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凤萍 《广东化工》2009,36(7):50-52
文章研究不同结构、不同极性的三氯乙烯和氯苯组成的混合物在多层有机粘土土的吸附性能,建立了吸附模型。结果表明,该有机粘土对氯苯以及三氯乙烯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b模型;在双组分吸附中,有机精主的吸附性能大大提高。该研究体系两种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吸附协同效应,增大有机粘土矿物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16,(9):1708-1710
用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膨润土,制得有机膨润土,研究了阳-非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及修饰剂用量、温度和pH值对其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土样对苯酚的吸附等温曲线是线性曲线,吸附主要为分配作用,吸附作用的大小由有机膨润土中有机碳的含量决定,膨润土有机碳对有机物的溶解起了增溶作用,有机碳含量高的膨润土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能力增强;对苯酚的吸附量随温度、pH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9):1708-1710
用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膨润土,制得有机膨润土,研究了阳-非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及修饰剂用量、温度和pH值对其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土样对苯酚的吸附等温曲线是线性曲线,吸附主要为分配作用,吸附作用的大小由有机膨润土中有机碳的含量决定,膨润土有机碳对有机物的溶解起了增溶作用,有机碳含量高的膨润土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能力增强;对苯酚的吸附量随温度、pH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土壤有机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土壤有机污染的修复工作迫在眉睫,而研究探索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界面行为,掌握其吸附机制成了土壤修复的前提和关键所在。以有机氯农药类(OCPs)、多环芳烃类(PAHs)、多氯联苯类(PCBs)、苯系物等作为典型的有机污染物,分析其在现阶段我国土壤中污染状况,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能促进土壤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膨润土廉价易得且有很强的吸附性能,用各种表面活性剂与膨润土制取有机膨润土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该文对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三唑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等温曲线呈线性,主要为分配作用,吸附作用的大小由有机膨润土中有机碳的含量决定,并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组成及配比有关;阳非离子有机膨润土有机碳含量最高,其对水中三唑酮的吸附能力也最强,有望成为水体或废水中有机农药甚至其他有机污染物去除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李凌  李鑫钢  黄国强  王大为  姜斌 《化工进展》2002,21(Z1):222-227
采用土柱通风法模拟土壤气相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SVE)对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三氯乙烯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对三氯乙烯的气相浓度进行监测分析,得到气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研究三氯乙烯在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在一维稳态情况下的平衡传质模型和非平衡传质模型,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实验结果和模型模拟结果均表明,土壤中的污染物大部分在通风前期被去除,在通风中后期的去除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应该采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SVE过程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7.
湿地构建中基质填料对其综合且持久发挥效能具有关键作用。生物炭可以通过吸附、分配等作用固定水中污染物,填充于湿地基质中能发挥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巨大潜力。该文开展了生物炭基湿地水质净化效能、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与机制等研究,揭示了生物炭种类和物化特性对水生植物生长、微生物群落繁衍和固碳减排等方面的作用机理,为生物炭的施用和湿地建设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对提升水生态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三致性(致癌、致畸、致突变),能够长期残留在环境中,很难发生降解,其污染治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主要讨论了以有机氯农药(OCPs)、多环芳烃(PAHs)以及(多氯联苯)PCBs为例的几种典型持久性有机物在土壤、水体以及底泥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以及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进行分析,总结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分布特点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为环境中的POPs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氯溴虫腈在土壤中的转化归趋,开展了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吸附、迁移等环境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氯溴虫腈在东北黑土、北京黄棕土、山西棕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9.8d、24.8d和21.0d,属于易降解农药。氯溴虫腈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有机碳吸附常数(Koc)均大于20000。氯溴虫腈东北黑土和北京黄棕土中的Rf值分别为0.125和0.25,在山西棕土中山西棕土的R_f值为0.5。氯溴虫腈在北京黄棕土和东北黑土中表现为易土壤吸附,不易移动,在山西棕土中表现为易土壤吸附,中等移动。  相似文献   

10.
溶解性有机质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混合物,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作用影响各类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近年来,利用溶解性有机质处理环境中的污染物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TNT在军事当中的大量使用,造成军事场地环境的污染,并且TNT能够通过皮肤接触、呼吸作用等途径对人体造成伤害。阐述了溶解性有机质的特性和理化性质以及TNT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综述了国内外溶解性有机质影响土壤中TNT迁移转化的研究现状,对利用溶解性有机质促进TNT污染场地的修复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杀霉素在土壤中的行为动态。[方法]分别采用振荡平衡法和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了多杀霉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结果]多杀霉素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性能符合线性模型和Freundlic方程,吸附常数在130.0~202.4 mL/kg之间,在吉林黑土中易吸附,在浙江红壤和河北潮土中较易吸附。多杀霉素在3种供试土壤中不易移动或不移动。[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黏粒含量越高,对多杀霉素的吸附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2.
付余  韩相奎  高嵩  李慧洁 《辽宁化工》2011,40(11):1189-1190
三氯乙烯是地下水中严重有机污染物之一,毒性极强,对身体的危害非常严重。文中选用不同质量比铁碳混合填料,去除地下水中同一条件下三氯乙烯有机污染物,经实验研究表明:铁碳质量比1︰1的处理效果最佳,反应时间为120 min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乙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乙草胺在3种不同土壤的吸附性能,本试验采用生物测定技术,研究了乙草胺在海南当地垃圾土、菜地土及塘泥土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乙草胺的吸附浓度Cs与溶液中农药的浓度Ce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吸附特性符合Freundlich方程,垃圾土、菜地土、塘泥土对乙草胺的吸附系数分别3.887、2.9833、2.0613,为物理吸附,且有机质含量高的垃圾土的吸附能力大于有机质含量低的菜地土及塘泥土。  相似文献   

14.
杨文静  张永祥 《硅酸盐通报》2022,41(6):2191-2200
本文对工业废弃物漂珠进行煅烧改性,制备易回收的吸附材料。以三氯乙烯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改性漂珠吸附污染物的可行性和不同改性参数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以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及粒径为影响因素,建立以三氯乙烯吸附量为响应值的预测模型,对改性漂珠进行XRD、SEM-EDS、BET等表征分析以探讨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煅烧改性后的漂珠表面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增大2.4倍左右,影响改性漂珠吸附水中三氯乙烯的因素顺序依次为:煅烧时间>煅烧温度>粒径。模型优化的最优吸附条件为:粒径为0.25~0.38 mm,煅烧温度为640 ℃,煅烧时间为80 min,预测吸附最大值为1 326 μg/g,试验值为1 344 μg/g,两者仅相差1.4%。通过高温煅烧改性的漂珠具备更优良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可大规模生产、以废治废、易回收的环保材料。  相似文献   

15.
张雷  高滨  苗月  张博  刘丽红 《当代化工》2021,50(1):14-18
厘清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富集规律,将有助于对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恢复.利用大庆油田六厂附近未污染的土壤作为均质土柱填充物,通过模拟淋滤实验研究石油类污染物在均质土柱中迁移过程的分异规律.对不同深度土壤样品进行有机污染物超声萃取及柱层析色谱分离.结果表明:淋滤实验对芳香烃影响较大,深度越深,相对质量分数越高,最高约为41.0%;非烃不易受淋滤实验影响,最低约为4.0%;饱和烃和沥青质在土柱中的质量分数相对稳定.不同深度土壤样品污染物气相色谱实验表明:浅层土样所含烃类主要是C12~C26,C17、C18和C19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由于深度的增加,C17以上低碳组分峰高逐渐减小.当污染物质量分数相对无变化时,土柱中的烃类污染物主要成分为C17~C21.可见,芳香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最强,高碳数的C17~C21化合物是深层土壤中主要的烃类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王娇  代新英  宋吉亮 《应用化工》2023,(12):3454-3458
综述了海洋环境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以便引起人们对微塑料危害的高度重视。介绍了目前检测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为进一步准确提取和检测海洋系统中有机物提供研究方向。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及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毒性、分布以及迁移等方面,为研究海洋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郝全龙  谯华  周从直  张楷  彭伟 《当代化工》2014,(10):2068-2071
介绍了腐殖质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归纳了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即共价吸附、―空穴‖吸附、氢键作用、疏水性吸附等;分析了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以及温度对腐殖质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着重讨论了主要的吸附模型:线性吸附模型、Langmuir吸附模型、Fruendlich吸附模型、双模式吸附模型、分布式反应模型等以及适用条件;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热点和方向: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以及胡敏素)吸附行为的全面研究,多种污染物共存体系复合研究,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运移的多相流数值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强  梁冰  冯夏庭  刘建军 《化工学报》2005,56(5):920-924
在综合考虑有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界面间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等作用下,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在多孔介质迁移转化的多相流动力学模型,并采用特征有限差分方法和隐式压力显式饱和度方法对耦合模型进行数值离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对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运移机制进行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在地表泄漏以后,将在重力和毛细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当污染物迁移到地下毛细管区后,其向下的运动将整体受到毛细张力的阻碍,污染物要想进入毛细饱和带必须克服油-水界面的进气压力,这时污染物在毛细饱和带顶部聚集以期获取压力,同时将产生以水平方向为主的迁移,最终随着污染物的压力超过其进气压力,导致污染物进入毛细饱和带,在地下水水位上形成一个透镜体.数值模拟曲线与实验测试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这为定量化研究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分配与归宿及污染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土壤中有机物的行为有重要影响。概述了DOM的定义、来源和分类,归纳了DOM对典型有机污染物如氯代有机物、多环芳烃、硝基化合物和其它有机污染物(如激素、农药等)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影响,从机理方面对DOM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双子表面活性剂1,2-亚乙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6-2-16)在蒙脱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分别以上述2种表面活性剂为插层试剂,制备了有机蒙脱土,并采用FTIR,XRD和SEM等技术对2种有机蒙脱土层间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比研究了2种有机蒙脱土在水溶液中吸附苯酚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6-2-16和CTAB在蒙脱土上的最大吸附量相当,但吸附层结构有显著差异;水溶液中2种有机蒙脱土对苯酚的吸附存在表面吸附和分配吸附2种机制,16-2-16有机蒙脱土分配吸附作用显著大于CTAB有机蒙脱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