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数据包括感应元件、转换系统(机械传递或电子转换线路)和显示记录仪表。地面气象观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各个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现阶段气象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仪器测定和目测两种方法,其中大部分观测数据均来自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气象观测数据是否准确可靠,对观测仪器的性能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就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直接影响到气象数据和预测准确性,关系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通常情况下,地面气象观测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维护不到位或多或少会出现各种故障,不注意维修的话,会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为此,定期维修保养仪器,对提升仪器播报准确性很关键。由此而展开论述,介绍常用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常见故障。同时,有针对性地将几种常见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维修维护措施要点阐述,技术性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于多年来延续的观测习惯,势必会在全国性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在天气现象的记录上产生一些混淆。文章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业务改革技术规定的理解,从天气现象编码、重要天气报、记录方法、正点数据维护和A文件维护5个方面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在天气现象记录上带来的主要变化,对基础业务改革中有关天气现象记录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可供广大观测人员在地面气象观测实际工作中参考借鉴,使气象服务人员能清晰解读气象信息,有助于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中业务质量的平稳提高。  相似文献   

4.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技能竞赛已成为广大地面气象观测员展示业务技术水平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对第三届全国地面气象观测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试题结构与内容的分析,探讨竞赛命题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通过对考生答题情况的统计,分析地面气象观测员在竞赛中对各项技术技能知识考点的掌握情况;为突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对竞赛的引导作用,还进一步分析了未来竞赛的命题理念和命题思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是,在大自然面前,尤其应对各种气象灾害时,人们还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以冰雹天气为例,每年因此而造成的高经济损失触目惊心。但是,此类灾害危害虽大,却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提前加以预控,将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冰雹天气的地面气象观测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冰雹天气影响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做好冰雹天气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应提出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的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冰雹天气的地面气象观测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关系着台站业务的运行稳定和现代化水平,更直接影响着整个综合观测业务标准化工作的推进。针对目前台站地面气象观测场的普遍现状,以南海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场为例,依据相关技术规定,在观测仪器布局、围栏、地沟、风塔、通信、防雷等各个细节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实现观测场标准化提供参考,切实提升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涉及到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关系着工作目标的实现。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其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瞬息万变的气候进行全面分析,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及时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帮助人们减灾避害,减少财产损失。而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将目标贯彻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并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日照时数是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项目。我国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长期使用暗筒式日照计进行日照时数观测,其自动化程度低,精度较差,资料可比性和一致性难以保证。本文详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类日照计的测量原理、性能参数,分析了未来能进入业务化运行的日照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开展以来,国家自动站业务运行过程中日常维护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提出了新形势下国家自动站的维护工作要点,以供台站业务人员进行国家自动站的维护工作提供指导,以便有效提高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10.
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中缺测记录处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初期,规范正点维护缺测记录处理方法,以保证准确实时上传数据文件势在必行。通过对业务改革技术规定的解析,对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各气象要素缺测记录处理原则和具体处理方法逐一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基础业务改革中有关缺测记录处理的总结分析,可供广大观测人员在地面气象观测的实际工作中参考借鉴,并有助于气象服务人员清晰解读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江西省2个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无人值守改革试点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相应地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提高无人值守的仪器设备自动化及完善应急保障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气象台站迁移、环境变化、观测规范的频繁变动及人为因素等原因,给地面气象资料的质量带来不同程度地影响。为了解地面历史资料整体质量状况、疑误信息类别和原因,让资料的使用用户了解各个气象要素发生错误的频次、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有必要对地面气象资料进行质量评估。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江西历史地面气象资料可靠,错误信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报表错误、人工录入错误,出现错误数据的空间分布相对较均一,主要是出现在应用较少的天气现象时间、云量等要素上。  相似文献   

13.
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on of "four more"and"four low "problems in the observation stations,the surface-based meteorological observing system can't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adaptive observation equipment and reduce of business intensification. A station integrated system is proposed,w hich can be configured,connected and extended to all kinds of observation equipment. And the integrated processor is designed,supporting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standards. Flexible configuration,connection and expansion betw een conventional and new type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equipment are supported. It is capable for online calib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observation equipm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automatic observation equipment is totally achieved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自动气象站在各级气象台站使用仅几年时间,尚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空档。本文从地面观测资料的准确度出发,阐述了自动气象站仪器差修正对提高地面观测资料准确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气象业务中对地面观测资料的统计和应用问题,利用Visual Basic和SQL Server 2000开发了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系统。系统可从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中按照固定时间自动地提取数据,并把数据录入数据库。用户可利用数据库查询实时或者历史的相关气象数据,并实现气温、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梧州国家基本观测站1969—200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和探究资料,对梧州市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其大雾的日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变化规律,并阐述了大雾天气和气象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21世纪始,地面自动观测系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气象观测,但时常由于自动站设备损坏等原因造成数据的缺测。本文以甘洛县气象局2009-02-25—26的数据缺测情况为例,对定时观测发报数据、每小时正点数据文件上传、逐日数据维护、A(J)文件等不正常数据统计、备注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并提出了对缺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