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过量Mg^2+对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清洁土壤中投加不同质量浓度的MgC l2试剂,经过28 d的培养,期间在第1、3、7、14、28 d取样,测定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数据分析表明Mg^2+对脲酶有激活作用,当Mg^2+的质量分数为0.6%时,土壤脲酶活性提高最多,为91.6%,脲酶活性增加的程度为:0.6%〉0.8%〉0.4%〉0.2%〉1.0%〉0,并且第1 d是观测脲酶变化的最佳时间.Mg^2+对磷酸酶活性有先激活再抑制的作用,其活性在第3 d有大幅度增加,而从第14 d开始到第28 d,5个含不同质量分数Mg^2+的土样,其磷酸酶活性全都低于空白试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试验的所有土样中均受到长效抑制.结论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对Mg^2+反映敏感,在Mg^2+质量分数为0.6%时可以短期提高土壤肥力,但是长期大量的Mg^2+介入土壤会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因此,可以考虑以Mg^2+作为镁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镉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对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镉污染对不同的土壤生化过程具有不同效应,镉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中,对土壤的脲酶活性有很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等活性影响较小.通过对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得出,由于土壤脲酶对不同浓度镉表现强烈的敏感性,用脲酶作为土壤Cd污染的评价指标和制定Cd的临界含量是可行的,可为污水灌溉地区提供土壤中镉浓度的最高限值,保证污灌区的农作物食用安全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昌水专学报》2019,(6):27-32
微生物修复是土壤石油污染修复的重要技术之一,但土壤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很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环境因素等。实验设4种处理:未污染土壤(S);石油污染土壤,将土壤水分分别调节到饱和含水量的35%、50%和65%,即处理M1、M2和M3。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初步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不同水分含量的石油污染土壤的土壤基础呼吸、土壤微生物量碳、FDA水解酶、脱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是S的0.82~7.14倍、0.20~4.00倍、0.30~1.36倍、0.64~7.41倍、0.26~2.24倍和0.80~8.25倍。结果证明石油污染后期能促进土壤基础呼吸,对脱氢酶与脲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污染土壤水分含量也影响土壤酶活性,但不同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4.
向湿地土壤添加Cd、Cr、Pb和As,考察了样品中的脲酶活性.单因素和复合因素污染均抑制脲酶活性.出现酶活力峰值的时间随着因素水平的影响后移.单因素影响为Cr>As>Cd>Pb.抑制作用主要在于元素抑制了脲酶活性,并且抑制了合成分泌脲酶的微生物.各因素对脲酶影响之间呈显著相关或相关.  相似文献   

5.
《南昌水专学报》2015,(1):64-67
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第3代杉木种子园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农艺措施(S、F、SF)对杉木种子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酶活性作用主要在表层(0~20 cm);松土(S)和稻草覆盖处理(F)均能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但对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效果不显著;松土加稻草覆盖处理(SF)对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效果显著.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可作为杉木种子园敏感的土壤酶学指标.因此,采取松土加稻草覆盖,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和栽培效益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向湿地土壤添加CA、Cr、Pb和As。考察了样品中的脲酶活性.单因素和复合因素污染均抑制脲酶活性.出现酶活力峰值的时间随着因素水平的影响后移.单因素影响为Cr〉As〉Cd〉Pb.抑制作用主要在于元素抑制了脲酶活性。并且抑制了合成分泌脲酶的微生物.各因素对脲酶影响之间呈显著相关或相关.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态系统中聚丙烯微塑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污染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微塑料虽然对土壤性质、土壤动植物产生影响,干扰土壤生态系统,但是针对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仍较少.笔者研究了蚯蚓和大豆存在的土壤微生态系统中微塑料聚丙烯对土壤脱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微塑料的存在会抑制土壤脱氢酶、蔗糖...  相似文献   

8.
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脲酶活性和脲酶产生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中脲酶活性和细菌、放线菌生长及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nBPT用量在0.1%~0.5%之间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小;当浓度达到1%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低浓度(0.1 mg/mL)nBPT对细菌、放线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等浓度和高浓度处理对其生长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nBPT浓度增大而增强.nBPT对细菌、放线菌发酵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达55.4%和67.1%.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杭州及近郊分别采用盆栽实验和大田采样, 对蚕豆、莴苣2 种农作物体系下, 覆膜种植方式 对土壤温度、pH 、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盆栽实验的连续观测中, 覆 膜土壤的平均温度较对照组增加了0 .8 ℃.盆栽实验和大田采样结果表明:覆膜后土壤含水量增加 了6 .18 %~ 10 .02 %, 而土壤pH 和有机质变化不明显;覆膜方式下, 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分 别增加了29 .0 %~ 29 .1 %和17 .3 %~ 51 .9 %, 而放线菌的变化较为复杂, 大田采样的覆膜土壤中 放线菌数量较对照组低了46 .2 %, 而在盆栽实验中变化不大;覆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影响 在盆栽实验中不明显, 而在大田中, 则主要降低了放线菌的比例, 降幅达58 .0 %.土壤酶活性的分 析结果表明:覆膜种植方式主要降低了土壤中脲酶的活性(-31 .6 %), 而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过氧 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脲酶活性和脲酶产生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中脲酶活性和细菌、放线菌生长及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nBPT用量在0.1%~0.5%之间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小;当浓度达到1%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低浓度(0.1 mg/mL)nBPT对细菌、放线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等浓度和高浓度处理对其生长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nBPT浓度增大而增强。nBPT对细菌、放线菌发酵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达55.4%和6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