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亚温淬火工艺对45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亚温淬火条件下,奥氏体晶粒细化和马氏体转变的特点.结果表明,在760~810℃,随淬火温度升高,45钢的强度、硬度升高:高于810℃后,强度、硬度逐渐下降.45钢亚温淬火后得到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其原因与奥氏体品粒细化及铁素体存在分布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亚温淬火工艺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45钢进行预备热处理+亚温淬火+回火处理,探讨亚温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和亚温淬火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温淬火对钢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残留铁素体的形态和数量。淬火+高温回火作为预备热处理,亚温淬火后残留铁素体为细小的针状,可提高45钢性能;而退火作为预备热处理,亚温淬火后残留铁素体粗大不匀,使45钢性能降低。随亚温淬火温度提高,残留铁素体的数量减少,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与传统的淬火工艺相比,合适的亚温淬火工艺可提高45钢的强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亚温淬火对调质态35CrMoA钢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文丹  王海瑞 《热处理》2011,26(4):27-30
采用正交回归处理的方法研究了亚温淬火对调质态35CrMoA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当亚温淬火温度为780~810℃时,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量逐渐减少,马氏体量逐渐增加.35CrMoA钢从800℃亚温淬火并经550℃回火后,铁素体量和形态为最佳,其断口有明显的韧窝,表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因而具有最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而...  相似文献   

4.
回火温度与45钢亚温淬火强韧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芬  王会  张敏  张晶  刘宏 《金属热处理》2012,37(10):100-104
采用金相观察、硬度测试、冲击和拉伸等试验,研究了回火温度与45钢亚温淬火强韧化的关系,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亚温淬火温度高于770℃,其淬火态硬度不低于840℃常规淬火硬度。回火温度对亚温淬火硬度的影响表现在低于400℃回火时,其回火组织的硬度高于840℃常规淬火、回火的硬度;但高温回火时,其回火硬度的变化与之相反。在200~600℃整个回火温度区间,亚温淬火回火强度均低于840℃常规淬火、回火强度,但回火韧性与其相反。回火温度为400℃时,亚温淬火、回火强度出现极值。残留铁素体对回火硬度及韧性的改善大于对回火强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淬火温度对550MPa级厚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强厚钢板低温韧性,对550 MPa级厚钢板进行了730—910℃淬火和600℃回火的热处理,研究不同淬火温度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亚温区淬火后回火,随淬火温度升高,试样强度和韧性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淬火温度升高到完全奥氏体区,试样强度进一步升高,但韧性降低.760℃亚温淬火后回火,试样组织为粗大的多边形铁素体,大量呈长条状、针状M/A组元断续分布在铁素体基体和晶界上,严重恶化韧性,力学性能最差.相比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回火,850℃亚温淬火后回火,试样具有最佳强韧配合,这是由于组织细化,铁素体的出现增加了大角晶界比例,以及存在大量均匀位错胞状亚结构和稳定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高强厚钢板低温韧性,对550 MPa级厚钢板进行了730-910℃淬火和600℃回火的热处理,研究不同淬火温度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亚温区淬火后回火,随淬火温度升高,试样强度和韧性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淬火温度升高到完全奥氏体区,试样强度进一步升高,但韧性降低.760℃亚温淬火后回火,试样组织为粗大的多边形铁素体,大量呈长条状、针状M/A组元断续分布在铁素体基体和晶界上,严重恶化韧性,力学性能最差.相比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回火,850℃亚温淬火后回火,试样具有最佳强韧配合,这是由于组织细化,铁素体的出现增加了大角晶界比例,以及存在大量均匀位错胞状亚结构和稳定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45钢常温淬火后应力较大,极易淬裂。采用亚温淬火工艺(淬火温度740、770和800℃)分析其淬火组织,后经不同温度回火,分析其强度、硬度以及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5钢在800℃淬火,其残留铁素体含量为6%~9%,呈极细小的颗粒状弥散分布,有利于其强韧性的提升;回火温度在340~460℃时,将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选用合适的亚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参数,其力学性能不逊于常温淬火,还能大大降低零件的淬裂倾向。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减速器精小设计,提高齿轮轴的综合力学性能,对减速器齿轮轴用45钢进行了亚温淬火试验,并探讨了在亚温淬火条件下,未溶铁素体的作用。结果表明,在790℃左右淬火时,45钢强度和硬度达到最大值;随回火温度升高,韧性逐渐增强。发现在500℃回火条件下,强度在较高水平同时,韧性随亚温淬火温度降低而提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淬火方式对45钢淬火,之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试验,研究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820℃完全淬火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试样中马氏体不断分解,经450℃回火组织为回火托氏体,550℃回火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820℃水浴淬火由于冷速较慢,组织中存在少量的铁素体;亚温水浴淬回火组织中存在典型未溶的块状铁素体。45钢770℃亚温控时水浴淬回火后的韧性远高于820℃淬火组,但由于有大量铁素体存在,使其硬度和强度均比820℃淬火组低。450℃回火状态下,820℃控时水浴淬火的试样强硬度相比820℃完全淬火的试样的强硬度稍低,但韧性高,综合考虑,该工艺的试样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XRD、金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45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拉伸和冲击实验研究了其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其结果表明,在750~820℃范围内加热,随淬火温度升高,45钢的强度及硬度升高,淬火组织中铁素体量逐步减少,其分布形态也发生明显变化。回火之后的冲击实验表明获得少量铁素体的亚温淬火工艺具有较好的综合强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