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十七多个国家的220多名代表参加了由英国金属协会和美国金属协会于1979年5月22日至24日在伯明翰召开的1979年热处理会议。在即将由金属协会出版的会议论文集发行之前,我们在此将书中的35篇论文的一些内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1983年4月12日~4月14日在英国伯明翰市召开了第七次国际电加工会议(ISEM-7)。会议正式宣读的论文分为十个部分。1.电火花加丁二自动控制;2.电火花加工电极;3.电火花平动加工法和电火花钻孔;4.激光加工与电子束加工;5.电火花磨削和电火花加工用工作液;6.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7.电火花线切割和电解磨削;8.电解加工法;9.电解加  相似文献   

3.
每三年一次的国际工模具协会(ISTA)国际会议于1989年6月29日至6月1日在英国伯明翰召开了第六届年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国和联邦德国等14个成员国派代表团参加会议。非成员国澳大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国际电加工座谈会(ISEM-7),已于今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英国伯明翰市召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电加工学会理事长、南京航空学院院长余承业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会后,余承业教授还进行了参观、访问。为了便于我国电加工技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际动向,本刊特请余承业教授对本届会议作一概略介绍。有关本届会议的论文资料,南京航空学院已将论文摘要翻译成中文,内容涉及电火花加工20篇,电解加工14篇,其它特种加工5篇共计39篇。各单位(或个人)凡是需要上述复印资料者,请于9月10日前寄信给“南京航空学院学术交流科”并写明预订资料名称与份数及联系人地址,等候通知再付款。  相似文献   

5.
第八届国际钛会在伯明翰举行第八届国际钛会于10月22日~26日在伯明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加会议的有22个国家的63.7名代表,会议规模与近几届会议相当。在代表中,以英、美、日、法最多。我们中国有6个单位10名代表参加(团长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6.
1995年10月22~26日第八届国际钛会在英国伯明翰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团第一次以国际钛会组委会成员国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代表团团长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陈革涛,主要成员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3人)、宝鸡有色全属加工厂(1 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3人)、航空部621所(1人)及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1人)共6个单位10名代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11篇(包括1篇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国际轧钢会议于1984年6月25~27日在西德杜塞尔道夫市召开,会议中心内容为型钢生产技术介绍。与这次会议同时举行的还有冶金技术设备展览会,第六次国际铸造技术设备展览会,第四次国际工业炉及热工会议和展览会。参加轧钢会议的有23个国家475位代表,会议论文78篇。根据论文交  相似文献   

8.
第11届亚太地区无损检测会议将于2003年11月3~7日在韩国济洲岛召开。会议由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主办,韩国无损检测学会承办。会议及论文语种为英文。摘要投寄截止日期为2003年3月5日,摘要录取通知时间为2003年4月30日,论文在会议期间递交。  相似文献   

9.
轧钢信息     
《轧钢》2006,(4)
第9届国际轧钢会议召开第9届国际轧钢会议于2006年6月19~2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同时合并召开第4届欧洲轧钢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7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论文132篇,发表墙报20余篇,会议以冷热轧带钢、中厚板、长型材、不锈钢板材等生产工艺技术及产品开发为主题进行了大会和分会交流。中国金属学会派出了代表团参加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轧钢分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王国栋教授在全体会议上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题进行了讲演;在各个分会场上我国有15人次宣读了论文,这些论文论述了我国轧制技术的进步和取得的成果,引起…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暨展览会,于2000年4月24~28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召开,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会议代表参加了展览会和学术交流。会议期间,“第二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优秀论文评比委员会”组织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参加本次评选的论文包括在第一、二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上宣读的所有中文论文,共42篇。这些论文来自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压铸生产厂和公司等,研究内容涉及到压铸工艺、压铸装备与模具、压铸合金、计算机应用、压铸生产管理和综述等,覆盖了压…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高等教育国际会议将于 2 0 0 1年 1 0月 2 2日至 2 4日在长沙召开 ,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主办 ,清华大学等 2 0多所院校协办 ,湖南大学承办。目的是为了在新世纪进一步推动我国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 ,加强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为了满足广大论文作者的要求 ,经研究决定将论文摘要截止日期延迟到 2 0 0 1年 4月 2 0日 ,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企业界人士继续踊跃投稿。会议详情和最新通知请访问会议专用主页 :www .icheme2 0 0 1 .org。第一届国际机…  相似文献   

12.
会议简讯     
北京国际铸造会议 10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与会国内代表368人,国外代表来自18个国家120人(包括夫人)。论文共69篇,其中国外论文49篇。 全国铸造学会理事长缪良致开幕式,机械工业部李守仁部长致欢迎词。这是在我国第一次召开的国际铸造会议,论文内容丰富,每天分为四组进行交流:讨论异常活跃,气氛热烈而友好。这次会议对吸收国外技术,提高我国铸件质量、铸造技术水平有实际意义,论文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不是纯理论分析。这次会议扩大了各国铸造工作者的交往,增强了友谊。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1992年8月31日~9月4日在大连召开的第二届精密表面光整加工技术及去毛刺工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简况,并对会议论文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国际钛会于1984年9月10日至14日在西德慕尼黑召开。会议期间共发表论文356篇,大会宣读(oral)240篇,壁报展示(Poster)的116篇,论文分成15个研究专题发表。我国在会上发表了6篇论文。本刊本期登载第五届国际钛会的论文题目,以后将选登部分重要译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筹组的国际铸造会议,于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十八个国家的代表、列席代表410余人,会议论文共69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由100多个厂家、公司、  相似文献   

16.
<正>第十届国际锻造会议于1985年9月23日至25日在英国谢菲尔德召开,来自世界各国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未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原计划在会上宣读62篇论文,但其中第18、50、60三篇论文后来取消。现将论文篇目译载如下。德阳大型铸锻件研究所拟选择其中部分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17.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塑性研究,提高我国超塑学术水平──参加1994年莫斯科国际超塑会议随感今年5月24日至26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超塑性学术会议(每隔三年召开一次)。本届会议由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和俄罗斯超塑性问题研究所负责组织,会上发表论文约互3...  相似文献   

18.
《轧钢》1989,(3)
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1989年北京国际轧钢会议暨国际轧钢技术展览会于1989年4月10~15日在北京民族饭店召开。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轧钢会议。会议得到巴西金属学会、法国钢铁协会和日本钢铁学会的赞助,并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积极支持。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外国代表105名,在会上共发表了学术论文109篇,其中国外论文78  相似文献   

19.
<正> 第十届国际模锻会议,于1980年6月3日至6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安排了我国代表宣读两篇论文:1)自由锻造用的数学模型及最佳控制;2)锻锤的发展与冲击载荷。这次会上宣读的论文共有27篇。会议的东道主为英国的国家模锻及冲压者协会。  相似文献   

20.
本次会议于1996年6月2日在西安西仪宾馆召开,确定首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将于1997年4月15日~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办单位:全国铸造学会;协办单位: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压铸学会、北美压铸学会、德国有色金属学会、俄罗斯西伯利亚压铸机械厂、日本铝杂志社、上海压铸技术协会及日本压铸协会。入选的会议论文,将出版有书号的论文集,其中国外论文有中、英文对照,国内论文以中文出版并加英文摘要。会议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在会议协办单位的积极支持下,已通过协办单位发出了一号通知及征集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