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香料香精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品中香味的来源、食品香精的功能、食品香精的组成、影响食品香精安全性的因素、关于食品香精认识的误区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食品香料香精的使用对加工食品是必要的和有益的,食品香精不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不会 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2.
在往复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台上对比考察了三体磨粒磨损过程中,食物颗粒的粒度和硬度对人牙釉质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食物颗粒硬度较高时,随着粒度减小,稳态摩擦因数略有降低,牙釉质磨损表面形貌逐渐由剥落为主转变为犁削效应;对于低硬度食物颗粒,随着粒度增加,稳态摩擦因数显著降低,牙釉质磨损表面形貌则由犁削效应转变为轻微擦伤。当食物颗粒粒度相同时,食物硬度对牙釉质的摩擦与磨损行为均有明显影响,食物颗粒硬度越高,稳态摩擦因数越高,磨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转基因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对转基因食品从基因、基因转录、基因翻译表达三个层面的检测技术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Combustion processes commonly create fine and ultrafine particles whose effects are often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The present study is aimed at providing more data in this field by testing the cap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electron scanning microscopy of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such particles. For this purpose, we examined a range of samples taken from everyday food items collected in Tuscan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examined samples, inorganic particles can be observed in the nano- and micrometer range. These particles are attributable mostly to natural processes and, in part, to food processing. Little evidence is found for particles whose origin could be attributed to industrial combustion processes, such as waste incineration.  相似文献   

5.
陈文娟 《衡器》2012,41(4):50-51
本文从食物的成品到市场再到消费者手上,整个过程中追溯码在电子秤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上分析了2000年我国食品机械的市场需求,首先分析了90年代新的经济环境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然后从食品工业的发展预测2000年食品机械的市场需求,进而从食品工业的结构调整来分析食品机械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8.
从功能出发的食品机械造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食品机械产品造型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以及围绕功能展开造型活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臭氧杀菌设备——食品工业中的新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臭氧杀菌技术的发展、原理和特点,臭氧杀菌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安全、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运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掺假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新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掺假检验中的应用状况,并简要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掺假检验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物性测试仪在粘稠类食品品质评价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物性测试仪通过对果酱、酸奶、蜂蜜等粘稠状样品的粘稠度的测量,仪器探头的选择,测试方法参数的比较,建立粘稠状样品质构的测试方法。结果表明,样品的粘稠度可用物性测试仪科学测量,随着粘稠性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探头和附件,从而为品质控制、产品研发、标准建立提供测量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国内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相微萃取是近年来才发展的复杂样品分析前预处理技术,它的敏感、快速、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不用溶剂、可自动化、能直接与气相色谱等现代仪器联用的特点使其在食品香成分分析上具有强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国内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食品超高压处理容器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介绍了用于实验室的食品超高压处理容器、处理固态食品的生产用超高压容器及处理液态食品的生产用超高压容器;分析了推广超高压容器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参加了英国食品分析水平评估计划(FAPAS)组织的国际测试活动,即FAPAS0758和FAPAS0761样品中的无机元素分析。反馈的统计结果显示两份样品共7个元素含量的 Z 值在0.0~1.3之间,结果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课程设计是高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知识整合和技能综合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针对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和技能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平台的合理构建,实现了高等教学与职业化教育的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及食品等领域,通过生物传感器进行检测可以实现高通量、高精确度、快速筛查及定量分析.本文概述了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的两种类型的商品化的生物传感器-基于微阵列芯片点样技术的晶芯芯片检测系统及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Biacore检测芯片系列产品进行了介绍,旨在为今后更广泛地发挥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安全、卫生的自动化食品包装机械应运而生。对我国食品包装领域机械自动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研究,指出我国机械自动化助推食品包装行业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9.
研制出了一种用于农产品和食品中甲醛、吊白块、亚硝酸盐、硝酸盐、二氧化硫现场快速检测的车载式仪器,开发出配套的化学试剂盒和食品现场快速前处理设备。该仪器每个检测项目的分析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该仪器主要用于质检和市场管理部门的现场流动检测。  相似文献   

20.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基本理论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固相微萃取SPME作为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自1989年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学者Pawliszyn发明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SPME技术基本理论,讨论了该技术的影响因素及操作要点,综述了SPME技术应用进展,重点综述SPME与各种分析仪器联用在环境和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