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涛  温巧燕  张华 《软件》2011,32(6):93-96
无限传感器网络需要一种有效的、灵活的入侵检测方法来抵御入侵。根据无限传感器网络的特征,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动态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四种Agent,监控Agent、检测Agent、响应Agent和管理Agent。多个Agent分部合作,并采用异常检测算法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无限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入侵检测时的能耗。  相似文献   

2.
无限传感器网络需要一种有效的、灵活的入侵检测方法来抵御入侵。根据无限传感器网络的特征,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 的动态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四种Agent,监控Agent、检测Agent、响应Agent 和管理Agent。多个Agent 分部合作,并采用异常检测算法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无限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入侵检测时的能耗。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技术难以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性和资源有限等特点的问题,本文将人工免疫原理和Agent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簇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机制(IMAIDM);给出了免疫Multi-Agent模型描述、多Agent的功能定义以及相关算法。实验表明,IMAIDM具有检测率高、自适应能力强、能耗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免疫系统特性及其无线传感器网络Multi-Agent系统相似性的基础上,将生物免疫机理同入侵检测技术相结合,搭建了一个基于生物免疫原理的Multi-Agent入侵检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并引入了疫苗提取与接种技术,增加了记忆免疫细胞的多样性,提高了系统检测率。针对分簇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该模型采用分层结构组织各种Agent,不同层次的Agent分工与检测任务都不同,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系统有利于降低节点的能耗,延长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计算能力有限,传统网络中的入侵检测方法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利用核Fisher判别分析对比传感器节点数据和已建立的入侵行为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入侵行为。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检测入侵行为,并且具有低能耗、计算量小的特点,适用于计算能力有限、能量紧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入侵检测方案。该方案分别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的主机安全检测和网络安全检测。针对无线局域网的特点,该方案把基于嵌入式的入侵检测系统嵌入到移动终端作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把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到MSS(Mobile Support Station,支持移动计算的固定站点)上用于实现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该入侵检测方案能有效消除无线局域网的来自主机与网络两方面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入侵检测方案。该方案分别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的主机安全检测和网络安全检测。针对无线局域网的特点,该方案把基于嵌入式的入侵检测系统嵌入到移动终端作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把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到MSS(Mobile Support Station,支持移动计算的固定站点)上用于实现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该入侵检测方案能有效消除无线局域网的来自主机与网络两方面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8.
异构网络具有结构复杂、多重覆盖面积大等特征,使得网络入侵检测较为隐蔽,为网络安全运行造成威胁,为此,设计基于Agent人工智能的异构网络多重覆盖节点入侵检测系统。通过检测Agent和通信Agent装设主机Agent,以Cisco Stealthwatch流量传感器作为异构网络传感器检测攻击行为,采用STM32L151RDT6 64位微控制器传输批量数据,由MAX3232芯片实现系统电平转化,实现硬件系统设计。软件部分设计入侵检测标准,利用传感器设备捕获网络实时数据,通过Agent技术解析异构网络协议并提取数据运行特征,综合考虑协议解析结果及与检测标准匹配度,实现异构网络多重覆盖节点入侵检测。通过系统测试得出结论:设计的基于Agent人工智能的异构网络多重覆盖节点入侵检测系统入侵行为的漏检率和入侵类型误检率的平均值仅为6%和5%,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精度,减小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入侵者能在多个节点上移动并隐藏攻击源头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分析了现有入侵检测对未知攻击检测率和误报率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的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蚁群优化的入侵检测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未知攻击的检测率和降低对正常网络流量的误报率,较好地解决了路由攻击、Sinkhole攻击问题,能够降低入侵检测的能耗。  相似文献   

10.
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介绍支持向量机(SVM)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所具有的数据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VM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把网络拓扑分为簇成员、簇头和Sink三层结构,每层均能根据SVM的训练结果进行入侵检测的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解决方案-MAIDS.针对分簇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通过让节点和簇头分别执行不同检测任务,结合本地检测和联合检测,并采用多个代理模块分别实现数据收集、分析检测和入侵响应和代理管理的任务,以便使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扩展、能耗降低、安全性提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传统网络中的入侵阻止和检测等防护方法在网络结构脆弱、节点移动的移动自组网络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将移动代理引入无线自组网络中,设计分布式入侵检测响应系统,通过多种功能的移动代理实现入侵检测功能,并在入侵检测的基础上利用移动代理跟踪、隔离入侵节点,对入侵节点做出及时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节省网络节点资源、避免网络的崩溃且达到主动响应隔离入侵节点的效果,有效地检测并阻止了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轻量级本地入侵检测系统(单机IDS)的设计方案.采用监视、检测、响应和控制4个代理模块,1个数据库连接接口和1个响应接口实现这一系统;每个代理模块独立运行,各自执行系统分配的任务.在检测代理模块实现中,文章提出采用一种基于GM(1,1)的智能优化预测算法作为检测技术,经实验分析该算法在建模数据较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技术难以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性和资源有限等特点的问题,将人工免疫原理和多代理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簇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机制(IMAIDM),给出了免疫Multi-Agent模型描述、Multi-Agent的功能定义以及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技术难以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性和资源有限等特点的问题,将人工免疫原理和多代理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簇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机制(IMAIDM);给出了免疫Multi-Agent模型描述、Multi-Agent的功能定义以及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16.
和传统的C/S模型相比,移动代理模型在数据融合方面更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基于移动代理的数据融合算法中,移动代理访问传感节点的顺序以及总数对算法的效率、网络寿命等有着重大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移动代理曲线动态路由算法设计方案.通过构造特定数据结构的数据报文和数据表,给出了目标节点基本信息收集算法获取目标节点到处理节点的最优路径;将移动代理路由归结为一个优化问题,由静态路由算法求出移动代理迁移的静态最优路由节点序列,进而获得了移动代理基于曲线的动态路由算法.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随着传感器网络规模的增大和传感数据量的增加,和其它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更小的网络耗能和延时.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冰  李聪 《计算机时代》2010,(10):10-13
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及移动代理技术。在DV-Hop算法的基础上采用移动代理技术,并限制未知节点接收移动代理的个数和移动代理的传播跳数,减少了节点信息收发和存储量,降低了网络流量及节点负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