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所研制成功140Mb/s数字彩电光纤传输系统及数字光通信机,大数值孔径光纤预制件、光耦合器、光衰减器、光开关和光纤带宽测试仪不久前,我所在电子工业部通信广播电视局主持下举行了两次科研成果鉴定会,分别对140Mb/s数字彩电光纤传输系统及数字光通信机两项成果和大数值孔径光纤预制件等五项成果进行了鉴定。今年3月20日鉴定通过的140Mb/s数字彩电光纤传输系统及数字光通信机,其无中继传输距离超过20公里,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系统中一根光纤可传输一路彩电、一路伴音复接三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公用通信网,德意志联邦邮政局在西柏林坚定地进行着一系列新的发展规划,特别注重光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在最近的“柏林4”规划中,参加该规划的各公司都试图在技术上解决在单模光纤上传输140Mb/s信号或565Mb/s信号。1984年12月西门子公司已给德意志联邦邮政局提供了一套能满足各种技术指标要求的系统。这套西门子系统能在一根长达36公里无中继的单模光纤上同时传输565Mb/s信号和2×140Mb/s信号。这是通过波长多路复用方法得以实现的。用这种方法,4个工作波长处于1300nm和1500nm的波长范围内,假如用话路来表示的话,其传输容量大于19000个信道。  相似文献   

3.
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制,邮电部第三工程公司和武汉电信局等单位设计施工的汉阳—汉南140Mb/s单模光纤通信工程已于1988年8月23日开始运行。这是第一个由国内研制的140Mb/s单模光纤通信工程。该工程全长37km,设有两个中继站。每个中继站可实现90路区间通信,整个系统最终可形成(1920+90)路的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德、英国、法国的九个公司生产的光纤传输设备性能作一个综合,认为它们均己掌握了长波长(1.3μm)单模光纤传输设备的生产技术。数字设备方面己能生产140Mb/s以下各种设备,而565Mb/s的设备在1985年可供货。同时介绍了模拟传输设备的情况。最后介绍了1.2Gb/s设备及光纤相干传输设备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20日~21日,来自国家科委、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国家经济信息中心、邮电部、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北方交大、北京邮电学院等38个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在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对长途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光端机、光中继机[包括140 Mb/s(5B-6 B)、140 Mb/s(8 B 1 H)、34 Mb/s(4 B 1 H)三项成果]进行了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6.
长波长1.3 μm、560Mb/s单模光纤数字通信实验系统于1985年5月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成功地进行了连通试验。试验光纤是单模光纤,它的长度为1公里。 该系统主要包括560 Mb/s随机码发生器、发送、接收和判决再生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前言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满足技术先进要求的数字传输网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保证通信网络的可靠运行,必须对其性能进行非常准确地监控。单模光纤的数字线路系统技术改善了带宽,并使140Mb/s和565Mb/s传输系统的中  相似文献   

8.
日本电信电话(NTT)公社建成纵贯日本的400Mb/S(1根光纤的传送容量是400Mb/s)的光纤传输系统,已开始为全国服务。该系统使用的光纤是单模光纤,发光器件是1.3μm InGaAsP半导  相似文献   

9.
无中继间距达250km的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实验已经实现。本文将讨论这种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接着叙述五种实验室的试验:全部用商用元件的176km34Mb/s色散限制试验,采用多模激光器和色散移位光纤,140Mb/s速率下超过220km和34Mb/s速率下超过233km的损耗限制的两个系统试验;在同样的线路速率下,进一步把距离分别延长到223km和251km的两个实验,其特点是采用了单一谱线DFB激光器和突变型单模光纤。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批光通信试点、示范工程,即武汉—荆沙34Mb/s长波长多模架空光缆通信实验系统,扬州—高邮34Mb/s长波长单模架空光缆通信实验系统与成都—灌县34Mb/s长波长单模架空光缆通信系统,已相继连成并通过邮电部验收,为我国通信新技术的开发作出  相似文献   

11.
哈里斯公司 Farinon 光波工作组宣称,已研制了一种可行的45 Mb/s 和90 Mb/s 长波长传输系统的单模制式,其无中继距离比现有的多模系统增加一倍。这种 DLW 90单模系统可在现有的商用单模光纤上传输相当于1344路音频话路,其传输距可达55公里(45英里),在误码率优于10~(-10)情况下系统余量为6分贝。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在1.3μm单模光纤1116米距离上进行560Mb/s传输试验的结果。 近年来光纤在1.3μm的零色散窗口和1.55μm的低损耗窗口促成单模光纤高速率、长距离通信系统的发展。形成此项系统可采用波分复用或强度调制技术,目前情况,从设备复杂性和技术可实现性考虑,后者都较经济可靠且易于实现。本文报导采用强度调制技术直接调制560Mb/s信号单模光纤系统传输试验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模1.55μm光纤的低衰耗长波长窗口,用140Mb/s的随机二进制扰码进行了传输实验,无中继传输距离达60.5km,为开发1.55μm窗口,实现系统扩容和WDM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武汉院试验场最近成功地实现了四次群(140Mb/s)60.5 km无中继光通信系统实验,整个系统主要特性如下:光源采用武汉电信器件公司研制的InGaAsP/InP—DAL—DC—PBH—LD组件其工作波长为1.52μm,主/旁模抑制比为15dB,光谱半宽度为1(?)。光纤采用院光纤光缆室研制的单模光纤,为了研究对现有1.3μm系统扩容等,全部光纤均为供1.3μm系统使用的单模光纤,光纤总长60.5km,在1.55μm处的总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合肥-芜湖140Mb/s长途单模光缆系统工程”已于今年年初建成,并于今年5月通过鉴定验收。这项工程是我国全部自行研制、生产、设计、施工的第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PIN-FET光接收低噪声前端在高速工作状态下的特点分析,详细讨论了使用InGaAs光电PIN二极管与GaAs MESFET的高速长波长PIN-FET光接收集成前端的设计要点。着重探讨了有源器件(PIN光电管、低噪声MESFET)的性能对前端的电路噪声、传输带宽与光接收灵敏度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在对MESFET噪声机制的分析与实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降低1/f噪声的器件选择条件,较好地解决了PIN-FET研制中控制1/f噪声的问题。介绍了采用低寄生参数的光纤耦合结构、芯片钝化以及低温低应力引线等工艺措施的光电混合集成工艺。研制的前端其光谱响应范围0.9~1.7μm;最大光电响应度10.8×10~3V/W,光学3dB带宽255MHz;噪声等效功率1.2×10~(-12)W/√Hz。该前端已成功地用于1.3μm、140Mb/s单模与多模光纤系统,光接收灵敏度-39dBm;并试用于400Mb/s高速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叙述了高速ELED(边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简单介绍了工作在34Mb/s和565Mb/s速率下的两种ELED驱动电路,然后举例说明ELED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所涉及的系统有1.3μmELED单模光纤中继系统、1.55μmELED多模光纤中继系统以及0.85μmELED多模光纤市话局间实用中继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光通信市场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通信是中国光电子产业发展得最快的领域之一。中国70年代初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研究。70年代末就进行了光纤通信系统现场试验。80年代主要进行实用化攻关,完成了武汉市话中继实用化工程、武汉-荆州多模光缆34Mb/s省内干线工程、扬州-高邮、成都-灌县单模光缆34Mb/s省内干线工程和合肥-芜湖140Mb/s单模光缆一级干线工程,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90年代初期,中国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的大量建设,市话中继、省内干线、国家干线,包括农村通信都用光缆逐渐取代电缆,建设了现代化的电信网,初步建成了“八纵八横”国家干线。“八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工作在140Mb/s和波长为1554nm的直接探测光传输系统在通过305km的标准单模光纤的传输以后实现的灵敏度-54.9dBm或180光子/比特。以上结果在使用新型的线路编码和市场上出售的元器件条件下达到的。  相似文献   

20.
英国电信公司最近声称,它已实现了在32 km长的单模光纤上,以2.4Gb/s的速率传送信号。这一速率是目前140 Mb/s系统的16倍,相当于307020个话路或32路全带宽彩色电视。这一成就是在现有的光缆上实现的,这就证实了在今后扩充系统容量时,只需对现有光缆系统作一些改进即可,而不必更换光缆,因而能大大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