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达才 《染整技术》1994,16(4):13-16
介绍了立体箔片印花和立体珠光印花在纺织品的应用工艺技术研究情况和效果,使产品不但具有明显的箔片闪光和珠光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2.
陶启贤 《纺织导报》2006,(1):68-69,74
我国印花技术30年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二次飞跃,频频开展的技术活动,促成了印花行业的技术进步。文章对织物面料、数码喷墨印花及特种印花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印花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武祥珊 《印染》2003,29(12):44-47
笔者结合在印染厂的生产实践经验,述评了直接印花、防印印花、拔染印花、防染印花等印花工艺的发展状况,比较了各类印花工艺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并就我国工厂企业目前对印花设备的需求和使用状况,分析了辊筒印花机、圆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转移印花机和数码印花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转移印花发展的历史背景,概述了转移印花现状,着重介绍转移印花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5.
网印大面积涂料印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殿祯 《印染》1994,20(12):17-19
阐述了圆网、平网大面积涂料印花的优点,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印花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着重强调必善手感和刷洗度的方法及其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6.
数码无版印花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志翔 《染整技术》2004,26(4):8-14
无版印花技术可以大大地简化印花过程,为目前国内外印花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数码喷射印花技术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同时又出现了数码静电印花技术。数码喷射印花技术具有快速反应、即时生产供应,印制效果好、对环保有利等特点。但存在生产速率太慢和成本太高的缺点,影响其在生产上的大量推广应用。数码静电印花技术通过目前样机试验,已可发现其具有喷射印花技术的特点,且可较大程度地改善后者的二个主要缺点,估计今后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7.
杭同吉 《印染》1993,19(12):16-19
涂料全满地印花打破了传统印花的方法。本文通过对织物,生产设备,染料及助剂的选择,优化工艺组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还原染料在真丝雕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芝  鞠远强 《丝绸》1995,(12):23-25
用还原染料作为耐雕花色染料来进行真丝绸的雕印,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理的工艺,既保证了雕印织物的强力,又达到了色彩鲜艳,牢度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2.1.6印度的R.K.Talwar报告了他们用分散一活性染料进行转移印花的研究,他们受到NIShi.da等用分散染料与带有一个乙烯视基的活性染料进行T/C织物转移印花试验的启示,开发了含有氯乙酸基分散染料的T/C织物转移印花技术。他们将漂白涤棉(65:35)混纺织物,用苯甲酸化、氰乙基化和PEG600溶胀后树脂处理的织物,以网印将愈酮、偶氮型分散染料和含有CMC(6%)的印浆,印在优质SunlitBond转移纸上,晾干后,以实验用接触式热压设备195士SCX40S转移印花,测定织物上染料转移率、水洗、摩擦及耐晒牢度。另外,将来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活性染料印花只物选用BF-16乳化增稠剂作印花增稠糊料的可行性研究,提出BF-16乳化增稠剂代替海藻酸钠,和进口助剂,解决了印花渗透,扩散,水洗,手感,色泽等诸多关键问题。经试验分析,提出了应用与操作的可行性,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祖幸  潘益东 《印染》1995,21(10):5-8
本文介绍的朦胧印花工艺不是将已经织造的织物进行花样的印制,而是采用颠倒织造与印花工艺顺序的方法,在成片纱线还未织造前就实施经纱印花。然而再通过织造,利用经纬交织点的遮盖,达到朦胧的艺术效果,根据朦胧印花工艺的特殊性,着重研究了朦胧印花的方式、小样设备的研制,并对印花工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2.立体印花 纺织品的立体印花就是在平面织物上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图案的印花,如使织物表面形成有凸出感的发泡印花,起绒印花或者静电植绒印花,或使绒厚积物表面形成有凹下感的透明的烂花印花,它可以印在面料上,也可印在衣片,毛巾,成衣上,立体印花可视为纺织品印花的综合艺术,是一种高附加工值的手工艺品。  相似文献   

13.
孔繁宇 《丝绸》1996,(6):29-32
针对真丝云纹印花的难度,总结了设计,放样、画稿、版版四个工序中的重点技术,特别是对电脑分色描稿、计算机电子加网制作黑白片等技术与云纹花样的效果进行了探索,对生病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最新开发的7只隐影特种印花纺织品,产品新型独立,为发展我国纺织品特种印花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裘愉发 《丝绸》1994,(3):55-56
转移印花技术的新发展裘愉发元月19日,上海丝绸公司主办召开了“热转移印花”技术交流会,邀请香港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施佑昆先生,德国屈斯福坦克司(TRANSFERTEX)公司市场及销售董事霍夫纳可(Hafnagel)先生和销售经理格兰屈(Gerla...  相似文献   

16.
活性染料丝网印花工艺探讨(二)刘熙峰,赵风山碱剂的用量:碱剂的用量,随染料的用量和染料的反应性能大小而异,有些染料反应速度快,只需少量的碱到就可以使染料在纤维上固着。而碱剂用多了,反而容易造成色浆不稳定,从而水解染料增加,给后处理工艺造成浮色多,而且...  相似文献   

17.
对织物涂料印花过程常见问题如低温固色牢度,胶凝,渗化,堵网等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易显屏 《印染》1999,25(4):27-29,35
为了达到最佳的印花效果,对各发泡浆作了一系列的试验性能分析和工艺选择。因生产中,发泡剂浓度为70%,发泡温度一般控制在145 ̄150℃,时间为30 ̄60。同时应根据织物的印制效果,合理调节印花刮刀压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纯棉圆网朦胧印经的印制方式、印制基理以及设备与工艺特点,根据朦胧纯棉印经的工艺特殊性,着重研究了分析了自制制印经机的机械一电气要求及特性,并对上机工艺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王宏丽 《印染》2004,30(4):23-25
阐述纯棉织物发泡和烂花共同印花机理。由于烂花和发泡工艺的温度和时间不完全相同,通过严格的筛选,得出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处方,并经过大样生产,获得了质量稳定且水洗牢度好的产品。文中对工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