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v6安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爱 《通信技术》2009,42(7):77-78
作为新版IP协议,与IPv4相比,IPv6在网络保密性、完整性方面有了更好的改进,因此,IPV6和IPV4将在过渡期内共存几年,以后IPV6渐渐取代IPV4。文中探讨了IPv6的安全特性,以及基于IPv6的验证和加密,并从IP的AH和ESP标记两方面来阐述安全机制的实现,最后,讨论了IPV6在安全方面带来的拒绝服务攻击乏力、被黑客篡改报头等新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促使IPV4和IPV6实现有效过渡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对二者之间的互通问题进行解决。在研究过渡机制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不改变原有的IPV4,促使其在新的IPV6环境中得以有效运行,促使互相通信在二者间实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现在广泛使用的32位IP地址面临被用完的威胁,为此IETF 提出了下一代因特网协议(IPng)即IPv6,用来取代IPv4。本文介绍了IPv4/IPv6过渡技术的机制及过程,对各种IPV4/IPV6过渡技术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探讨了这些过渡机制安全方面的优劣、使用中的限制、应用方式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IPV4地址已经基本应用完毕,造成校园网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瓶颈期,但是现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还依赖者传统IPV4技术,想要将原有IPV4转变成IPV6还存在一定难度,校园网想要转变成IPV6,就需要将IPV4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选择良好的过渡技术,正是因为过渡技术所存在的重要性,对于过渡技术进行研究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实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移动IPv6环境中的安全威胁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动IPv6实现了完整的IP层的移动性、扩展性,能真正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移动IPv6网络,因而成为IP技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文中介绍了移动IPV6的协议的系统组成和运行机制,分析移动IPv6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并根据黑客发起攻击时的网络位置,归纳并分类由于移动性引入而带来的安全威胁,为分析验证机制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模板.  相似文献   

6.
对移动IPV6(MIPV6)的迂回路由机制及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机制存在的一种中间人攻击方案,提出一种安全增强的迂回路由机制来抵御这种攻击。  相似文献   

7.
IPv6中的安全协议及安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IPV6中的安全协议IPSEC,在网络层实现了认证和加密功能,指出了IPV6在安全方面仍然存在的多种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互联网IP转移时的安全问题更给人们带来严峻的考验。本文主要是对IPV4和IPV6相互转换技术进行相关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SafeXcel芯片的IPV6安全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大庆 《通信技术》2009,42(2):256-258
讨论将高速密码芯片应用到IPV6安全模块研制中的一种应用方案。方案以SafeXcel系列安全芯片作为加/解密算法模块的内核。给出这种用于增强IPV6路由器安全性的安全模块的结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该安全模块可以实现对IPV6数据包的实时IPSec保护,大大改进高性能网络中对数据流进行实时加/解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IPv6对域名系统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6协议是取代IPV4的下一代网络协议,它具有许多新的特性与功能。域名系统(DNS)是Internet的基础架构,IPV6的新特性也需要DNS的支持,因此,DNS势必要升级以满足IPV6的需求,文章从IPV6的地址空间,IPV6地址自动配置和即插即用,IPV6的移动性,IPV4到IPV6的过渡等几方面对IPV6对DNS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IPV4协议的网络地址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矛盾,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将证明IPV4协议必将会被IPV6协议所替代,但其过渡的过程必定是艰难而漫长的。本文论述了IPV4协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详细的分析了IPV4协议向IPV6协议过渡的转换方法和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 IPV4地址严重短缺,根据目前IP地址的消耗速度来看,IPV4的地址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1~3年)被耗尽,IPV4不能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使用IPV6势在必行。目前各国在实施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基本卜都是在建设IPV6网,而IPV6网的设计思路和体系结构与传统的互联网(IPV4网)相比没有根本的改变,主要的改动是用Ipv6代替了Ipv4。目前的互联网存在的问题很大,仅靠IPV6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IPV6协议的概念,如寻址和地址分配,RIPng路由协议以及IPV4与IPV6网络连接的双协议栈技术.利用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对网络拓扑进行了设计,通过在网络设备中部署双协议,实现了IPv4与IPV6网络的互通.  相似文献   

14.
IPV6是继IPV4之后出现的新一代互联网协议,其比IPV4具有更加精准的优势,号称可以为世界上每一粒沙子编上网址,但是其在推广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笔者将在本章结合IPV6的类型、特点等浅析IPV6的优势和推广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IPV4地址已经枯竭,IPV6事关国家利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PV4向IPV6过渡已十分紧迫。IPV6是全球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甚至个人共同努力。本文从技术方面,从多种可选的过渡方案中选择适合城域网的最佳过渡方案和关键技术。在城域网向IPV6演进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演进的原则以及演进的具体办法,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电信运营商的统筹安排下做到平滑演进。  相似文献   

16.
IPV6在网络通讯,资源共享等多方面比IPV4具有更多的优点.当前大部分检测设备中的通讯的实现仍然是以IPV4为基础,严重地阻碍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也不利于控制系统的研究.基于IPV6的检测装置的设计,采用80C51系列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用网卡芯片RTL8019AS实现数据传输到互联网上.采用生成代码效率高的单片机C语言完成程序的代码开发,对工业控制系统及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量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设备连接以Internet上,IPV4和IPV6间的高效过渡成分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简要介绍IPV6、IPV4到IPV6过渡模式和在GPRS和WCDMA移动通信网中IPV4到IPV6的转换方案。  相似文献   

18.
IPv6在我国的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IP网的现状、IP电信网和IPv6的特点,其中包括IPV6的地址资源、移动IP、IP网的QoS及其安全问题,展望了我国IPv6的发展前景,对我国IPv6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IPV6的出现不但解决了地址空间紧缺问题 ,对网络性能的改善也有卓越表现 ,但是 ,在支持主机移动方面 ,它稍显力不从心 ,而MIPV6和LIN6的提出 ,恰恰是在这方面 ,与IPV6通力合作 ,共同为移动通信提供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0.
要闻集锦     
<正>工信部:"十二五"规划将全面推动IPV6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10月28日表示,根据《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工信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将统筹考虑资源、产业、应用、建设、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全面推动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