现网10GE汇聚环基础上继续叠加10GE环路,增加PTN线路侧带宽,通过PTN网络进行基站回传、家庭宽带业务和大客户等高价值业务的承载。(1)通过在原有刚设备上扩容1个10GE端口同站址组环。(2)一张网架构,通过VPN实现多业务的隔离,带宽扩展性较差,距离受限。(3)该方案可以对PTN网络进行统一维护。(4)10GE产业链成熟,相关光器件成本较低,建网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LTE网络的大规模发展,原有的PTN核心层网络(PTN+PTN3900)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PTN核心层需要功能更强、设备容量更大以及高带宽端口密度更多的L3层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承载LTE业务的华为PTN设备组网研究,提出了SGW/MME本地市、异地部署方案;以及SGW、MME对接一系列解决方案,详细描述了PTN+PTN6900系列功能强大的核心层设备的组网方式,为后期大规模LTE发展提供了更完善、更低成本的移动承载网络。  相似文献   

8.
日前,烽火通信对外宣布,已率先完成广州联通HSPA+承载测试和PTN现网综合业务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PTN分组传送网可以对现网的2G、3G、固网等多业务、以及HSPA+、LTE等提供完美承载。随着无线数据业务的迅速增长,用户对业务带宽、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  相似文献   

9.
标准完善功能再提升PTN规模商用时代开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N技术是国内各个运营商构建全业务承载网主流选择之一。中国移动等各大运营商联合设备厂商、标准研究机构积极推动并完善PTN在诸如OAM,多厂家互通等方面标准化的同时,进一步发掘PTN潜力,细致验证PTN承载LTE业务需具备的三层功能,并相继组织了大规模PTN承载LTE现网测试。本文主要结合PTN技术国内标准化和现网测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LTE的普及,世界迎来LTE应用的浪潮。LTE因其提高了频谱效率、架构扁平和低时延设计等特点,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同时,随着LTE的变革,在LTE承载网的设计中也出现了多样的规划方案。因此,做好LTE承载网网络规划设计,建设一个大带宽、低成本、可扩容的LT E 传输承载网是至关重要。本文针对LT E网络架构特点及承载需求,对现有的面向LT E的承载网络进行了对比及分析。结合具体设备提供商,并考虑网络性能、业务承载需求、投资成本、功耗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LTE承载网的目标架构,给出了一种PTN、IP-RAN融合的的承载网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PTN支持L3 VPN技术的研究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牧云 《电信科学》2012,28(4):119-123
首先阐述了PTN+CE承载LTE的组网方式以及该方式存在的不足,再对PTN支持L3 VPN工作方式和具体实现过程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现网测试结果描述PTN开启L3 VPN功能后回传网中的保护倒换性能,说明了该方案实现LTE回传承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全业务带宽经营的环境中.如何能在提高带宽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保证业务的传送质量.从而降低每Bit的传输成本.是影响各运营商能否在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因数。适应分组业务为主的承载需求,中国移动采用分组交换为内核的PTN网络来承载3G.LTE和以太网专线等分组业务。不同的业务对承载网提出不同的需求.譬如时延特性和带宽特性等。在PTN网络部署中.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样的精细化流量管控技术来满足这些需求呢?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LTE核心网集中部署时PTN网络的组网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LTE核心网规模扩大局点分裂或下沉后PTN网络可能的组网演变,以期为LTE核心网与PTN承载网的合理组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LTE技术指标要求、网络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LTE传输承载网的需求进行分析,并针对面向LTE的PTN承载方案与组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移动近期完成了PTN的第三次集采,此次集采规模达13万端,居历次集采首位,而且中国移动同时进行的TD-LTE6+1城市试点中对于采用PTN承载也提出了较高要求,8月份又将在国内新选取7城市组织大规模的TD-LTE实验网预商用测试,将进一步验证PTN承载LTE的能力。同时中国联通目前对于PTN的现网试点规模扩大化,进一步检验PTN对于HSPA+业务及其现网业务的承载能力,PTN再度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期记者将从中国移动PTN三次集采及PTN对LTE的承载两个角度解析PTN的市场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PTN网络承载的业务量不断增加,PTN网络的带宽复用需求逐渐凸显,尤其是LTE业务开始发放友好用户以后,业务流量会出现较快增长。但是PTN实际可用带宽到底是多少,其统计复用功能到底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准确的定量分析,本文主要对PTN网络涉及的带宽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定量分析PTN网络实际可用带宽和统计复用功能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想  江敏 《中国新通信》2013,(20):88-89
无线接入网从3G向4G演进的过程中,流量的迅速增长对承载网的带宽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目前基站传输普遍采用SDH作为承载技术,无法实现带宽的统计复用。为积极布局LTE网络建设,各运营商都结合自身特点采用了PTN/IP RAN等新型的分组传送技术进行组网。本文从数据专业的角度出发,对比PTN与IP RAN的同时,以IP RAN的现网实验结果为例,分析了IP RAN对3G/4G流量的承载细节和网络试点经验,提出了基于IP RAN的综合承载网对未来网络发展的设想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FTP下载速率作为考核LTE基站无线达标率的KPI指标,FTP下载测试速率不达标分析原因为在FTP测试中存在流量的突发情况,瞬间超过了PTN承载网配置的PIR峰值带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不同专业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为LTE基站测速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面向LTE深度覆盖的PTN接入层带宽提升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LTE网络覆盖逐步深入,PTN接入层网络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分析不同场景的业务带宽需求,结合网络实际,提出PTN接入层带宽提升网络演进模型,并对各模型建设难度和造价进行了对比分析,为PTN接入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史燕明 《通信世界》2011,(26):31-31
据了解,中国移动将在深圳继续进行PTN承载LTE第三阶段的现网测试,第三阶段主要测试内容为PTN的时间同步功能。随着3G业务在我国的全面开展,业务从传统的单一个人语音接入拓展为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主的综合性信息服务提供,承载网的业务类型和网络容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再结合LTE、无线城市发展的需要,业界普遍认为未来的承载网必将是一张支持全业务承载、具备高速率、提供大带宽、高品质业务的融合网络。在具备端到端OAM及的管理、安全性、大容量、低TCO等基本特征的同时,还应具有传送业务分组化、接入方式多样化、业务接入宽带化、传送与数据融合化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