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部重要著作《政治学》其中有关“大教育观”教育思想的阐述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井有独到的见解,以至在时隔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对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优化仍然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多才多艺,书法,绘画可谓是样样精通,尤其是他的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对于人物的绘制可谓是活灵活现。本文分析顾恺之的代表作品,阐述他的艺术美感思想。  相似文献   

3.
党史教育的学习越来越受各大高校的重视。全面加强党史教育的学习,不仅是新时代对党的思想传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使高校作为培养年轻人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针对当前高校党史思政教学存在的弊端,文章以建环本科课程《制冷技术》为例,提出一种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党史的新型教学方法,分析了《制冷技术》课程的党史思政元素,研究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党史教育与专业内容的融合点,通过课堂巧妙穿插党史知识、课下布置相关任务、实时普及职业精神等措施,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党史学习教育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并穿插党史学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石田梅岩是日本近世庶民哲学家,是石门心学的始祖。研究梅岩的思想,离不开研究他的原著。《都鄙问答》是根据他每天回答人们的疑问所作的粗略手稿写成的,包含了有关梅岩哲学思想的大部分。《都鄙问答》阐明了梅岩有关“俭约”、“精业”和“忠孝”的哲学思想,在日本社会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日本思想史、日本经济史、日本教育史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武燕 《中国科技博览》2014,(46):258-258
福利机构中孤残儿童是指生活在福利院的孤儿和被遗弃的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福利机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对孤残儿童的成长,教育高度重视,国务院、民政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儿童福利机构工作指导纲要》,对维护孤儿基本权益,建立健全孤儿保障体系,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改善儿童福利机构设备条件,着力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养育、治疗、康复、特殊教育和技能的培训等各项功能,辐射和带动社区儿童福利服务的开展,使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孤儿成长的各个阶段,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回归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丹纳的《艺术哲学》一书既是他的代表作,也集中反映了其艺术思想和哲学思想。因此,要想考量其艺术思想和哲学思想的根源,就要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说起。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是西方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是西方美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代表着德国古典美学的顶峰。本文试图通过对黑格尔美之本质论的解读来理解和把握他的美学思想以及西方的古典美学观念,同时还简要论述他对近当代美学思想尤其是对现象学大师海德格尔美学之思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今年三月,周远清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李佳 《中国科技博览》2012,(28):499-499
《西洋史》是由陈衡哲编写,1924年1月经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几经再版,至今仍流传广泛。《西洋史》作为民国时期中学的历史教材,因作者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其中对古希腊一罗马的介绍,促成了中国与西方古典文化的会面。在写作特点上,有四方面的体现,将在文中详述。陈衡哲的《西洋史》体现了陈衡哲的史学思想以及独到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今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对自己的政体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根据政府的宗旨和掌握城邦最高治权人数的多寡将政体分为了六种具体的形式,并进一步论述了最优良政体的形式及原则,对后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语》——孔子的言行录,是一部集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内容于一身的儒家典籍,几千年来,孔子及他的《论语》在教育、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不仅蕴含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百世师表”的孔子,最早的提出以育人为本,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1957年9月5日,杰克凯鲁亚克从梦中醒来,结束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他的那本《在路上》已经使他成为美国的知名人物。尽管昨天晚上,确切地说是凌晨时分,他还对着《纽约时报》的书评皱着眉、摇着头,觉得根本就没有说到他的心里去。  相似文献   

13.
曹武 《中国标准化》2023,(8):232-23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于新时代的英语教学提出诸多要求,教师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经验总结法整理归纳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指出教师在新形势下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古阿科莫·普契尼(1858-1924)是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意大利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他所作的几部歌剧:《曼侬》、《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多特》是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上演最多的剧目,其影响超过了“歌剧大师”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多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描写他们的生活,细微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情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心。由于这些剧内容充实,音乐感人,因此,它对社会和观众的影响是巨大的。歌剧《托斯卡》是普契尼于1889年根据伊利卡和贾科萨的歌剧脚本谱成。这个故事取自法国剧作家萨…  相似文献   

15.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后来,《学记》中又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这些思想极为精辟,至今仍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6.
SURFACE NO.64     
“有趣”、“大胆”建筑设计师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n)的设计呈现了他自己的生活观。“在自然中寻找奢华的生活方式,探索生活的意义。”这就是藤森照信作品的试图阐述的观点。在近期的《Surface》杂志中,介绍了这位60岁建筑设计师和他充满梦幻色彩和东方思想的设计作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对话关系入手,通过分析华兹华斯《水仙》一诗中的对位与对话,展开对诗中救世的神秘主义思想的讨论,发现在其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的关爱的背后,是他对于社会历史现实的不满和哀伤;而诗中关于自然的颂歌,吟唱出的却是关于自然和理想的狭义的哀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纪录片俱乐部会员11月教育专场主题影片《高考战士》是一部回忆高考的影片。 作者黄海荟是一位关注基层教育问题的电影人,在她感性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和《高三》同样的焦虑,不同的思考。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冬天,在影片的温情与残酷中,体味高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三个转向”,努力在“主体化、立体化、互动式、研究性”教育模式上下功夫,就能做到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贯彻落实《意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学术自由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一书的重要思想之一。他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学术自由本身及其与社会责任、公民自由和学生自由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剖析。布鲁贝克关于学术自由的思想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