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阿贡国立实验室的脉冲反应堆试验装置(简称Treat)已于1959年2月23日达到临界,已能安全地产生很大的脉冲热中子流。最大积分中子通量超过10~(15)中子/平方厘米,可以用来研究快中子堆的燃料元件,直到这些元件的熔点。 堆芯的熔化说明快中子堆的安全性还有许多未知因素,脉冲反应堆试验装置对探索这些未知因素  相似文献   

2.
【美国《核学会汇刊》1981年第36卷第103页报道】南朝鲜原子能研究所(KAERI)有两个研究性反应堆。一个是II型TRIGA堆(铀氢锆反应堆),一个是III型TRIGA堆。前者1962年3月19日达到临界,热功率为250千瓦;后者1972年达到临界,热功率为2,000千瓦。在这两个堆上  相似文献   

3.
简讯     
美国EBR-2试验性增殖反应堆已成功地进行了低功率无载热剂的物理实验。无载热剂反应堆于1961年9月达到了临界(以87根释热元件代替85根)。除进行物理试验外,还检验了装料设备、仪器以及其他系统。同时为了进行清洗,还卸开了一部分载热剂回路。1961年10月,结束了无载热剂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实现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技术是核电厂严重事故缓解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CAP1400 IVR措施实施,开展了提高临界热通量关键因素(FIRM)试验研究,本论文详细介绍了验证试验的台架设计、主要技术参数和试验结果。本试验结果对于研究反应堆压力容器IVR-ERVC条件下的外部临界热流密度(CHF)特性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并对提高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CEFR在首次临界试验完成后,由净堆临界装载向运行装载冷态过渡。完成一系列物理试验后,在提升功率之前,逐渐向运行装载热备用态过渡(此时,反应堆的功率仍为零)。这时,反应堆的介质温度从250℃上升到360℃。由于堆芯材料温度和钠冷剂温度的变化引起了钠密度、燃料组件尺寸、钢反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有三个反应堆先后达到临界:LAMPRE-1(罗斯阿拉莫斯熔融钚试验堆-1)为4月3日;ML-1(可移动低功率核动力站-1)为3月30日;Snap-2发展系统(S2DS)反应堆为4月4日。LAMPRE-1是作为罗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发展和试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计划项目之一而建造的,堆  相似文献   

7.
从广义自持链式反应观点看加速器驱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广义自持链式反应的观点探讨了加速器驱动系统 (ADS)的基本内涵。认为次临界反应堆、质子加速器和靶所组合的整体仍可看成一个 (临界的 )自持链式反应堆。这个反应堆不同于通常临界反应堆的特点是每次裂变后的二次中子不仅包含裂变释放的中子而且还包含部分裂变释能 (通过质子加速器及靶 )所转换的中子。正是有了这些附加中子 ,使得加速器驱动系统每次裂变的有效二次中子数增加了。一个ADS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条件是ADS的次临界堆和加速器能够相互匹配使得ADS系统的有效二次中子数达到这样的水平 ,以致在ADS系统内能够形成自持的中子链式反应。因此尽管ADS的反应堆部分是次临界的 ,但从ADS整体来看只要质子加速器与次临界反应堆匹配得当 ,ADS系统是可以像通常临界反应堆那样 ,维持自持的链式反应的 (或临界的 )。给出了ADS系统维持自持链式反应的匹配条件 (广义临界条件 )。最后根据ADS系统的特点探讨了ADS在核废物处理 (嬗变 )、提高核燃料增殖效率及核能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核电工业概况日本第一个研究反应堆JRR—1(50KW_t游泳堆)于1956年8月24日开工,1957年8月27日在东海村达到临界,11月26日达到满功率(已于1970年退役,就地封存,反应堆大厅改作展览厅)。1963年8月22日JPDR(90MW_t12MWe沸水堆)达到临界,10月26日发电成功(1969—1971年已退役改建)。1961年兴建引进的石墨气冷堆(英  相似文献   

9.
今年日本计划有三个反应堆和四个临界装置投入运转。东海村原子能研究所(茨城县)建造的热功率10000瓩的JRR-111反应堆即将完工。反应堆以天然铀作燃料,重水作减速剂。这是第一个日本自己制造的反应堆。装入的第一批燃料用进口的天然铀,以后计划用日本铀矿石所生产的铀。预计今年内,热功率30—100瓩、从浓缩铀作燃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表明:加速器驱动快-热包层耦合次临界系统(ADFTS)具有同时高效嬗变锕系元素(MA)和裂变产物(FP)的优点.从中子物理学角度,对ADFTS的能量放大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快包层中子放大系数和快-热包层中子耦合系数的概念,并给出了中子放大系数的计算方法.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的增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ADS具有比常规临界反应堆更高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2月15日,法国第一座零功率原子反应堆在封特内欧罗兹核研究中心达临界。1952年7月,法国议会通过了五年计划,重点是生产钚,研究能源生产,计划建造以下工程:一座3—5万千瓦(热)、低温运行的石墨天然铀反应堆(G_1),每年可产钚10—15公斤。一座10万千瓦(热)的同类型反应堆(G_2),场址选在马尔库尔后处理中心。  相似文献   

12.
正反应堆临界过程中,需额外注意其临界过程的安全问题。在反应堆的反应性增加、逐渐逼近临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临界外推法。利用有源次临界反应堆的增殖特性,通过对探测器计数的倒数与装载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外推,得到临界装载量,这种方法称为源倍增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应堆在次临界度较深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反应堆启堆用智能化外推临界装置用于反应堆临界试验过程中进行自动计数和自动外推临界.该装置在用于外推临界试验之前必须在零功率反应堆或其它反应堆上进行考验试验.论文叙述了研制的反应堆启堆用智能化外推临界装置在零功率堆上考验试验的情况及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化外推临界装置具有自动计数和自动外推临界的功能,且外推结果偏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立布鲁克海文研究所1979年发表一篇专题报告,题目是《快中子混合谱反应堆临时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编译如下:继美国总统卡特制订了防止核武器扩散而推迟快中子增殖堆建造计划的政策之后,美国国立布鲁克海文研究所提出了一种所谓快中子混合谱反应堆(Fast-Mixed SpectrumRcactor,FMSR)方案。这种混合谱堆的中子能谱,不仅有快中子硬谱,而且也有热中子软谱,实际上它是把热堆与快堆结合起来的发电快堆的新概念。研究这种堆的目的,据称是为了防止核武器扩散和充分利用铀资  相似文献   

15.
为补偿由于次临界反应堆的燃耗所损失的反应性,降低次临界反应堆功率对加速器束流的依赖,考虑钍的转换,给出了采用钍基燃料,液态铅-铋合金单一回路冷却、石墨慢化的ADS快热单向耦合次临界堆芯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实现了堆芯功率展平、中子单向耦合,延长了换料周期,并消除了空腔的不利影响;堆芯寿期内的温度反应性反馈为负效应,安全性高;堆芯具有较高的能量放大能力;堆芯寿期内k_(eff)变化不超过1.05%;所需加速器最大束流强度为4.21mA;堆芯的MA嬗变支持比可达15个百万kW级的PWR,嬗变能力强。  相似文献   

16.
测量了正常热处理后20MnNiMo钢(反应堆压力容器用)原奥氏体晶粒及贝氏体束区的尺寸,并讨论了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低的铝含量会造成严重的混晶组织,快速冷却可使贝氏体束区细化,为使晶粒进一步细化可采用临界区热处理。  相似文献   

17.
【英国《国际核工程》1986年7月号第53页报道】印度最大的核研究反应堆德鲁瓦(100MWt)于1985年8月8日(比原计划推迟了一年)成功地达到临界,该堆建在孟买的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这是印度全部由本国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反应堆。  相似文献   

18.
与临界反应堆相比,ADS次临界反应堆的外源中子和裂变中子的空间分布具有严重的不均匀性,对应的中子价值也不同。本工作对次临界反应堆的稳态输运方程作分群扩散近似,得到了多群方程,进一步推导出按堆芯功率归一化的中子共轭方程表达式和与功率相关的中子价值函数表达式,给出了次临界反应堆中子价值的物理意义。由稳态中子共轭方程组出发,给出了两种带外加中子源的次临界反应堆增殖因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加速器驱动洁净能系统中的燃耗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次临界反应堆内核素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ADS具有嬗变长寿命核废物的能力。从快堆和热堆的比较可知,ADS的快堆具有输出功率大、长寿命超铀放射性废物的累积水平低、裂变产物对反应堆反应性和能量增益影响小等优点。这些优点在利用U-P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中十分明显。对于利用Th-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热堆和快堆都是可以工作的;而对于U-Pu燃料循环的系统,快堆则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日本《原子能视野》2000年1月刊第29~30页报道】 ◆ 热效率为45%的小型堆 南非共和国的国有电力公司(ESKOM)以高温气冷堆来实现安全、经济的小型动力反应堆(即球床模块式反应堆(PBMR))的实用化。在今后开发的新动力反应堆中,美国能源部将首先推出该种堆型,据悉它将成为21世纪动力堆的示范堆。 南非的高温气冷堆预定将在2000年7月完成详细设计,在2003年1月完成建造工程,2003年7月达到临界,2004年12月取得运营许可证。 该反应堆为球床型反应堆,即使用形状像煤球的燃料。就是在石墨球中分散着直径为0.7 mm的、像仁丹粒那样的铀燃料。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