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进行了分析,将GIS技术应用于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中,构建了基于风险和GIS技术的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开发出基于风险分析模型和GIS技术的安全预警分析系统。介绍了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结构的设计及基本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GIS技术为平台,采用风险分析方法辅助进行管道安全预警是可行的,在油气管道风险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管道清理过程中出现的清管器故障直接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必须及时定位事故点并采取应急措施,因此清管器的实时定位及轨迹监测需求在日益提高。介绍了光纤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检测清管器在管道内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信号,即可实现清管器的定位、跟踪与实时轨迹监测功能。某成品油管道清管器轨迹监测结果表明:系统的清管器轨迹监测定位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穿越地震断裂带的管道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穿越地震断裂带的油气管道实施安全监测有助于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灾难性事故的发生。为此,从地震断裂带对穿越其中油气管道的安全影响入手,简要分析了地震断裂带的管道受力特点和国内外管道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建立了穿越地震断裂带的管道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兼顾灾害的主、客体,分别对致灾体和承灾体实施监测,监测预警系统由监测传感、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管理与处理和预警信息发布4个子系统构成,采用先进的传感元件,通过北斗卫星和GPRS双信道的通信模式实现数据传输,再由计算和分析软件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自动评价局部管道的安全状态,并在异常时发布预警。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该系统在国内输气干线某主要地震断裂带上的监测预警效果。现场应用效果表明,管道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获取的大量管道工作状态参数能够为穿越地震断裂带的管道安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二利  宋磊  王齐 《石油规划设计》2013,24(4):44-46,49
介绍了一种基于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原理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利用与管道同沟直埋敷设通信光缆中的3芯光纤作为分布式传感器,能够长距离实时监测管道沿线的状态,提前预警并精确定位,从而实现对管道安全的保护。分析了预警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了预警系统在输油(气)管道中的应用,包括光缆的敷设及系统组网结构。根据案例分析,讨论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及灵敏度,认为预警系统能够满足管道保护的需求,但是,仍需提高定位精度及减少误报率。讨论了监听信号形态智能分析多种方法,介绍了各方法的判断依据及典型信号特点。  相似文献   

5.
国内管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管道安全预警技术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为了实现油气管道长距离安全预警,维护管道安全运行,根据敷设方式、传感介质、光学原理以及组成结构的不同,提出了4种光纤传感类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即MachZehnder型、Sagnac型、Bragg型和Φ-OTDR型。从光纤数量、工作原理、最大监测距离、检测灵敏度和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各项性能指标对比,总结出不同类型的预警技术特点。使用效果分析表明,Φ-OTDR型预警系统性价比最高,只需要1芯光纤,单套系统监测最大距离长,并且对微弱振动信号也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应用效果好,研究成果在油气长输管道安全预警与防护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减少管道安全运营成本,利用历史数据和“事故危害系数”的概念,直观地论证了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监测的必要性,探讨了管道地质灾害的渐变特征和管道失效的力学判据,阐明了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监测及预警在理论与技术上的可行性。基于“承灾体重于致灾体、前期监测重于灾后监测、长期监测重于短期检测、经济合理重于技术领先”的原则,建立了长输管道沿线地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管道地质灾害前期监测网。该监测网在“西气东输”一线干线及支线的管道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上布设了近百个隐患监测点,及时发布了3起预警并2次触发应急预案,监测成果直接支持了7处隐患点的治理工作。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监测网具有灾害预报预警、支持灾害治理方案、校准灾害治理过程的功能,甚至还可用于评价灾害治理效果、合理调配灾害防治资源,能使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效降低管道运营方的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7.
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效果监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极保护作为一项有效的防腐措施已经广泛应用于长输管道.为了确保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需了解管道的各个部位是否达到了保护状态,确定危险性比较高的管段,从而为管道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需要对阴极保护效果进行监测.针对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效果的监测,着重分析了管/地电位标准,管/地电位、CIPS和测试探针等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榆林南区集输气管道使用年限的增加,管道的腐蚀风险越来越大。为确保集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建立管道的腐蚀防护监测体系迫在眉睫。为此,文章阐述了建立榆林南区集输气管道腐蚀防护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及实施办法,同时结合集输气管道运行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管网本质安全和运行效率,推进智能化管道建设,通过采取全面感知、智能控制、精准监测、预警预控、系统决策、协同管理等方法,在长输管道防腐领域进行智能机械化补口技术、线路阴极保护智能监测技术、站场区域阴极保护智能控制技术以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智能干扰防护技术等相关应用,结果表明智能管道防腐技术可以有效监控和诊断管道阴极保护状况,减少管道腐蚀风险,保障管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正>探讨风险定量分析在中亚天然气管道管理中有效运用的可行方案,建立一个为中亚天然气管道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服务的定量分析体系架构,迫在眉睫。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运行安全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大事,影响深远。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运营中面临的风险错综复杂、多种多样。这些风险分布广泛,随机性强,预测难度大。如何全面监测、识别各类风险,科学精准评估分析,及时预警、有效应对,是  相似文献   

11.
高含硫气田开采过程中存在如自然灾害、腐蚀、设备故障和第三方破坏等安全风险。为了有效管控这些风险,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构建了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的“三位一体”智能管控技术体系,包括地下管控、地面管控和空中管控。其中,针对腐蚀问题,提出了综合防腐工艺技术和腐蚀监测技术;针对泄漏问题,建立了分布式光纤安全预警系统;针对地质灾害问题,建立了地质灾害评价体系和监测系统;同时,还借助无人机技术实现了应急联动和巡检。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了泄漏和突发事件的及时管控和预警,提升管道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对于高含硫气田的数字化安全管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油机械》2016,(6):118-122
为了对长输油气管道应变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降低管道安全运营成本,论证了管道位移监测的必要性,提出了将自主研发的惯性测量单元(IMU)测绘技术应用于管道中心线检测的方法,结合管道基线数据检测管道位移和弯曲应变。IMU系统可以高精度检测管道弯曲应变和管道位移,与现有的位移监测技术相比,IMU内检测可以全线逐点检测管道的弯曲应变和位移,对管道的弯曲应变和位移监测更加全面和精确。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位移和应变集中及时发现等功能,通过长期的周期性检测可评估管道整体位移概况,根据检测结果可合理调配管道维修资源,使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更加主动有效。提出的检测方法为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底,华北油田采油四厂在主要输油管线上应用了管道声波预警系统,系统由若干分站和一个主站组成。太阳能供电系统分别给高灵敏度声波传感器、信号采集分析识别单元及通信等分站设备供电;主站主要以计算机和计算机输出设备为主。管道声波预警技术能够对盗油份子在碰触管道时产生的声波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在管道被破坏前及时发出警报。系统专家数据库的完善和大量经验值的收集是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减少误报警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浅谈风险评价技术在油气管道输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评价为管道工程的业主和作业者提供了一种经常性的风险决策方法,使其在增强管道安全性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国内外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综述了风险分析、在役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缓解措施.管道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贯穿于整个管道的设计、建造、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国内油气管道建设大发展的同时,油气管道风险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管道的建设,为工程健康管理增加了新的工作形式和内容。文章针对我国第一条数字化管道——冀宁管道的建设,从健康风险识别与控制、规避设计风险、施工重点与难点段的监控、现场监测和评价、管理效能评价等几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工程健康管理在数字化管道建设时期的应用,并介绍了工程健康管理在管道运行时期的应用。实践证明,工程健康管理初次在我国首条数字化管道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管道泄漏监测对于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音波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气运销部塔雅天然气管道应用情况,为保障塔雅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分析了目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国内存在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不完善、误报警率高等特点,通过对ATMOS Pipe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介绍,为管道运行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泄漏监测系统。ATMOS Pipe是通过对流体流量、压力等参数跟踪测量,采集数据,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及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泄漏概率,自动检测泄漏位置并提供报警。通过对ATMOS Pipe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介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泄漏监测系统,提出对油气管道系统泄漏监测的新技术。ATMOS Pipe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应用,降低整个管道运营系统的泄漏发生率及误报警率,确保输油气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埕岛油田地处黄河口滩海交界地带,部分海底管道底部周围被冲刷淘空,给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是埕岛油田安全生产的潜在威胁。为了解决海底管道运行期在位安全状态实时监测和预警问题,提高埕岛油田海底管道安全可靠性,针对埕岛油田海底管道的服役环境和退化特点,通过系统集成、安装工艺、配套软件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埕岛油田海底管道在位状态监测与预警系统,成功实现了对埕岛油田新建海底管道的在位状态的监测和预警;提出了建立海底管道在位状态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对提高埕岛油田海底管道的安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边生产边施工("双边工程")的情况,生产装置潜在的风险可能给建设项目带来事故隐患,如果忽视不加防范可能引发更大的风险。结合实际项目及真实案例,进行风险辨识,以实现对潜在风险的有效隔离、在线监测预警和快速响应为目的,探讨建立了"双边工程"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管理措施,制定了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方案,有效降低了项目的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应急响应能力,提高了项目的应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景红  陈磊  耿耿  翟明增 《海洋石油》2022,42(1):95-99, 116
天然气海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管道安全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第三方破坏、管道悬空、管道移位等。因此,需对天然气海管开展风险评价,识别出高风险管段,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价原理,研究适用于天然气海管的风险评价模型及风险评价指标,并以东海TWT-CEP至宁波终端天然气海底管道作为目标管道实施应用,揭示该管道的相对风险等级及相对风险排序。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管道总体相对风险较小,但有5段约13 km管段位于中等风险区,需加强风险管控。该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后续海底管道的风险评价,对实现天然气海管风险分级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