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徐惠 《催化裂化》1995,14(6):12-15
本文分析了分馏塔底油浆系统结焦的原因认为三个外部条件,塔底温度,油浆在塔底停留时间和固含量(催化剂颗粒)。当采取一定措施后,在分馏塔底不形成催化剂沉积的死区,即使在分馏塔底温度维持在370~375℃时仍能很好地解决塔底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2.
防止分馏塔塔底结焦是保证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之一。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底结焦一般与塔底油浆的组成、温度、催化剂含量及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我厂Ⅰ套催化采取了加阻垢剂、增设油浆返塔口、优化操作等新措施减少塔底结焦。根据兄弟厂的经验,提出塔底设置冲洗系统的新措施,实现塔底无严重结焦。  相似文献   

3.
吴青  商维成 《催化裂化》1997,16(2):29-32
介绍镇海炼化股份公司炼厂RFCCU分馏塔油浆系统的结焦的状况,从油浆的性质,催化剂和类型和工艺条件(油浆在塔底的温度和停留时间以及油浆的在管中的流速)等方面分析了油浆结焦的原因。提出了预防结焦和塔塞管道的措施是:改造分馏塔底出口过滤器,增设换热器反冲疏通管程堵塞的设施,优化催化剂,控制催化剂的油粉含量,控制分馏塔底油浆温度,控制催化剂细粉在油浆中的含量等。  相似文献   

4.
胡海荣 《炼油》1997,2(4):16-20
本文指出了RFCC装置的结焦部位主要在:反应沉降器顶的集气室、反应器至分馏塔的大油气线、扣升管料进料喷嘴的喷射区、旋风分离器入口段和料腿以及分馏塔底油浆循环系统等处,分析了结焦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一些防止结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防止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结焦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结焦与原料油性质、反应温度、分馏塔底温度、油浆在分馏塔底的停留时间以及油浆的性质和组成等因素有关,透过优化操作条件,对装置进行改造,或采取增设油浆固液分离设备等措施,可有效地解决油浆系统结焦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主要运行参数及油浆结焦原因,采用多种优化运行措施,控制催化分馏塔底温度在335℃左右、液位在35%左右,提高油浆循环量,保证油浆外甩量,油浆系统线速增大到1.0 m/s以上,分馏塔底停留时间不大于7.00 min,适当注入阻垢剂,投用油浆过滤器等,解决了装置油浆系统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7.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结焦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和分馏系统设备结焦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控制合适的操作条件,在大油气管线进分馏塔入口处增加蒸汽环管,可以有效防止结焦。分馏系统加注油浆防垢刑及控制合适的外甩油浆量和分馏塔底温度,可以有效防止结焦。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装置连续运行时间达到730d。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采取低循环比操作技术后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采取低循环比操作后,焦化装置的液体产品收率和渣油加工能力均提高,同时装置的综合能耗降低,但存在加热炉结焦倾向增大、分馏塔塔底结焦、设备超负荷运行等问题。通过渣油进装置在线密度仪实时检测原料性质变化,根据原料性质变化及时调整循环比和加热炉炉管注汽量等,可改变渣油在炉管内的流动状态,避免加热炉炉管结焦;通过优化分馏塔塔底换热流程,增大循环油的流动性,可以减缓分馏塔塔底结焦;通过在小吹汽、大吹汽等阶段对分馏塔提前操作,可减弱低循环比操作对分馏塔的影响;通过增加循环油并入蜡油出装置流程,可解决低循环比操作下分馏塔塔底循环油去向问题,增大分馏塔平稳操作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清江石化有限公司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分馏系统提升管进料喷射区、沉降器顶部、大油气管线、分馏塔底等主要结焦部位的结焦情况,分析了结焦的原因,阐述了为防结焦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1.4Mt/a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全炼减压渣油后,分馏塔油浆系统结焦严重。为了解决此问题,分析了不同部位结焦的控制因素,并对这些控制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找出了控制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提出了降低塔底液相温度、加大油浆下返塔量、加大阻焦剂用量以及降低油浆在分馏塔底的停留时间等控制结焦的对策,对策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分馏塔底结焦,装置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1.
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度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讨论了用胶体滴定法测定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APAM)阳离子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计算阳离子度的新公式,确定了测定条件和方法的测定准确度(≤1%)。  相似文献   

12.
快速测定精制后润滑油中和值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锦繁 《润滑油》2000,15(3):41-44
介绍一种精制后润滑油中和值快速测定方法,通过对GB/T4945-8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标剂法)》计算公式的变型推导。转化为精制后润滑油中和值快速测定法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条件的摸索及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生产车间及化验室对中间产品的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ree main classes of materials in deposits found in petroleum production operations, i.e., paraffins, asphaltenes and inorganic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deposits may be performed by thermogravimetry. The analysis of organic deposits consists of the vaporization of paraffinic material until 700°C under inert atmosphere, and further burning of the residue yielded. Materials may also be classified as inorganics if there are large amounts of residue after burning. This approached has allowed ready classification of deposits from several origins.  相似文献   

14.
两种灰岩的生气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较纯灰岩和泥灰岩的加水热模拟实验结果,探讨了二者的生气特征。认为二者生气特征存在差异主要与有机质类型和岩石矿物成分有关。泥灰岩比纯灰岩所产气体中含有更多的甲烷、乙烷、异丁烷和异戊烷。在中、低温度段,泥灰岩所产气体的C1/ΣC+1、C2/C3值和所产氢气、氮气的量高于纯灰岩。氢气主要形成于较高和较低温度段,氮气主要形成于中、低温度段。二氧化碳含量与碳酸盐含量有关。在中、低温度段,纯灰岩的总气体、总烃气产率高于泥灰岩,当温度更高时,烃气产率大小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规模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储存原油应具备的条件和储油原理;对不同规模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进行了投资估算和运营费用分析.结果表明:与地面钢罐油库相比,其在安全、环保、造价、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测算分析,一定规模的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比同规模的地面钢罐油库经济.  相似文献   

16.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北洼陷沙四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油气控制因素非常复杂。本文系统研究了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沉积及储层特征,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总结了油气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规律,指出了孤北鼻状构造带的缓坡扇三角洲砂体与滨浅湖滩坝是主要的勘探方向.对指导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发光菌评价油田采油污水综合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发光菌发光强度与发光时间,发光菌发光强度与pH值的两个影响关系实验。确定了发光菌稳定发光时间和pH值范围,通过8种单因子生物毒性实验,确定了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对发光菌的半致死浓度,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某油田不达标采油污水的综合毒性以及有机化合物对生物的致毒机理。  相似文献   

18.
香菇精的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菇精的合成方法,以二溴甲烷代替二碘甲烷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操作步骤,反应时间缩短至12h,收率由35%提高到38%。产物经IR、1HNMR、MS分析,证实该化合物为香菇精。  相似文献   

19.
流体间歇压裂运移——石油初次运移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济阳坳陷已成熟但未排过油的烃源岩样品粉碎、加水,在近似地层的温度和静岩压力下,用专门设备--油气生成运移模拟系统模拟流体运称。通过对模拟产物及济阳坳陷-系统地层剖面样品的物性及地化参数的分析与对比,提示了在沉积岩达到某一深度后,流体是以流体间歇压裂泥岩的不连通也隙,形成间歇流的方式进行初次运移,并对间歇流的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它是石油进行初次运移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地堑两侧块体分离方向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利用地堑构造的几何学资料,确定地堑形成时两侧块体分离方向的简易方法,并应用此方法确定辽东湾盆地的地堑分离方向为N6°W,这与辽东湾盆地北延的伊兰-伊舒地堑根据野外调查和应用微构造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得出的地堑两侧块体分高方向N5°W的一致佐互为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