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贝叶斯网络结构加速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IN Minn  傅顺开 《计算机科学》2016,43(2):263-268, 272
结构学习是应用贝叶斯网络(BN)的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约束的学习类算法APC(Accelerated PC),它基于一系列局部结构的推导获得BN。APC不但继承了经典的PC(Peter & Clark)算法优先执行低阶条件独立(CI)测试的优点,而且能够从已执行的CI测试中推导相关拓扑信息,并利用其来挑选并优先执行更可能 d-分割 节点X和Y的候选CI测试。该策略可有效避免在搜索过程中执行无效的CI测试,例如APC算法在实验中较PC算法节省高达50%的计算量,同时实现了质量相同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贝叶斯网络(BN)应用于分类应用时对目标变量预测有直接贡献的局部模型称作一般贝叶斯网络分类器(GBNC)。推导GBNC的传统途径是先学习完整的BN,而现有推导BN结构的算法限制了应用规模。为了避免学习全局BN,提出仅执行局部搜索的结构学习算法IPC-GBNC,它以目标变量节点为中心执行广度优先搜索,且将搜索深度控制在不超过2层。理论上可证明算法IPC-GBNC是正确的,而基于仿真和真实数据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其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优势:(1)可输出和执行全局搜索的PC算法相同甚至更高质量的结构;(2)较全局搜索消耗少得多的计算量;(3)同时实现了降维(类似决策树学习算法)。相比于绝大多数经典分类器,GBNC的分类性能相当,但兼具直观、紧凑表达和强大推理的能力(且支持不完整观测值)。  相似文献   

3.
Andersson的删除AA-树结点的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先删除结点再自下而上处理某些子树,涉及自下而上的后退。提出一种新的删除AA-树结点的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先自上而下处理某些子树再删除结点,不涉及自下而上的后退。举例说明新算法的执行过程。证明新算法是正确的。与Andersson的算法相比,新算法不涉及辅助栈的使用。设n是AA-树的内部结点的个数,执行新算法时进行O(lbn)次旋转,新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O(lbn),与Andersson的算法的时间复杂性相同。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平均执行时间比Andersson的算法的平均执行时间短。新算法的空间复杂性是O(1),比Andersson的算法的空间复杂性低。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删除红黑树的结点的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新的删除红黑树的结点的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先自上而下处理某些子树再删除结点,不涉及自下而上的后退。证明新算法是正确的。设n是红黑树的内部结点的个数。执行新算法时进行O(1)次旋转。新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O(log2n)。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平均执行时间比Tarjan的算法和Guibas-Sedgewick算法的短。新算法的空间复杂性是O(1)。  相似文献   

5.
在多机系统中,各个结点(处理器)在通信过程中极易发生故障,因此选择有效的诊断算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系统故障集十分重要。传统的PMC模型以结点相互测试的结果为基础,而故障结点的测试结果不唯一,导致该模型诊断结果相对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采用Malek诊断模型代替传统的PMC模型,借助遗传算法特性,将复杂的网络拓扑图简化为二进制编码,并按照适应度函数值确定种群搜索方向,提高搜索效率。该算法根据Malek模型设计约束方程,提出新的适应度函数,优化变异算子。实验表明,算法改进后,缩短了判断故障集所需的CPU时间,同时,算法根据故障症候判断出目标故障集的概率更高,从而证明了用Malek模型代替PMC模型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松弛标记法的任务调度算法(Relaxation labeling based task scheduling,RLBTS),将任务映射到异构资源(处理器计算能力和链路的通信能力不同)上.松弛标记法善于处理大量的约束条件,其核心思想是结点的标签分配通常受该结点的邻居结点某些属性的影响.依据邻居约束关系,可以逐渐排除不相关因素,迅速缩小搜索空间.该算法统筹兼顾了任务执行的计算需求和通信需求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通信和计算需求都很高的任务和通信密集型任务,RLBTS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方法作为理论框架,对很有实用价值的飞机航班信息查询系统问题,设计求解算法。以深度优先搜索作为基本算法,用路径删除和结点删除方法产生多重解,用最小成本法求出最优解。最后用VC++对算法进行了程序实现,运行结果显示,算法效果良好。该算法的设计程式对一般搜索问题的求解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种快速的贝叶斯网结构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叶斯网是不确定性问题知识表达和推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模型.迄今为止人们提出了许多贝叶斯网结构学习算法,基于约束满足和评分搜索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以I—B&B—MDL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学习算法.新算法不仅利用约束知识来压缩搜索空间,而且还用它作为启发知识来引导搜索.首先利用0阶和少量的1阶测试有效地限制搜索空间,获得网络候选的连接图,减少了独立性测试及对数据库的扫描次数,然后利用互信息作为启发性知识来引导搜索,增加了B&B搜索树的截断.在通用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快速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且学习速度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树增强朴素贝叶斯(TAN)的分类精度,对TAN结构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利用可分解的评分函数构建树形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的学习方法。在构建TAN网络时允许属性没有父结点。采用低阶CI测试初步剔除无效属性,再结合改进的BIC评分函数利用贪婪搜索获得每个属性结点的父结点,从而建立分类模型。对比朴素贝叶斯(NB)和TAN,提出的分类算法在分类准确率和AUC面积两个指标上表现更好,说明本文模型拥有比TAN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BFS的轻量级P2P搜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强  孙乐昌  单洪  赵亭 《计算机工程》2009,35(3):106-108
针对当前P2P搜索中存在的扩展性差和查询绕路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搜索方法——局部广度优先搜索(LBFS),构建了轻量级混合式P2P搜索模型,对LBFS的算法进行了正确性与效率分析,通过实验测试了LBFS与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克服了查询绕路问题,有效地减少消息冗余,具有较高的搜索效率和较好的扩展性能。  相似文献   

11.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含更多 隐含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具有更复杂的网络结构,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相比具有更强大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自提出以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多个大规模识别任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绩。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兴起与展,概述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结构、卷积特征提取和池化操作。然后综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分类、物体检测、姿态估计、图像分割和人脸识别等多个计算机视觉应用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和发展趋势,主要从典型的网络结构的构建、训练方法和性能表现3个方面进行介绍。最后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总结和讨论,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随着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光谱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场景高光谱图像的应用对高精度详细标注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现有高光谱分类模型的发展大多集中于有监督学习,大多数方法都在单个高光谱数据立方中进行训练和评估。由于不同高光谱数据采集场景不同且地物类别不一致,已训练好的模型并不能直接迁移至新的数据集得到可靠标注,这也限制了高光谱图像分类模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跨数据集对高光谱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和评估的模式。方法 受零样本学习的启发,本文引入高光谱类别标签的语义信息,拟通过将不同数据集的原始数据及标签信息分别映射至同一特征空间以建立已知类别和未知类别的关联,再通过将训练数据集的两部分特征映射至统一的嵌入空间学习高光谱图像视觉特征和类别标签语义特征的对应关系,即可将该对应关系应用于测试数据集进行标签推理。结果 实验在一对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集上完成,比较分析了语义—视觉特征映射和视觉—语义特征映射方向,对比了5种基于零样本学习的特征映射方法,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任务中实现了对分类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训练和评估。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零样本学习的高光谱分类模型可以实现跨数据集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和评估,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任务中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分类器集成的每次迭代通常是将单个最优个体分类器集成到强分类器中,而其它可能有辅助作用的个体分类器被简单抛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oosting框架的非稀疏多核学习方法MKL-Boost,利用了分类器集成学习的思想,每次迭代时,首先从训练集中选取一个训练子集,然后利用正则化非稀疏多核学习方法训练最优个体分类器,求得的个体分类器考虑了M个基本核的最优非稀疏线性凸组合,通过对核组合系数施加LP范数约束,一些好的核得以保留,从而保留了更多的有用特征信息,差的核将会被去掉,保证了有选择性的核融合,然后将基于核组合的最优个体分类器集成到强分类器中。提出的算法既具有Boosting集成学习的优点,同时具有正则化非稀疏多核学习的优点,实验表明,相对于其它Boosting算法,MKL-Boost可以在较少的迭代次数内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极限学习机是一种随机化算法,它随机生成单隐含层神经网络输入层连接权和隐含层偏置,用分析的方法确定输出层连接权。给定网络结构,用极限学习机重复训练网络,会得到不同的学习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首先用极限学习机算法重复训练若干个单隐含层前馈神经网络,然后用多数投票法集成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最后用集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并在10个数据集上和极限学习机及集成极限学习机进行了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优于极限学习机和集成极限学习机。  相似文献   

15.
李大秋  付章杰  程旭  宋晨  孙星明 《软件学报》2022,33(10):3874-3890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隐写分析任务中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目前,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分析模型为专用型隐写分析模型,只适用于特定的某种隐写术.使用专用隐写分析模型对其他隐写算法的隐写图像进行检测,则需要该隐写算法的大量载密图像作为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重新训练.但在实际的通用隐写分析任务中,隐写算法的大量载密图像数据集是难以得到的.如何在极少隐写图像样本的情况下训练通用隐写分析模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此,受少样本学习领域研究成果的启发,提出了基于转导传播网络的通用隐写分析方法.首先,在已有的少样本学习分类框架上改进了特征提取部分,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使少样本分类模型能够提取到更多的隐写分析特征,使其可用于基于秘密噪声残差等弱信息的分类任务;其次,针对少样本隐写分析模型难收敛的问题,提出了预训练初始化的方式得到具有先验知识的初始模型;然后,分别训练了频域和空域的少样本通用隐写分析模型,通过自测和交叉测试,结果表明,检测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接着,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集增强的方式重新训练了频域、空域少样本通用隐写分析模型,使少样本通用隐写分析模型检测准确率与之前相比提高到87%以上;最后,将得到的少样本通用隐写分析模型分别与现有的频域和空域隐写分析模型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空域上少样本通用隐写分析模型在常用的少样本环境下的检测准确率稍低于SRNet和ZhuNet,频域上少样本通用隐写分析模型在常见的少样本环境下的检测准确率已超越现有的频域隐写分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少样本学习的通用隐写分析方法对未知隐写算法的检测具有高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随机子空间和核极端学习机集成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随机子空间方法从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的整体特征中随机生成多个大小相同的特征子集;然后利用核极端学习机在这些特征子集上进行训练从而获得基分类器;最后将所有基分类器的输出集成起来,通过投票机制得到分类结果。在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分类效果,且其分类总精度要高于核极端学习机和随机森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文学英译作品自动评价的水平,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算法模型成为当前最有效的方法.首先研究文学作品的翻译规则和特殊性,建立基于变量特征的翻译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Python语言平台,英译文本经Stanford Parser、NLTK等工具包过滤预处理之后,采取VSM向量空间模型获得特征编码和特征度,再输入到Random-RF、Original-RF和AHP-RF算法模型中训练学习,完成翻译质量评价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的AHP-RF模型的分类效果优于其它2种,同时人工译本相较于其它4种机器译本,质量评分高、分类错误率小,评价结果与实际翻译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8.
医学影像作为医疗数据的主要载体,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学图像分类是医学影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医学图像分类效率是一个持续的研究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医学图像分类方法已经从传统方法转到深度学习,再到目前热门的迁移学习。虽然迁移学习在医学图像分类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该领域的迁移学习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从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为未来研究提供线索。1)对基于迁移学习的医学图像分类研究的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概括出3种迁移学习策略,即迁移模型的结构调整策略、参数调整策略和从迁移模型中提取特征的策略;2)从各文献研究设计的迁移学习过程中提炼共性,总结为5种迁移学习模式,即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CNN)模式、混合模式、特征组合分类模式、多分类器融合模式和二次迁移模式。阐述了迁移学习策略和迁移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这些迁移学习策略和模式有助于从更高的抽象层次展现迁移学习应用于医学图像分类领域的情况;3)阐述这些迁移学习策略和模式在医学图像分类中的具体应用,分析这些策略及模式的优点、局限性及适用场景;4)给出迁移学习在医学图像分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Functional Tre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context of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algorithms that generate multivariate trees are able to explore multiple representation languages by using decision test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attributes. In the regression setting, model trees algorithms explore multiple representation languages but using linear models at leaf nodes. In this work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using combinations of attributes at decision nodes, leaf nodes, or both nodes and leaves in regression and classification tree learning. In order to study the use of functional nodes at different places an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modeling, we introduce a simple unifying framework for multivariate tree learning. This framework combines a univariate decision tree with a linear function by means of constructive induction. Decision trees derived from the framework are able to use decision nodes with multivariate tests, and leaf nodes that make predictions using linear functions. Multivariate decision nodes are built when growing the tree, while functional leaves are built when pruning the tree. We experimentally evaluate a univariate tree, a multivariate tree using linear combinations at inner and leaf nodes, and two simplified versions restricting linear combinations to inner nodes and leaves. Th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shows that all functional trees variants exhibit similar performance, with advantages in different datasets. In this study there is a marginal advantage of the full model. These results lead us to study the role of functional leaves and nodes. We use the bias-variance decomposition of the error, cluster analysis, and learning curves as tools for analysis. We observe that in the datasets under study an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he use of multivariate decision nodes has more impact in the bias component of the error, while the use of multivariate decision leaves has more impact in the variance compon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