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邱丽丽 《中国食品》2010,(12):38-39
依稀记得,诗人自居易的那句诗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之说。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之时.精神为之一振.当天就迫不及待地写下了《杭州刺史谢上表》.  相似文献   

2.
全岳 《西部皮革》2015,(1):55-57
【漫谈中国鞋史系列篇之二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系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白居易自幼聪颖,虽因战乱颠沛流离,但仍刻苦读书不止;近而立之年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他一生所赋诗词极多,流传至今的就达三千多首。白居易不仅诗作盖世,其自创的一种幻想中的仙鞋——"飞云履"也流传已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今河南新郑人,其诗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长恨歌》、《卖炭翁》、"琵笆行"等名篇,已成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3.
杭州莱为我国八大菜系中浙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清鲜爽嫩,注重原味,品种繁多,因时制宜,独具江南特色。说起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良清文化”时期,据考古证明,那时的人们就以稻米为主食,并以鲜鱼、野蔬、禽肉等作为下饭之菜。历经周代、春秋战国、秦汉多个时期,到隋代我们脚下的土地始有“杭州”之美名,至唐代杭州已成为“东南名郡”。唐宋以来,经济繁荣,人文荟萃,诗人白居易、苏东坡都曾担任过杭州市的“市长”,而苏东坡还是当时有名的美食家,  相似文献   

4.
张岩 《中国酒》2011,(11):9-9
祝贺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胜利召开 一位诗人说过.“诗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诗“。他对诗酒文化关系的诠释.十分令人折服。而家喻户晓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古诗名句,则更为贴切、更为透彻、更为清晰地道出了诗与酒的血肉之感、之情.之亲。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口头文化”,美食自古就与文人墨客有着很深的渊源。德国大诗人歌德就在《铁手骑士葛兹》一书中,以诗人的笔调对美食大加赞美:“吃过喝过之后,你们就会有如新生,就会变得更强壮、更勇敢、更灵活……”歌德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每周都会在家里大摆筵席或是邀上三五个知己到野外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谈文论诗,一边品饮美食美酒,真是好不快活。除了主食以外,歌德对点心的要求也很高。为了能够吃到正宗的糕点,他专门聘请了一位擅做各种糕点的名厨。每天吃过晚餐后,这位厨师便会端上制作精美、品种丰富的甜点。  相似文献   

6.
焯水,是将莱肴原料在烹制前进行的一种热加工处理方法,是烹饪中常用的一道工序。古人早就懂得焯水之法,在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著作中,就收录了不少花卉经焯水后食用的记载;爱国诗人陆游也是一位业余“烹饪”专家,他的《陆游集》中,有关咏叹饮食的诗,足有近百首之多,  相似文献   

7.
在唐代的饮食习谷中,最具有特色的是饮茶风气的普通流行。这一时期,我国的茶叶的生产进一步扩大,消费和贸易都有较大的发展。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说: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洱染买茶去,去来江口穴守船。”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其茶自江难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颇多。”这说明了唐代茶叶的繁盛。据陆羽《茶经》中所述,唐代的产茶区已遍及现在的湖北、江南、陕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13个 省,足见唐代的茶叶产区已相当广。随着茶叶生产的扩大,饮茶之风也扩展到不产茶的北方,同时进一步传到边疆各地。这正如《封氏闻见》中所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9713-741)中……自邹(今山东滋阳)、齐(今山东临淄)、泠(今河北沧县)、棣(今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亦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谷,投钱取,。”虽然我国的饮茶习俗起源甚早,但是唐代的饮茶之风 胜过前代,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俗 。因此,《封氏闻见记》中又述:“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内谷,始于中地,流于塞外。”  相似文献   

8.
唐诗中有许多反映蚕桑生产的内容,是我国丝绸文化史册中灿烂的一页。文章主要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三首蚕桑诗──《红线毯》、《缭绫》、《重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四水归堂 长江下游自汉魏以来便是我国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区域,宋代以来太湖流域更是全国最富饶的地区,苏轼在《灵碧张氏园亭记》说:“华堂夏屋有吴蜀之巧”,足徵其时苏州建筑技术的成就,元代唯江浙两省为富庶,入明后江南省,财力尤为全国之冠,中叶后城市经济更趋繁荣,至清仍继续发展。江南遂成为达官贵人,商贾巨富置田购宅、颐养天年之所。 此外,苏州自南宋绍兴间《营造法式》重刊于平江,对建筑影响甚大。入明,香山木渎匠人又参加营建两京宫殿,著名建筑大师蒯祥即香山人。香山帮已成为我国古建筑材料从业者水平最高、技艺最精的…  相似文献   

10.
佩戴首饰的“T.P.O”原则你记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的一首题为《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吗?诗中写道:水光潋艳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到杭州西湖游览过的人都知道西湖山水,以及一切水中、岸面、山上的建筑,其形状大小,线条变化...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365~427)是我国东晋后期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中曾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就是这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平生却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单《饮酒》诗就写了二十首。南朝文学家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可见陶渊明是个以酒为题来抒情写意和寄托抱负的清逸之士。陶渊明不但喜欢喝酒,到了“不可一日无酒”的地步,而且他还很会喝酒,“觞至  相似文献   

12.
说眉     
漂亮的眉毛能给人的增光添彩。古人把女子细而长的眉毛称为“蛾眉”,二千多年前的《诗·卫风·硕人》中有“螓首蛾眉”的诗句。屈原的《离骚》中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宛转蛾眉马前死”;在这些诗中,“蛾眉”成了绝代佳人的代称。  相似文献   

13.
老猫 《食品指南》2013,(10):108-109
中国有两首著名的诗词。说它有名,是因为始作俑者吟出诗句后,历代诗人反复就此吟唱,其中佳作连绵不绝。一首就是《落花诗》,能查到的最早的作者是李商隐,有《落花》一首道:“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到了明朝,苏州文人沈周、唐伯虎、文征明等人就此唱和,盛极一时,唐伯虎更作《落花诗》30首,出诗册,写诗贴。  相似文献   

14.
茶诗谈趣(四)──苏东坡茶诗赏析钱时霖(杭州市茶叶研究所)苏东坡是一位爱茶人,他写过近80首茶诗,还有多首茶词,这些诗词都写得很好,而其中有一些篇章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一、杨万里评苏诗东坡写过一首《汲江煎茶》诗,全文为:“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  相似文献   

15.
围坐火锅吃涮食,在我国唐、宋时期已很盛行.大诗人白居易很爱吃涮食,在《问刘十九》诗中吟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清嘉庆帝登基时,在宫中摆“千叟宴”,使用火锅竟达1500多只,规模及靡费之大,在火锅涮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6.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传世名作《长恨歌》中的两句佳作.描述了杨贵妃的惊艳之美。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取其中“百媚生”三字为注册商标,以中国特产的柞蚕丝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法国的化妆品技术开发了百媚生系刭化妆品。  相似文献   

17.
福州线面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丝乱,蒌蒿数筋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相似文献   

18.
正自古文人爱茶,历代文人不仅以酒会友,更乐于以茶交友。白居易是一位心意恬淡、质朴纯真的诗人。他一生爱茶如命,终生与茶相依。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杭州既是名胜重地,又是茶乡胜境。当时高僧韬光从四川出游,来到西湖天竺,在灵隐驻足修行,白居易慕名造访,韬光以山中茶水相待,二人品茗论诗,欣赏山野景色,情意交融,结为挚友。  相似文献   

19.
任俊 《四川烹饪》2002,(1):16-16
在苏州市郊的吴县,有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两座山。这里盛产柑桔,其栽培柑桔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唐书》上便有苏州上贡柑桔、乳桔的记载。据清代金玉相著《太湖备考》记:“桔出东西两山,所谓洞庭红是也……。”洞庭红又名早红桔,自古以来闻名遐迩。大诗人白居易曾有“洞庭贡桔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一诗对其加以赞誉。早红桔因其“早红皮薄而先熟”而得名,一般在中秋以后便开始转黄,九月重阳稻熟时桔红。早红桔成熟之日,正值农家饲养的土鸡最肥嫩之时。将早红桔与仔鸡一起烹制,便使鸡的…  相似文献   

20.
桂花鲜栗羹是最具杭州地方特色的甜羹。此羹用西湖桂花、西湖桂花栗子、西湖藕粉三种杭州特产合三为一制成,其中桂花素有“独占三秋压众芳”之誉,又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美名。桂花还是杭州市花。说起桂花的历史,《西湖游览志余》一书记载“起自唐时”,白居易《忆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