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照环境中,显示器呈现的颜色由其自身发光和屏幕表面对环境光照的反射光共同决定。利用显示器实际呈色的颜色关系,实验对两个显示器分别在不同环境光照下颜色呈现的色域和单色阶调曲线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加,显示器的呈色突出表现为黑场和暗调颜色区域的明度逐渐增加,造成该区域的色域压缩,但白场明度增加较小。各颜色的阶调曲线也表现为在中低明度处的层次压缩。这种色域和阶调层次在暗色调的压缩程度不仅与环境光照强度有关,而且还与屏幕本身的黑场光亮度和屏幕表面对环境光照的反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显示器颜色特性文件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显示器的色彩管理问题,采用Monaco Optix 2.0、Monaco Profiler 4.7.2、Pulse ColorElite 1.0.2特性文件制作软件和X-Rite DTP94分光光度计对DELL(戴尔)等液晶显示器和SAMSUNG(三星)、MAG(美格)等CRT显示器进行颜色管理建立相应的ICC Profile颜色特性文件.通过分析特性文件的颜色转换精度,对特性文件制作软件的功能优劣以及设备所能达到的颜色控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针对该实验选用的特性文件制作软件和不同显示器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优选的色彩管理软件应是Monaco Profiler 4.7.2;优选的显示器应是SUMSUNG或MAG的CRT显示器.  相似文献   

3.
在印刷色彩管理系统中,为了建立一致的颜色环境,首先要校正用来观察颜色的基本设备即显示器,它们是整个印刷色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显示器校正采用需要专业的校正与特征化软件(如profilemaker)及配套的测量仪器(如eyeone)来达到。  相似文献   

4.
显示器的校准和特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整个印刷复制过程中,显示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客户、设计师以及印前作业人员常常需要依据显示器调节颜色、观察图像的层次和清晰度。事实上,每个屏幕都存在偏色现象,有的可能偏红,有的可能偏蓝,屏幕还会随时间增加而老化变色。而且,屏幕色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同一幅图像在不同显示器上得到不同的显示结果这一问题,需要对显示器进行颜色特性化。液晶显示器颜色特性化方法主要有查找表法、神经网络法和模型法。采用基于三次多项式的阶调曲线模型法来建立RGB颜色空间到CIEXYZ颜色空间的转换模型,进行单通道17组数据的采样,并采集了100组检验数据。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比不同权数对液晶显示器颜色特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色差为2.4742,最大色差为5.3927,满足液晶显示器颜色特性化中对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对显示器进行特性化之前我们需要做显示器的校准工作,校准能够调整设备的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的稳定状态,特征化的过程是用来确定校准后显示设备的色域,并建立RGB设备相关颜色空间与设备无关颜色空间的对应关系。特征化是实施色彩管理的基础,在显示器与显示器之间,或者显示器与打样机(印刷机)之间建立色彩管理之前,必须先获得源设备和目的设备的设备特性文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液晶显示器特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LCD液晶显示器精确的色度特性化,用多项式回归算法建立了液晶显示器RGB空间到CIEXYZ空间的转换模型,详细研究了多项式回归模型不同训练样本、不同项数以及阶数对液晶显示器特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项数小于9时,模型预测的精度较低,项数大于9时模型精度逐渐提高,用三阶三元十四项多项式可以得到平均误差为0.6623左右的高精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洪亮  朱明 《广东印刷》2013,(6):16-17
显示器的色域决定了显示器能够显示的颜色范围。理论上讲,显示器应该具有无限的色彩显示和传输能力,但是计算机系统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受图像文件的数据位数和显示存储器的处理能力的限制,以及荧光粉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显示器所显示的颜色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印刷品呈色特性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量三原色油墨印刷在纸上的光谱数据计算印刷品颜色,找出原色油墨、油墨二次叠印色之间的光谱数据关系,从而分析了印刷后所形成的颜色,发现网点扩大量不仅是网点面积的函数,而且随波长变化;计算结果还反映出油墨叠印的印刷适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喷墨打印机特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色图像设备特性化的关键主要在于建立设备颜色空间和CIE标准颜色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本研究利用色靶的大量数据,应用Elman神经网络建立了喷墨打印机CMYK颜色空间到CIELAB颜色空间的转换模型,并利用色差公式进行了转换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Elman神经网络隐藏层数目为100,迭代次数为1000次时,Elman神经网络能够实现CMYK颜色空间到CIELAB颜色空间的高精度转换。  相似文献   

11.
探讨强化木地板色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色纺织物由多种色纤维混合织造,其颜色预测过程复杂,基于格拉斯曼色光混合理论和印刷网点的纽介堡方程,建立了便于计算的颜色预测模型。预测过程分2种情况讨论,一种是取决于表面一层色纤维,另一种是取决于最上面2层纤维相互作用。当考虑最上面2层纤维相互叠加时,相互堆叠简化为与同色堆叠或与两色堆叠。根据不同方式各自建立颜色预测模型,选出预测色差最小的模型并对其优化。结果表明:当以色纺织物最上面2层纤维堆叠组成的色元对混色织物颜色预测时,2层纤维组分不同,认为堆叠顺序对该色元颜色值无影响建立的模型预测色差最小,且对该模型中各色元占比面积系数进行一阶线性回归修正后能较好地用于色纺织物表面颜色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梳理了国内外饰面人造板表面色差评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未来我国饰面人造板表面色差评定建议,以期为饰面人造板表面色差的检测和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颜色及色差测量设备单一、价格昂贵等问题,对应用数码相机进行织物色差的预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自制图像采集系统对样本图像进行采集;然后从RAW格式图像中提取原始的RGB响应信息;最后建立原始传感器三通道响应信息和CIE L*a*b*值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实现样本颜色的测量,并对织物色差进行预测。480张色卡样本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参数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其有效度依赖于所选择的特定参数。回归模型应用于纺织品CNCS色卡和染色样布的色差测量结果表明:所得平均色差差值分别为1.16和1.34,接近于DigiEye测色结果,且能与其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说明此方法在织物色差预测与评价中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四种预处理方法,包括超声波、微波、湿磨、高压爆破,辅助纤维素酶提取咖啡果皮(CP,coffee peel)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soluble dietary fiber),利用上述实验组与不做预处理的对照组比较产品的得率及色差值,测定产品持水力、膨胀性等物理特性,并对产品的单糖组成、流变特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手段对SDF得率影响较明显,湿磨预处理的产品的得率最高,为14.65%,产品整体亮度适中,颜色红棕,适度偏黄,不同预处理下产品色差值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SDF产品持水力、溶胀性高于对照组,吸油力低于对照组;红外光谱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DF产品均具有多糖的吸收峰,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塔罗糖、甘露糖、半乳糖5种单糖组成,预处理对SDF产品的热流性质影响较小,对流变特性影响较大,其黏度及剪切应力均有所减弱,所有样品都具有显著的假塑性。  相似文献   

16.
色差仪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阐述颜色色差及色差公式,分析了各色差公式的异同,介绍了ISO和AATCC灰卡色差值分析。CMC色差公式计算的色差值较符合人的目光评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用仪器采用不同的色差公式代替色差的目光评定,使色差值有了量化数值,消除了客商和生产厂家的争执,可使网上接单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古法与现代机制宣纸耐久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QUV/SPRAY型紫外光照老化仪对传统古法和现代机制宣纸进行耐久性试验,并测试和对比老化前后两类宣纸的机械强度及颜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老化时间的延长,两类宣纸的机械强度下降明显,但古法宣纸的机械强度始终大于机制宣纸;从颜色变化来看,当光照老化时间小于160h时,两类宣纸的颜色变化不大,而随着光照老化时间的延长,机制宣纸的颜色比古法宣纸更稳定。  相似文献   

18.
色差公式在评价显示图像颜色中有效性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图像颜色准确性的方法,当前使用的所有色差公式都是基于均匀颜色色差计算的。提出了一种检验彩色显示器模拟印刷图像颜色准确性的方法。用降低图像像素的方法提取测试图像中的典型颜色值,将这些典型颜色显示在显示器上并用仪器测量颜色,获得显示颜色与颜色目标值的偏差。实验测量和计算了显示图像的色差,并对图像进行了目视评价,检验了各种色差公式计算色差与目视评价色差的相关性。用CIEDE76、CIEDE94、CIEDE2000、CMC(1∶1)和CMC(2∶1)色差公式计算的结果表明,CIEDE76色差公式计算的图像色差与目视评价结果相关性很差,近中性色的计算色差明显小于目视色差,绿色区域的计算色差大于目视色差。在5种色差公式中,CMC(2∶1)的计算结果与目视结果一致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