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半刚性基层具有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且造价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但其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容易产生开裂问题。用钢渣代替水泥稳定基层中的碎石,对不同级配的钢渣和砂砾混合料进行了室内干缩和温缩试验研究,分析其干缩系数、温缩应变等参数随时间、失水率以及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选用配合比及水泥剂量的条件下,采用半刚性钢渣基层材料作为道路基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并提高废钢渣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刘雨 《福建建筑》2007,(8):66-67,69
半刚性基层的裂缝是高速公路施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这种材料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它具有干缩和温度收缩特性从设计和施工方面减少其温缩系数和干缩系数,能有效地控制半刚性基层地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3.
对某体育馆屋盖大跨钢管拱桁架结构施工中变形监测及分析表明:处于施工过程中的钢管拱桁架及支墩变形随季节温度变化规律明显,变形与施工时间、支墩抗力体系结构的不对称及施工所处工况状态有关。施工中的结构与竣工后服役状态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不同,必须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的主要结构形式,具有收缩变形大、易开裂的缺点.为延缓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开裂、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材料的力学与收缩性能随橡胶粉掺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砂砾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均表现为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掺入橡胶粉后水泥稳定砂砾的干缩系数与温缩系数明显减小,橡胶粉掺量越大,干缩系数与温缩系数降低的幅度越大;橡胶粉掺量为0.5~1.5%时,既能保证基层材料强度与刚度的要求,又能明显改善其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5.
赵鸿宇  李郑颖 《山西建筑》2008,34(5):303-304
从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两个方面,阐述了路面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半刚性基层材料、半刚性基层的施工过程以及在半刚性基层中设置预切缝三方面提出了半刚性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雄安新区高铁站站房承轨层A区结构为工程背景,对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及应变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利用振弦式应变计对结构关键位置的型钢混凝土梁在施工过程中应变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施工监测。介绍监测的目的意义、所用的仪器设备以及监测方案;对监测得到的应变和温度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水化反应中混凝土的应变和温度呈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道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及半刚性基层具有性能,分析了影响半刚性基层主要性能特点,达到控制最佳施工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道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及半刚性基层具有性能,分析了影响半刚性基层主要性能特点,达到控制最佳施工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半刚性试验路段利用现场监测及数值分析等方式,研究了基层底部的拉应变、拉应力、土压力变化状况,以证明半刚性路面结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作为试验对象,在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利用应变、温度传感器与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对道路基层应变进行监测,研究路面结构内部残余应变分布规律。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基层纵向应变比横向应变大,动荷载作用下主要以纵向应变作为控制指标;道路长期运营状态下,传感器的不断破坏反映半刚性基层受到一定程度损伤,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基层纵向压应变随道路运营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层内疲劳损伤逐渐积累的过程,其储存应变能的能力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问题,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乳化沥青形成半柔性基层,采用DT80智能数据采集仪,通过电阻应变片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试件的温缩系数进行测定,并对其温缩机理进行探究.分析了养护龄期、乳化沥青用量(质量分数,下同)和水泥用量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温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乳化沥青,可有效提高其抗温缩性能;温缩系数随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平均温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平均温缩系数达到最小值时,对应的水泥用量4.0%为最佳水泥用量,且乳化沥青用量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12.
液化场浅埋地下结构动力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LAC3D作自由场典型液化数值模拟试验、刚性结构对液化场影响试验、液化场浅埋地下结构动力特性试验、弹性场浅埋地下结构动力特征比对试验。试验结果再一次揭示了砂土液化典型特性:体积压缩积累增大, 有效应力降低, 超静孔隙水压升高。试验证实了液化的隔振作用:砂土在液化状态不能传递剪力,其加速度、速度、位移振幅显著衰减。试验得出: 刚性结构有抑制周围土液化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液化场中浅埋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比弹性场要小,但液化场中结构的应力应变却比弹性场大。在场地基底水平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场浅埋地下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以剪切型变形为主,液化场浅埋地下结构受力变形特点以对称弯曲型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13.
超高层建筑的温度变形具有明显的弯曲型特征,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温度变形量会显著增大。考虑常见的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将其等效为多层变截面悬臂柱,推导了截面温度场和核心筒温度应变的理论公式,结合应变与变形的数学关系,建立了截面温度场和温度变形的理论模型,包括温度场-水平变形、温度场-竖向变形和温度场-倾角模型;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求解未知的温度变形系数,实现了温度变形的计算与预测。以335 m高的武汉长江航运中心结构为数值算例,计算了结构为期一年的温度场和温度变形数据,以此数据为基础,对提出的温度变形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能稳定地求解温度变形系数,温度变形回归模型的回归值与基准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和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15.10%和3.87%;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基准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相对误差和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8.49%和4.39%,可以认为截面温度场和核心筒温度变形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计算由季节温差和日照温差引起的温度变形。  相似文献   

14.
超高层建筑的温度变形具有明显的弯曲型特征,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温度变形量会显著增大。考虑常见的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将其等效为多层变截面悬臂柱,推导了截面温度场和核心筒温度应变的理论公式,结合应变与变形的数学关系,建立了截面温度场和温度变形的理论模型,包括温度场-水平变形、温度场-竖向变形和温度场-倾角模型;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求解未知的温度变形系数,实现了温度变形的计算与预测。以335 m高的武汉长江航运中心结构为数值算例,计算了结构为期一年的温度场和温度变形数据,以此数据为基础,对提出的温度变形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能稳定地求解温度变形系数,温度变形回归模型的回归值与基准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和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15.10%和3.87%;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基准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相对误差和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8.49%和4.39%,可以认为截面温度场和核心筒温度变形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计算由季节温差和日照温差引起的温度变形。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行研发的道路材料冲刷试验仪,开展了3类半刚性基层材料7,28,90d龄期的室内冲刷试验,得到了标准冲刷次数、冲刷动水压力以及劈裂强度之间的关系式.研究发现:随着龄期增长,材料的抗冲刷系数有下降的趋势,冲刷应力比指数变化较小,大致在18左右,冲刷深度指数受冲刷动水压力和龄期影响较小,在1.8左右;冻融对材料的抗冲刷系数、冲刷应力比指数的影响可予忽略,材料抗冲刷性能的下降可归结于结构强度的下降.另外,反映砂浆黏结作用的劈裂强度较抗压强度与材料的冲刷抗力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2种用于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碎石,二灰碎石)的回弹模量,强度指标,干缩和温缩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压模量和弯拉模量存在差异,动态模量远远大于静态模量,材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等指标随试验方法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别,因此,应根据半刚性基层的受力状态选用对应的材料强度和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法,对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面层的底面受拉应力作用,随着轴载的增大,拉应力近似呈线性递增;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底面拉应力明显小于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底面拉应力,因而具有更好的抗裂性;级配碎石层底面始终处于受压状态.  相似文献   

18.
借鉴框-剪结构分析方法,基于协同工作原理,考虑混凝土梁与核心筒间刚域、混凝土核心筒的剪切变形、钢框架轴向变形以及钢柱与混凝土梁的半刚性连接的影响,建立了含刚度特征值的混合结构变形曲线方程。再将混合结构视为连续弹性无限自由度结构,建立自由振动微分方程,推导了混合结构的自振周期公式。通过图表分析了与刚度特征值有关的自振周期系数中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刚域的存在减小了结构自振周期,核心筒剪切变形、钢框架轴向变形及梁柱半刚性连接使自振周期增大。  相似文献   

19.
具有碎石基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充分考虑碎石基层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弹性多层体系迭代方法全面分析了具有碎石上基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路表弯沉、面层底面及半刚性基层底面弯拉应力,建立了路面结构层厚度与路面抗疲劳寿命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重交通道路的碎石基层半刚性沥青路面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