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力、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用人单位的人事制度以及选才标准、高校的扩招和教育体制等,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需要扩大视野,从更高层面、更宏观的角度去把握问题,通过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创新教育和教学模式,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程度的好坏,可以采用就业机会比率来衡量。基于微观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比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比率有显著影响,控制住其他变量后,男生就业的机会比率大约比女生高20%;同时,影响男女毕业生就业机会比率的因素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体现专业技能的一些因素,对男生有更显著的正影响;而对女生的就业机会比率来说,体现个人素质的一些因素,有更显著正影响。因此,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女生进行差别教育。  相似文献   

3.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已形成三种不同的实践模式:一是美国的“多元供给”模式;二是澳大利亚的“服务外包”模式;三是英国、德国的“混合”模式.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必须坚持高校就业服务与公共就业服务相衔接、岗位供需匹配与岗位供应开发相搭配、政府政策支持与市场服务主导相协调、短期技巧指导与长期教育指导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同时,应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体制,拓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内容,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4.
从就业率、就业期望、就业结果和就业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湖南七所大学570名硕士生就业状况所做的调查显示:女硕士生就业率低于硕士生就业的总体水平;所学专业对男女硕士生的就业有直接影响;女硕士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自感遭遇性别歧视;求职时在社会资本的占有和利用上女硕士生高于男生;当就业形势严峻时高学历并不会给女硕士生带来预期的高回报;许多女硕士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且更倾向于将研究生教育当作好婚姻的跳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规模也越来越大,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高职毕业生就业挑战也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部分高职毕业生却逆向选择了“慢就业”,这其中也包括了广西高职院校工科类毕业生。越来越突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此我们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西高职院校工科类毕业生“慢就业”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寻找解决高职院校工科类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举措。该文结合广西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工科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一族”普遍存在消极就业心理,就业规划不清晰,以及“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以上原因导致“慢就业”加剧。针对广西高职院校工科类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与根源的问题,本文提出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要联动合力,加强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思政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新农村建设的形态和内核正发生重要转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领的背景下,聚焦农村去空心化和大学生就业的动能释放机制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当前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通过样本分析和理论透视的手段,剖析了中国农村空心化造成高校学生农村就业现实困境的根源,提出农村空心化在大学生动能释放内核因素的相关性表达,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面临的实际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因此,需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认同底色,集中调动多方力量,通过综合施策,持之以恒扩充大学生就业的韧性和宽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革命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交通工具革新,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投入运用,人工智能将对于现时代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探讨人工智能对汽车专业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分析了当前汽车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为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组织开展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论文征集评比活动,旨在通过理论探讨,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业化水平。本刊从获奖的116篇优秀论文中遴选了5篇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论文,分别从区域经济与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创业政策、微型企业创业模式、创业资源整合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岗位竞争异常激烈。不少大学生靠“挤占”低学历者的工作岗位而获就业。此现象与多数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的情况相似,因此被称为“低层次就业”或“教育过度”现象。对此,马丁·特罗的“改造工作论”却有另一番解读:大众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精英,由于其拥有更丰富的应用与职业技能,因此一旦从事低层次工作,便能较好地发挥创造性来改造和改善“低层次”工作状况;“教育过度”有时是个体为提升自身素质而对教育产生的需求,这种需求产生的教育过度具有不可控和不确定性,未必都是政策失误所致。显然,“改造工作论”的观点更全面、客观与积极,它以独特的视角将“低层次就业”与个体发挥创造性联系起来。这或许能为化解大学生的就业困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主力军和后备力量的历史重任。机械类行业对专业的高技术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和迫切。工匠型人才具备高技术技能和工匠精神,是智能制造强国所不可或缺的,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育人方向。该文探讨工匠人才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技能和工匠精神;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职业精神意识缺乏,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升,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并以机械类专业学生为例,提出了工匠型人才培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弘扬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拓展岗课赛证,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工匠育人,全面提升专业技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技术,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品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大国工匠,促进学生综合就业能力发展,满足国家高技能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培养理论与技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机械专业模具方向的学生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增强了其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18日省学会召开的这次会议,计有全省16所院校29人参会,王守信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持并讲话。这项认证工作,从2004年启动,目前已有12省市展开,旨在提高机械专业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积极帮助大学生就业。这项资格认证考试,主要针对在校的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对其综合与专业技能的强化培训,可以提高自身价值,储备就业能力,是择业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和推行,职业院校的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职业技能大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校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同时,职业技能大赛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后续跟踪调查显示,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洗礼,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及就业质量明显提升。然而,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努力解决,其中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大赛的覆盖面较小,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而对于其他绝大多数学生则无缘于此。为此,该文提出一些改进和推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为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机电类专业是高职院校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受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面临挑战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做好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不容忽视。目前,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就业协同联动机制未建成、就业服务时间安排有局限、就业指导设置内容待拓宽的问题。对此,把学生就业融入“大思政”格局,勠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必定会为解决当前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以“三全育人”理念作为分析的视角,梳理其与学生就业工作有关的因素,探究解决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策略,提出通过拓展主体维度合力育人、贯穿时间维度长效育人、融通空间维度协同育人的方式,确保就业工作的协作、长效和融通,提升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拓宽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道路,进而构筑起就业育人新格局,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体制越完善、大学毕业生对高等教育体制的认可度越高,其获得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质量也越高;当前大学毕业生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评价不太高、满意度偏低。因此,要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就必须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是要健全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二是要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三是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张元军 《中国机械》2014,(8):161-16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械化逐渐颇受重视,在现代社会经济下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尤其在技术性较强的机械专业工程制图方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优秀成绩已经不能成为企作为机械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工程制图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结合。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等诸多方面,来探析、研究和解决机械专业工程制图与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日后进入到社会能够更好地择业和就业。  相似文献   

17.
马宇 《机械管理开发》2010,25(3):132-133
培养大量机械专业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讨当代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既是目前社会的需求,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文章以就业为导向,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创新教学手段、科学设计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加强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庞怡 《装备制造技术》2023,(12):103-106
3年疫情的后期,疫情的影响依旧在,全球经济的衰退,造成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倒闭退市现象。在这困难时期,广西高职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情况,有些企业同时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随着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比例逐渐升高,就业难与“慢就业”叠加,使得广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校企合作是解决“慢就业”问题,促进就业的有效方法。校企合作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心理动力,提升就业信心和勇气。目前广西高职院校不乏校企合作的项目,但整体效果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还需要加以提升。该文对目前广西高职院校较常见的广西校企合作双元制、校企合作生产加工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在构建本土化工学交替产教融合基地、行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校企共建学生职业能力培训及认证模式等促进解决“慢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的二手车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交易量逐年上升,相关行业企业对二手车鉴定评估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育方式,与时俱进,着力培育学生与就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同时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英闺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妇女教育史到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史的嬗变过程。教育史学家围绕妇女教育问题及引入社会性别分析范畴展开激烈的争论.涌现出一大批女性教育史研究的作品,修正了传统教育史学.扩大了教育史研究的视野、空间和深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家还以解放妇女、两性教育平等及社会公正为教育史研究的价值诉求.这些对于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