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泥浆侵入地层中高分辨率感应测井响应特征的正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仵杰  冯娟  解茜草  李博博  赵玲  牒勇 《测井技术》2009,33(3):212-217
高分辨率感应测井通过不同探测深度曲线的分离程度分析泥浆侵入状况和地层的渗透性.采用三层有侵正演模型数值模拟了阶跃和渐变侵入地层中高分辨率感应测井的响应特征.阶跃侵入地层中,侵入带电阻率与地层电阻率比值小于0.5时,6条不同探测深度曲线呈正序关系,读数从低到高;比值大于2.0时,探测深度由浅到深,曲线呈反序关系;比值为0.5~2.0范围时,浅侵入,曲线出现乱序,只有深侵入曲线才有合理的正序或反序关系.渐变侵入地层中,侵入带电阻率与地层电阻率比值为0.5~2.0范围时,过渡带变化对读数影响很小,比值大于2.0或小于0.5,过渡带对10 in(非法定计量单位,1 ft=12 in=0.304 8 m,下同)和20 in探测深度曲线影响最大,对90 in和120 in曲线影响很小.以上结论可应用于实际测井中高分辨率感应测井曲线分离的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分辨率双侧向测井电极系和双感应测井线圈系结构及其响应特征.利用电阻率测井理论和反演技术,以三参数(地层电阻率、侵入带电阻率和侵入半径)反演为重点,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双侧向测井和双感应测井数据的联合反演算法.通过分析计算各种地层模型中2种测井方法的响应特征,将反演模型分类,对不同模型采用不同的初值估计方法及不同反演搜索方法.利用高侵和低侵模型、不同层厚和不同侵入深度模型测试了反演结果的有效性.联合反演可改善解的局部收敛性和多解性,在中等侵入深度时可合理确定地层电阻率、侵入半径和侵入带电阻率.6口井的实际数据处理进一步验证了三参数反演的有效性,并提出应用中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3.
泥浆侵入条件下时间推移感应测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建华  胡启 《测井技术》1993,17(4):239-244,251
泥浆滤液侵入孔隙性和渗透性地层时,地层电阻率的径向分布远非传统测井分析技术采用的阶跃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呈阶梯状突变。我们利用多孔介质中两相渗流模型和感应测井理论,建立了时间推移感应测井的计算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矿化度的泥浆滤液侵入条件下,由于地层电阻率径向分布的变化而对深、中感应电阻率测井响应所产生的影响;讨论了时间推移感应测井响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异常感应测井的环境影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华  刘显明 《测井技术》1997,21(6):405-408
利用感应测井仪器响应的有限元求解方法,研究了地层条件和井眼环境对电阻率测井结果的影响,在存在低阻围岩和高侵的一般情况下,中感应测井响应RIM要大于深感应测井响应RID,且二者都低于地层真电阻率。但是,用淡水泥浆钻井对地层形成高侵时,在侵入前沿会出现一个低电阻率区域,它对测井响应会产生一种异常影响,即使存在低阻围岩,也有可能导致RIM〈RID这一异常现象,现场测井和模拟计算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本文的  相似文献   

5.
实际测井环境中泥浆侵入使井眼附近地层电阻率径向变化,因地层非均质性使电阻率在侵入带呈现二维复杂分布。这种复杂泥浆侵入是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正演计算,模拟渐变的泥浆侵入前缘和侵入带电阻率二维分布环境下阵列感应测井的响应,研究该复杂泥浆侵入环境下泥浆侵入前缘角度和侵入深度对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可为解释工作中消除复杂泥浆侵入对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仪器偏心效应对水平井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华  胡启 《石油仪器》1993,7(3):135-139
对于水平井共测井条件下出现的仪器偏心效应,利用电磁场理论,考虑到井眼、芯棒、线圈尺寸、侵入带和原状地层几何尺度和电性参数等因素,求解感应测井仪器接收电压信号的解析表达式,然后用数值方法计算感应测井的电阻率响应。着重分析了不同偏心条件下,侵入深度和侵入带电阻率对仪器偏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侵入带电阻率不同于井眼和地层的电阻率时,偏心效应不容忽略;侵入带深度变化时对高侵时的仪器偏心效应有显著影响,而对低侵的偏心效应无明显影响;仪器偏心距离对偏心效应的影响同样受到侵入带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进行局域化测量,利用常规的深、浅电子率测井资料,在有侵入带和原状地层的三维电阻率剖面模型中实现径向上的局域化测量,能够为自由选择范围进行局域化测井提供1种参考方法。径向电阻率差异法比较适用于复杂地层的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的局域化测量,为径向电阻率差异法解释的实现提供径向参数。  相似文献   

8.
淡水钻井液侵入对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井液侵入储集层将导致储集层含水饱和度、地层水矿化度、地层电阻率等的径向变化。由于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测量原理的不同,地层电阻率的径向变化对其测井响应特征影响也不同。实测资料统计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均证实,水层双侧向测井受淡水钻井液增阻侵入影响较大,钻井液愈淡,水层的侧向测井值愈高;而在好油层双感应测井受淡水钻井液减阻侵入影响较大。针对目前勘探较多的低电阻率油层,结合淡水钻井液侵入对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影响的差异,建立了应用双感应测井或双感应、双侧向测井联合的油、水层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层含油饱和度的定量评价方法,提高了低电阻率油层的测井识别评价能力。图7参19  相似文献   

9.
横向电阻率测井反演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振华  林豪  罗俊 《测井技术》1999,23(6):433-437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包含井眼、侵入带、上下围岩和目的层的横向测井电阻率响应数值计算模型,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相应的快捷、有效的反演算法,根据横向测井的电阻率响应同时反演地层电阻率、侵入带电阻率和侵入带半径。该算法对于3个或4个梯度电极系(或电位一电极系)的测井结果均适用。讨论了模型算法对初值的依赖性,当初值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反结果均能在真值或真值附近收敛。  相似文献   

10.
复杂地层中自然电位测井的高效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电位测井是石油勘探中探测地层物理参数的重要手段。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侵入带电阻率渐变和水淹层等复杂地层模型,本文建立了基于连续侵入的自然电位测井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捕捉交界面电位跳跃的有限差分方法。该方法非常简单,易于计算机编程实现。利用该方法定量分析了目的层电阻率、地层厚度、井径、侵入带和水淹层等因素对自然电位测井响应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复杂地层自然电位测井数值模拟的实现为测井解释提供了依据,对实际测井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就测井而言,油田老井挖潜的难点之一在于横向测井资料的孔隙度解释。针对上世纪60年代投产的肯基亚克油田,提出用神经网络方法和自然电位法解释横向测井资料,计算地层孔隙度。经实际处理肯基亚克油田50口多井的横向测井资料,应用效果良好,说明提出的方法为油田老井挖潜提供了较好的孔隙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录井数据传输目前大部分仅限于井场各工作站间的有线传输,而用于井场与基地之间的短波及超短波形式的无线传输,国内录井专业化公司屈指可数。该文介绍了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信息传输方法、网络组成和数据传输在录井服务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数据传输在生产管理、决策和作业指导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有助于勘探开发局域网的形成,为实现数据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钻测量、随钻测井与录井工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随钻测量(MWD)、随钻测井(LWD)和先进的录井工具是国际钻井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这些高技术产品可提高大位移井、高难度水平井的工程控制能力和地层评价能力,提高油层的钻遇率。详细介绍了MWD的测量原理、基本结构、传输通道、采集仪器(传感器)、井下电源、地面系统、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LWD的几种地质参数测量传感器和录井传感器的典型结构和功能。认识、了解和掌握MWD/LWD系统的功能、特性和典型结构,对使用好和研究开发此类高新技术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董德松 《测井技术》1993,17(5):344-348
在放射性测井作业中,时间常数τ和测量速度V是决定原始资料质量的基本测量技术条件。必须根据放射性测井的误差特点和统计起伏记录“涨落误差”,在规定的测量精度下确定选择τ值和测井速度的基本原则。由于τV值对测井曲线有一定影响,所以应按校正公式校正“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15.
测井过程中,补偿密度测井曲线容易出现测量值偏高的问题,这种现象与仪器刻度有很大关系.基于补偿密度测井仪器的刻度原理,阐述了刻度图版双脊双肋图的成因.给出了补偿密度测井和刻度的基本方程,通过3组现场刻度数据,对4点刻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刻度过程中长、短源距计数率变化对脊肋图的影响及计数率变化对密度测井值的影响.指出低...  相似文献   

16.
《石油科技论坛》2010,29(2):71-71
DMLMLU-2006型德玛(DML)综合录井仪是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新产品,它采用“以人为本”和“智能化”的设计理念,集成了国际、国内先进综合录井仪的优点,可实时采集与处理钻井工程、气测、地质等多项参数,具备岩性识别、油气水层综合评价、工程异常预报、  相似文献   

17.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前的NMR测井都是基于一维核磁共振技术,只测量地层孔隙流体的横向弛豫时间T2信息,测量结果反映孔隙空间的氢核总数,不能区分这些信号是来自油还是来自水.当地层孔隙中油气和水同时存在时,它们的T2谱信号是重叠在一起的,现有的NMR测井技术在识别和定量评价油气水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将孔隙流体中氢核数分布从一维核磁共振的单个T2弛豫变量拓展到二维核磁共振的2个变量,能够充分利用NMR观测的信息,开拓核磁共振测井岩石物理研究的新领域.介绍二维核磁共振测井的基本思想以及实验测量方法.将含有顺磁物质的人造砂岩和天然泥质砂岩饱和水,利用2个窗口改进CPMG脉冲序列,进行2D NMR实验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反演,给出了岩石横向弛豫时间-内部磁场梯度(T2,G)的二维分布图,分析了岩石内部磁场梯度随孔隙大小不同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分析陆相沉积地层复杂岩性核磁共振测量结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录井     
本文从天然气藏类型及特点人手,针对储集层物性、压力差异特征,结合生产实践,并辅以图表方式,介绍了各类天然气藏(层)的有效录井方法,包括常规录井和非常规(如边喷边钻、“空气钻”、“有进无出”井漏等)条件下的特殊录井方法,以利促进我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录井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声波测井与VSP测井平均速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 VSP测井求取的地层平均速度相比,用声波速度测井求取的地层平均速度存在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主要是声波测井过程中的时间累积误差所致。误差的大小与所测井的井况、所测的井段及该井段的地层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声波测井平均速度进行层位标定和时深转换时,必须先对其存在的误差予以校正,才能使之满足日益提高的勘探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过钻具存储式测井仪器测井过程中,地面系统无法获知井下仪器在泵出之前的工作状态,测井成功率低,需对测井仪器在泵出之前进行状态监测。针对一种改进的过钻具存储式测井施工工艺,设计了一套测井仪器状态监测系统。仪器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地面系统和井下系统2个部分,地面系统发送控制命令,井下的相关仪器收到命令后将状态数据发送至地面系统,实现对测井仪器的状态监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测井仪器的状态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