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姜炜  杨毅  李凤生 《微纳电子技术》2006,43(12):577-581
采用表面化学修饰法由络合剂DTPA对纳米磁性Fe3O4粒子进行表面化学修饰改性,制备出具有表面螯合性能的纳米磁性Fe3O4/DTPA复合粒子。用多种分析手段对复合粒子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螯合剂DTPA对纳米磁性Fe3O4粒子进行了有效的表面修饰,通过化学键合牢固地结合在粒子表面,不仅提高了粒子的抗氧化性和耐候性,而且使该复合粒子对多种金属粒子具有螯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直径100 nm的核-壳结构Fe3O4@C磁性纳米颗粒.利用TEM(透射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仪)技术对其形貌、成份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VSM(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的宏观磁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C磁性纳米颗粒呈现核-壳结构,壳碳层的厚度约为15 nm,分散性良好且尺寸均匀,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8 emu/g.Fe3O4@C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以尿素作为沉淀剂和模板剂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内外径可控的空心Fe3O4磁性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所制备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形貌、结构及其宏观磁性进行了详细的表征。TEM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均呈现内部空心结构,外径约为615 nm,内径约为310 nm,且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90.4 emu/g,矫顽力He=62.5 Oe呈现铁磁性。同时发现,Fe3O4粒径随尿素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报道的空心结构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有望在纳米医学及纳米生物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已有的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制备的基础上,以Fe(NO_3)_3·9H_2O和FeSO_4·7H_2O混合均匀作为母盐溶液,氨水溶液作为沉淀剂,在无需通氮气保护的空气条件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粒子,将其制备成Massart磁性液体,熟化后通过原位聚合完成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并用羧甲基壳聚糖掺杂,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掺杂聚苯氨基碳包覆磁性纳米材料。通过用SEM、红外对其进行了表征,该磁性纳米复合呈片状,平均粒径约15 nm。  相似文献   

5.
磁流体的有效介电常数 与磁性粒子体积分数P和外加磁场因子 有关。本文首先计算了水基MnFe2O4磁流体的有效折射率随纳米磁性粒子体积分数P和外加磁场强度因子 的变化关系,发现通过调节外加磁场因子 的大小可实现不同纳米磁性粒子体积分数P的磁流体具有相同的有效折射率。然后,应用传输矩阵法,数值模拟了水基MnFe2O4磁流体中的纳米磁性粒子体积分数P=0.745时结构为(AB)8C(BA)8的一维磁流体掺杂光子晶体的透射谱。结果表明:缺陷模随着磁流体有效折射率nc的增大出现红移现象,即缺陷模中心波长随着随有效折射率nc的增大而变长,最大改变量为36.6nm。最后讨论了缺陷模品质因子 ,发现缺陷模半峰值带宽 不变,缺陷模品质因子 与缺陷模波长 随磁流体有效折射率nc的变化具有相同的线性变化特性,即品质因子 随有效折射率nc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ZnO/ZnFe2O4纳米复合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光谱(PL)对退火前后的ZnO/ZnFe2O4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退火后的ZnO/ZnFe2O4纳米复合粒子表现出更好的形貌和晶体质量, 主要由六角纤锌矿结构的ZnO和立方结构的ZnFe2O4构成。PL光谱显示, 退火后ZnO近带边的发光强度明显降低, 这是由于ZnO/ZnFe2O4形成了Ⅱ型能带结构实现了光生载流子分离的结果。对其光催化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光照时间为3 h, 退火后的ZnO/ZnFe2O4纳米复合粒子表现出更优秀的光催化活性, 降解甲基橙的效率可达50.48%。另外, 还对其磁性进行了研究, 室温条件下, 纳米复合粒子表现为顺磁性, 而经过退火处理后表现出铁磁性。因此, ZnO/ZnFe2O4纳米复合粒子经退火后具备磁性光催化剂性能, 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正丙醇–水体系中,以NaOH为沉淀剂,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粒子,并用TEM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工艺参数对Fe3O4颗粒大小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米Fe3O4的平均粒径约为15nm;其饱和磁化强度可达73.34Am2/kg,比用水热法(42Am2/kg)和共沉淀法(60Am2/kg)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的要高。  相似文献   

8.
肿瘤热疗用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硫酸盐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了不同化学组成的纳米级锰锌铁氧体,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TEM)及热重分析系统对其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在20℃室温,200kHz的交变磁场下锰锌铁氧体磁流体热效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锰锌铁氧体为尖晶石结构,圆形,平均粒径在50nm左右,粒度较均匀,居里温度随Zn^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升温可至肿瘤热疗的有效温度范围;且升温的速度及恒定时的温度与锰锌铁氧体的含量、磁场强度有关,含量高,场强大,升温速度快,恒定温度高;另外,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恒定时所能达到的温度随Zn^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本研究为肿瘤热疗的控温、恒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尺寸小、均匀单分散的MnFe2O4在生物材料、隐身技术、磁流体和锂电池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采用多元醇混合水热法,以氯化锰(MnCl2·6H2O)、硝酸铁[Fe(NO)3·6H2O]作为原料,以氢氧化钠(NaOH)为矿化剂,TERG作为分散剂,制备出了均匀单分散的MnFe2O4纳米磁性粉体.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实现了纳米颗粒的尺寸可控制备.采用XRD、TEM和VSM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磁性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REG对MnFe2O4纳米颗粒起到了分散作用,随着MnFe2O4纳米磁性颗粒尺寸的减小,其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均减小,禁带宽度变大,光吸收能力增强,而且当尺寸为5 nm时,出现特征吸收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压力–热晶法,制得棒状的前躯体后再在600℃焙烧8 h,成功地制得直径在20~40 nm,长度在300~500 nm之间,均匀分散、疏松多孔的六方结构的棒状Fe2O3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铁盐浓度对产物粒径影响不明显,可以在较高初始浓度下制备Fe2O3纳米粒子;pH值、初始压力对粒子形貌和大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