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花序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大花序桉叶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首次从大花序桉叶精油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鉴定精油成分占总精油质量分数的68.321%.大花序桉精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47.364%)、β-桉叶醇(2.457%)、γ-桉叶醇(1.955%)、α-桉叶醇(1.316%)和柠檬烯(1.427%),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浙贝母精油,GC/MS分析法结合保留指数分析法鉴定精油化学成分,琼脂扩散法检测精油的抑菌活性。首次鉴定出浙贝母精油的15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的97.48%,主要成分为正十六酸(53.46%),(E,E)-9,12-十八烷二烯酸甲酯(26.96%)和油酸(9.34%)。浙贝母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效果,对白色念珠茵有中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淮安产新鲜菊花脑花精油进行了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同时对比了不同产地菊花脑精油化学成分差异。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从淮安产菊花脑花精油中检测出了44种成分,主要为萜类:γ-松油烯(13.86%)、水芹烯(6.37%)、左旋乙酸龙脑酯(13.41%)、莰烯(4.05%)、乙酸α-蒎烯酯(4.53%)、α-红没药醇(3.52%)、樟脑(2.84%),另外还含有1-甲氧基-2-丁醇(21.55%)。抗氧化试验表明,淮安产菊花脑花精油具有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他产地的精油化学成分比较,组成的萜类种类、含量有所不同;其次其他种类化合物也有较大的差别,且淮安产含有较多的具有抗菌和防晒的组分。研究结果说明,淮安产菊花脑花是提取天然抗菌剂以及天然防晒化妆品的一种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互叶白千层叶及嫩枝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油相部分经鉴定确认了27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8.60%,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52.15%)、γ-松油烯(19.60%)、α-松油烯(5.86%)、α-松油醇(3.93%)、对伞花烃(3.52%)、1,8-桉叶油素(2.67%);水溶性部分经鉴定确认了61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79.15%,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27.42%)、α-松油醇(6.55%)、香芹酚(5.00%)、1,8-桉叶油素(4.10%)。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AHD)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SFME)提取樟树落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及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提取率接近,水蒸气蒸馏法为0.98%,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为1.12%,微波无溶剂提取法则为1.04%.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单萜类氧化物和倍半萜氧化物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HD所得挥发油中香樟醇、桉树叶醇、樟脑和α-松油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58%、21.26%、16.79%和11.19%,MAHD为26.29%、28.72%、15.64%和10.16%,SFM为17.74%、17.74%、17.74%和12.46%.不同方法提取的樟树落叶挥发油提取率及成分总体相近,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樟树落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酸桔果皮的特征香气成分,先用同时蒸馏与萃取法(SDE)提取酸桔果皮的精油,并用硅胶柱将精油分成碳氢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两大部分。含氧化合物部分具有果皮油的特征香气,用GC/MS对该部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56种含氧化合物成分,然后用GC-Sniffing方法评价了酸桔果皮油的特征香气成分,明确了顺式氧化沉香醇、沉香醇、顺式氧化柠烯、香茅醛、香茅醇、香芹酮以及一些脂肪族醛等12种成分对酸桔果皮的香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压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吉安县杉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精油,该精油具有典型的木香香气,其中得油率为1.0%~1.5%.用GC—MS法对该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分出的65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2.8%,其中含有柏木醇(39.98%)、a-柏木烯(10.17%)、雪松烯(5.59%)、乙酸柏木酯(3.35%)、5-(7a-异丙烯基-4,5-二甲基八氢化茚-4-基)-3-甲基-2-戊烯-1-醇(3.22%)、[S-(E,E)]-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2.97%)、杜松醇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法(GP-MSE)和水蒸气蒸馏法(SD)萃取独活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检测和定性分析,并对两种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法获得106种成分,已定性的有78种,占总组分含量的91.42%,其中主要成分为含氧杂环化合物(63.58%)...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项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荜茇果穗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进行分析.3种萃取纤维头共萃取出49个成分,鉴定出42个成分.使用DVB/cAR/PDMs萃取纤维头时共检测出36种成分,解析鉴定出占总成分99.834%的35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17.933%)、β-毕澄茄油烯(15.892%)、十五烷(8.285%)、β-芹子烯(6.673%)和β-反式罗勒烯(6.166%)等;使用CW/DVB萃取纤维头时共检出40种成分,解析鉴定出占总成分99.622%的3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毕澄茄油烯(26.241%)、β-石竹烯(19.650%)、十五烷(8.523%)、β-芹子烯(6.572%)和十三烷(5.037%)等;使用CAR/PPMS萃取纤维头时检出38种成分,解析出占总成分99.515%的35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17.858%)、β-毕澄茄油烯(17.804%)、十五烷(8.409%)、β-芹子烯(6.485%)和十三烷(5.940%)等.  相似文献   

10.
龙须草茎及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拟灯心草属植物龙须草茎及根中的挥发油,茎挥发油收率为0.25%,根挥发油收率为0.2%.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利用NIST谱库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并用归一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首次从龙须草茎中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4.53%,从根中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8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4.74%.结果表明龙须草茎及根挥发油所含成分相似,主要为长链烷烃、长链脂肪酸及多不饱和长链脂肪醇类化合物,几乎不含芳香族化合物.研究结果为龙须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乳杆菌燕麦酸面团发酵面包风味化合物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讲究色香味形,故香和味是食品重要的品质指标.食用香精是食品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添加剂,起到了增香、矫味、弥补加工损失等的作用.通过对食品或食用香精中特征风味物质的分析测定,可以掌握食品或食用香精中起关键作用的风味赋予(flavor-impact)物质的本质,这对优化食品或食用香精加工或储藏条件,实现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g-raphy mass spectrome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清香木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了76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2.14%。其中酯类22种,占峰面积的65.72%;烯烃类21种,占峰面积23.59%;烷烃类12种,占峰面积1.81%;醛类5种,占峰面积的0.49%;醇类5种,占峰面积的0.53%;其他物质占峰面积7.86%,主要为酮类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13.
红花资源丰富且有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为了寻找其活性成分,丰富红花化合物的类型,对红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用体积分数75%乙醇提取红花,所得浸膏以水稀释,再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对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浓缩所得浸膏以各种硅胶柱色谱和分离纯化,利用溶解性、颜色反应等理化性质以及红外光谱、质谱及氢(1)核磁共振等波谱数据确定了所得物质的结构.从红花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3(3′,4′二甲氧基苯基)7羟基8(3甲基丁基)香豆素(1),1(2吡啶基)3戊酮(2),α甲氧基苯乙酸1十一烷基十二烷酯(3).这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荩草资源丰富且有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为了寻找其活性成分,丰富荩草中化合物的类型,对荩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用80%乙醇提取荩草地上部分,所得浸膏加水稀释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对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浸膏采用各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熔点,溶解性,颜色反应等理化性质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氢(1)与碳(13)核磁共振以及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135,杂核多键相关和杂核单键相关等波谱数据确定了分离所得物质的结构.从荩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3,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去氢紫堇碱(2)、△5,22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3)、正十四烷(4)、正十五烷(5)、正十八烷(6)、正十九烷(7)、正二十二烷(8)、正二十四烷(9)、二十五烷(10).这10个化合物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技术(SDE)提取不同等级传统郫县豆瓣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在3类传统郫县豆瓣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109种,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在特级豆瓣中,油酸甲酯(14.54%)、异戊醇(10.34%)、苯乙醇(3.54%)、异戊醛(8.30%)相对含量较高,且2-羟基-3-戊酮(12.25%)仅在此等级被检出;一级豆瓣中,油酸甲酯(8.27%)、异戊醇(4.96%)、芳樟醇(1.57%)、异戊醛(3.07%)、4-乙基-2-甲氧基苯酚(3.56%)相对含量较高;二级豆瓣中,乙酸乙酯(15.22%)、异戊醇(4.73%)、2-甲基丙醇(1.21%)、异戊醛(4.20%)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大久保桃果实(Prunus persica (L.) Batsch cv.Okubao)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贮藏期间对照组与1-MCP处理组的大久保桃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大久保桃果实挥发物的指纹图谱及标志性挥发物.结果表明,大久保桃果实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到26种,主要包括酯类、芳香烃类、醛类、内酯类、缩醛类物质.8℃贮藏期间,1-MCP处理显著推迟了醛类和内酯类物质的释放高峰的出现,并且显著抑制了内酯类物质的释放量;在贮藏后期显著促进了乙醇的释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2-二异丙基-1,3-二恶茂烷和1,1′-双(1,1,2,2-四甲基-1,2-亚乙基)苯是贮藏3 d时1-MCP处理组的标志性挥发物,而乙醇、丙酮、氰基乙酸是贮藏16 d和20 d时处理组的标志性挥发物.  相似文献   

17.
随着酵母工业的快速发展,酵母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酵母企业发展的瓶颈。当前,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主要以综合指标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需氧量(COD)来表述。这些综合指标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与含量。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能快速、灵敏地分析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本文首次将酵母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分为可吹脱有机物、液液萃取(LLE)可萃取有机物等,分别采用吹脱捕集-GC-MS、LLE-GC—MS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了该废水中可溶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其中,碳氢化合物、酯、芳香烃、醇、有机羧酸和杂环化合物较高,酮与醛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此外,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用来辅助定性.共定性出1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大茴香13种,小茴香11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9.43%和99.53%.共有组分7种.大茴香和小茴香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茴香烯,含量分别为70.72%和85.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