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传统“和”文化融入当代包装设计的价值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和"文化内含和而不同、中和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审美意蕴,将其融入当代包装设计,具有推进包装设计人性化、适度化、诚信化、生态化等价值。传统"和"文化融入当代包装设计的正确路径:通过"和"文化培育,提升设计主体的和谐综合素质;通过"和"文化塑造,构建和谐化包装设计新模式;通过"和"文化渗透,营造包装设计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化妆品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品之一.当下,包装设计需要显示本土化妆品品牌的独特之处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亦如正在崛起的"国潮风"."国潮风"的兴起归根结底是民族自信的回归,也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再设计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新媒介推动消费模式,依托现代社会人民的生活理念和情感诉...  相似文献   

3.
魏力敏 《包装工程》2021,42(22):347-351, 358
目的 围绕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老字号品牌形象的树立,从"工匠精神"的视野对老字号产品包装设计进行研究.方法 以品牌形象和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为基础,针对老字号产品包装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存在的部分品牌视觉形象老化的现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造物理念展开老字号产品包装设计的内在文化、外在视觉形象和包装功能之间的整体性研究.结论 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理念采取扎根传统文化、反映主流文化、尝试体现潮流文化的"喜新恋旧"文化策略;遵循"立象以尽意"的产品包装形象设计原则和"器以用为功"的产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原则开展老字号产品包装设计,较好实现产品包装所属功能的优化和助力老字号品牌形象的更新与重塑.  相似文献   

4.
李燕 《包装工程》2020,41(10):280-283
目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是先人在造物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积累出来的设计经验、方法、思想,以及审美思想的结晶。有许多经典的设计理念、方法、思想,值得学习、借鉴,并将之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使包装的产品融入地域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并将包装设计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对外界进行民族文化输出。方法将传统设计元素与包装设计融合出新的文化韵味,从传统绘画中的"气韵"和写意、传统故事中的意念和神韵等方面分析传统元素与包装设计的联系。并从抽象化传统艺术形态、简化传统图案、精炼传统造型等方面,阐述了传统艺术元素与包装设计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设计原则。结论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提炼设计元素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中,探究在其影响下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将传统艺术元素有机地、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包装设计的感染力、传播力,而且还赋予了商品较高的文化内涵价值,用现代包装设计语言、理念来传播并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精神,使传统设计文化在包装设计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化,让国内的包装设计走向前沿,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5.
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中国语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珂 《包装工程》2008,29(5):167-169
中国包装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包装艺术作品才会有深远的艺术渊源,才会有自己的"根".现代包装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应把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观照,其中的"中国语言"是现代设计师们所必须探究的.  相似文献   

6.
依据中国传统包装设计理念和方式,通过对陇南农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提出陇南农特产包装生态设计提升要素和生态设计方法。树立绿色生态营销观念,改变设计方法顺应设计新趋势,将"朴实、素雅"以人为本,自然之美的传统理念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相融合,使陇南农产品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在其包装上得到更好的生态呈现,增加陇南农特产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包装造型设计的文化亲和力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基于包装系统化设计理念和市场的应用目标,从包装设计"文化亲和力"的意义、实现原则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对于互动的、变化的、有文化特色并富于人情味的包装造型设计的"亲和力"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提出了包装造型的"文化亲和力"来自于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来自于包装的情感设计原则,作为包装设计师必须坚持"当随时代"的创造精神,坚持以"型"动人,以"情"动人的设计方法,以期推动包装设计的繁荣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礼品包装的设计提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一枚 《包装工程》2011,32(20):108-110,123
通过分析礼品包装的文化理念,突出创意设计在礼品包装中的重要性。人们在重视礼品包装的同时,也同样追求将理念与意境融入其中。文章从礼品包装的文化谈起,强调包装创意思维的实施,并力求通过"情趣"、"巧思"、"传统"与"低碳"等方面打开包装设计文化之畅想,从而完善提升礼品的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各类产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各个企业更加注重所生产商品的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在市场行为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市场上,相继推出越来越多别具风格的包装设计,各种文化元素的包装应用也逐渐多了起来.诸多包装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包装和产品通过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独特的视觉结合,不仅体现了商品的价值与定位,更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外在表达凸显商品的理念内涵,同时起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从传统文化元素对包装设计的影响重要性进行论述,通过图形、书法、色彩三个方面阐述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包装传统文化风格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欧阳莉  凌杰 《包装工程》2017,38(24):48-51
目的以经典的包装设计为例,从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国传统理念两个方面,分析传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帮助设计者确立自主的设计立场和文化身份,创作出具有文化底蕴的中国设计。方法从传统元素的重塑挪用到传统理念潜移默化的渗透两个层次,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结论通过分析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和传统理念,得出传统文化使现代包装设计散发出独特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和合”文化的包装设计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平 《包装工程》2016,37(12):16-19
目的将传统"和合"文化引入当代包装设计进行思考,为"和合"文化在当代包装设计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方法从美学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提出"和合"文化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结论 "和合"文化的包装设计新路径,着重于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在现代的审美中赋予其时代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2.
殷子  朱明健 《包装工程》2019,40(10):250-254
目的:通过分析楚美术复合性造型特质、纹样、色彩等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可行性运用途径,探讨楚美术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经典案例的论述,提出地域性传统美术作为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包装设计中的积极作用。楚美术复合型造型等特征合理有度地纳入当代包装设计中,将传统体系中的优秀的成分通过"新"的方式延续发展,体现其传播的社会性以及研究的价值性、国际性。结论:当下包装设计的发展和文化性的表达,不应只是简单的以新代旧和标新立异,应加强其精神内涵的研究,从诸多方面探求其可行性路径。将楚美术造型等特征运用现代设计、构成手法进行转化,才能促进我国包装设计更好地发展,更好地表达传统、地域的视觉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3.
彝族“五色”在包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恩培  龙飞 《包装工程》2012,33(16):9-11,31
分析了彝族色彩文化中的五色文化,结合其文化的民族性特点,论述了彝族五色文化在包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色彩文化作为彝族代表性文化特色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提出以民族特色、民族精神为文化根源,将彝族色彩作为设计元素应用于包装色彩设计中,从而更加明确包装设计的指向性,开辟一条更为个性化、民族化的包装之路。  相似文献   

14.
唐甜 《包装工程》2017,38(8):88-91
目的探讨宋代"对钱"文化对中国风系列化包装的影响,提炼"对钱"文化与传统元素,归纳其哲理思想运用于系列化包装设计中,强化品牌意识的同时传播民族文化。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宋代"对钱"形制、文化、书法艺术等进行探究,结合中国风系列化包装设计,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结果宋代"对钱"所反映出的传统文化与哲理思想在诸多方面影响中国风系列化包装设计。结论中国特色的系列化包装设计应当汲取中国元素,发展中国风格,弘扬中国文化,最终形成具有典型的文化特色的中国风系列化包装,应用于中国品牌,增强品牌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耿彦昊  戴子婧  张志贤 《包装工程》2023,44(16):265-271
目的 基于叙事设计与文化自信背景,运用包装作为信息载体,探究视觉叙事在“红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寻找提升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竞争力的包装设计策略。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及案例分析等,从品牌方、用户以及文化传播3个角度分析叙事视角融入“红色”包装的必要性,进而对视觉叙事介入“红色”包装应遵循的设计指导原则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结果 依照包装叙事逻辑,从“信”“达”“雅”3方面得出“红色”包装设计的原则要求,从“内容层”“表现层”“交互层”3维度提出“红色”包装可行性设计策略。结论 视觉叙事理论对“红色”包装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要素联结、叙事媒介升维和叙事传达流动,以优化“红色”包装叙事效果,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包装应深化叙事性表达,以拓宽未来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黄舒婷  潜铁宇 《包装工程》2022,43(24):324-329, 350
目的 研究传统生肖“鼠”元素在红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传统生肖“鼠”元素在现代红酒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为生肖包装提供思路,多元化促进红酒产业的包装与发展,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找寻新方向。方法 通过对传统生肖文化的深入了解,充分发挥优势,从实际设计案例“鼠你缤纷”系列红酒包装设计出发,分析和探究传统生肖“鼠”元素在红酒包装中的创新运用。结果 传统生肖包装已然成为日趋流行的文化现象以及艺术表现形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和内涵,也使现代包装设计更具生机与活力。结论 生肖“鼠”元素在红酒领域的设计再创造,在提高红酒的市场竞争力与商业价值的同时,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开辟了路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相似文献   

17.
詹秦川  廖梓君  杨晓燕 《包装工程》2012,33(10):99-101,105
论述了儒家礼"乐"文化中"以乐为用"、"乐至则悦"和"乐而不淫"的思想,进而分析了儒家礼"乐"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联,并结合相关的设计案例,论述了儒家礼"乐"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指导意义。提出了现代包装设计应该针对不同的消费阶层达到"致心"的目的,同时传达一种美好的设计理念,并通过"绿色"的设计手法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傅兴  董雅 《包装工程》2016,37(16):149-152
目的研究传统漆器包装与现代化妆品包装在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联系与传承。方法分析传统漆器和现代化妆品"后"包装设计在精神与审美等多层面之间的联系。结果传统漆器包装与现代化妆品包装有着诸多的审美趋同性,可以为现代化妆品包装设计提供借鉴。结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针对特定品牌与目标人群展开设计,是提升现代化妆品包装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背景下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梅 《包装工程》2019,40(4):266-269
目的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跨越与发展,思考其作用于包装设计的必要性及文化融合策略。方法从"一带一路"战略的起源展开探寻,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因素的特点,辨析包装设计中文化融入的必要性,以传统图形、传统色彩和传统材料为切入点,分析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几个方面,借助茶叶包装、月饼包装等实例,剖析两者融合的具体策略与方向,并对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结论将传统文化完美地与商品包装设计相结合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在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让商品包装领先于国际包装设计舞台。  相似文献   

20.
从民族文化角度分析中日包装设计差异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赵蕤 《包装工程》2013,34(6):73-77
以日本包装设计的特点为启示,分析了民族文化与包装的关系,论述了中日民族文化思想、宗教思想、地理环境、文字和色彩等不同因素,对两国包装设计的影响和差异,以期促进中国包装设计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