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对火炮后坐装置工作性能影响十分复杂,基于某型火炮的内弹道和反后坐装置后坐反面问题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装药温度、驻退机温度、复进机温度单个变化和同时变化对火炮后坐阻力和后坐长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装药温度和驻退机温度变化对火炮后坐阻力和后坐长度影响较大;火炮首发射击和连续射击时,后坐阻力峰值和后坐长度与温度之间并不是单调的增减关系;火炮连续射击可以达到更为苛刻的极限射击条件。  相似文献   

2.
某火炮复杂反后坐装置工作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型火炮的反后坐装置包括驻退复进机和驻退机,结构十分复杂。为深入了解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该火炮后坐装置反面问题理论基础上,基于MATLAB语言编写了其反面问题仿真程序,通过仿真获得了该炮工作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量,并分析了火炮实际工作过程中射角、温度、漏液、漏气等对火炮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后坐制动时,驻退机和驻退复进机都起了较大的作用,复进制动时,主要是驻退机起作用;驻退液温度、反后坐装置中的节制环内径磨损对火炮后坐长度和后坐阻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理解反后坐装置的作用,基于反后坐装置反面问题模型,对某型火炮射击过程中反后坐装置的能量消耗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该火炮有效能量占火药总能量的22.36%,后坐能量占火药总能量的0.33%;火炮后坐能量在后坐时被消耗约80%,被驻退机消耗约91%,被液压阻力消耗约92%;复进机利用后坐能量约20%将后坐部分推回原位。  相似文献   

4.
导致火炮反后坐装置密封件失效的关键参数是密封件的工作压强.在反后坐装置和内弹道模型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方法,获得了某型火炮工作过程中驻退机和复进机各腔室压强变化曲线。分析了火炮使用过程中装药号、药温、射角、弹重、药室增长量、节制环内径磨损量、液体温度等参数对压强峰值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各因素综合作用下压强的最大峰值。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反后坐装置工作时各流路液压阻力大小,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某型火炮后坐和复进过程中液压阻力在总阻力中的比例、驻退机各流路液压阻力的大小关系。研究表明:后坐和复进时,液压阻力均为总阻力的主要阻力;后坐时驻退机支流液压阻力远小于主流液压阻力,复进时三条流路液压阻力较为接近。液压阻力的大小除了与漏口面积有关外,与液流速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火炮反后坐装置难以控制后坐阻力,得到理想后坐阻力规律,提出用液压伺服阀辅助调节控制反后坐装置的后坐阻力规律。在节制杆式制退机的基础上,采用AMESim与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建立阀控反后坐装置的仿真模型,结合灰色预测模糊控制算法,分析了不同伺服阀开口大小和延时时间对后坐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伺服阀开口大小能有效减小后坐阻力,得到理想后坐阻力规律;延时时间会使控制效果减弱,采用灰色预测模糊控制算法能尽可能减小伺服阀延迟时间对后坐阻力规律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口径火炮在使用中由于射程不同,所需的装药量发生改变,其后坐位移也将随之改变,影响火炮的快速射击与准确打击。通过在制退机上外并一个旁路,旁路上装有液压阀等装置,当火炮装药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口大小来调节后坐阻力,可有效控制后坐位移基本趋于稳定。建立制退机三维模型,分别对改进前后的制退机进行三维流场模拟分析,对比分析改进效果,对提高火炮的射击效率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设计火炮反后坐试验装置,分析了反后坐装置的结构和动作原理,并进行了力学计算.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反后坐试验装置设计方案.为了选取合理的冲击参数以保证反后坐试验装置的准确度,基于MSC.ADAMS软件建立了虚拟模拟试验装置,以冲击质量、冲击速度、接触刚度和阻尼系数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可以满足火炮反后坐实际试验要求,为火炮反后坐装置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反后坐装置的工作状态是影响火炮工作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某型火炮反后坐装置修理后液压试验难的问题,设计制造了实现给反后坐装置加注驻退液、压力试验和检查液量三大功能的液压试验机。该文介绍了该液压试验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杜中华 《机械》2010,37(11):53-55,71
火炮反后坐装置反面问题计算是火炮设计的重要环节,Simulink是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化建模仿真工具,为尝试Simulink用于火炮反后坐装置反面问题的可行性,在分析该问题计算模型基础上,搭建了某型火炮相应的Simulink模型框图,通过仿真得到了理想的计算结果,说明了Simulink用于火炮反后坐装置反面问题计算的有效性。同时,比较了Simulink建模和m文件建模的优缺点,指出Simulink在模型直观性、仿真参数选择和变量观测上具有很大的便利性。最后给出了Simulink建模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