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欧美类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件,与一般谷物联合收割机通用。由于水稻生长稠密,收获时茎秆和叶往往还带青绿,含水量较高,收获比较困难,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在研制联合收割机过程中,收割台曾采用过卧式割台、圆盘割台和立式割台。虽然在一定的作物条件下,整机的工作性能还好,但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收割倒伏作物。福建省地处沿海,多风多雨,并经常受台风影响,致使不少作物呈倒伏状态。上述联合收割机不能解决收割倒伏问题,给使用推广造成困难。为解决  相似文献   

3.
联合收割机象其他所有的农机一样在不断地革新。虽然密封轴承已代替了木轴瓦和铸铁衬套,而且增加了玉米收割台,但联合收割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脱粒机和收割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谷物联合收割机收割高粱,要对卧式割台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对割台搅龙和伸缩扒杆的工作过程的分析,论述了卧式割台收割高粱时增设挤禾器的必要性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СК-5尼瓦、СК-6科络斯、СКД-5西比里亚克联合收割机研制方面的试验——设计工作主要涉及到了联合收割机的脱粒部分、发动机、操纵系统和许多其它的结构元件,而对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分  相似文献   

6.
联合收割机底盘的综合利用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必须对机具进行改装拆卸,改变其配带农具。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到,拆装的方便性,以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时间,並适应目前农村的技术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到,拆下的部件的完整性,以便于保管,不致遗失散落,而造成损失。江淮12—1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是以收割水稻为主兼做犁耕等其他作业的综合利  相似文献   

7.
该收割附件能将玉米果穗附近的上下两部分茎秆切除,仅留下中间结穗部分进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在通常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上,作物是靠近它的底部切断,然后全部喂入到脱粒装置。这种收获过程对于茎、叶量很大的玉米来说並不适用。目前,玉米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稻收割机械的发展,水田行走机构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见表1),大部分机具均能在泥脚深度20厘米左右的水田中正常收割。有不少机具已经定型。目前联合收割机上采用的履带行走机构基本有两种型式:即常规的和三角全履带(见图1),但也有的三角履带可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脱粒滚筒经长期的研究、使用,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作部件。但为了提高脱粒机和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性能,不少研究部门、工厂仍在继续试验改进。如制作脱粒机部件的室内试验台架,变换结构参  相似文献   

10.
一、液压系统E512谷物联合收割机具有比较完善的液压系统,能够灵敏、轻便和准确地操纵联合收割机的转向、各档内的行走无级变速、收割台和拨禾轮的升降。液压系统的故障少,液压元件工作可靠耐用。液压系统是由操纵系统和转向系统两部分组成。操纵系统主要由组合式分配  相似文献   

11.
小型联合收割机是近年来我国农机科研、生产、消费的热点。小型联合收割机一般以8.8~18.35kW 四轮拖拉机为动力,集收割、脱粒、清选为一体。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决定了大中型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当艰巨、需要经历一个很长时期方可实现的目标。因此,小型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备受关注,发展速度也很迅猛,仅仅  相似文献   

12.
在水田中工作的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不仅要有良好的通过性,而且要有良好的转向性能。转向是否灵活,影响到收割质量、效率、燃油经济性及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此外,地头田面的“抹坑”大小、压  相似文献   

13.
去年澳大利亚的收获季节里出现了从美国国际收割机公司和怀特公司引进的两种联合收割机,以及意大利拉维达公司制造的一组联合收割机。这些机具的收割台幅宽均可达到6米,其中国际收割机公司  相似文献   

14.
1971年,四六一○部队柏各庄农场引进了军农—2号联合收割机,对高产难脱水稻进行了适应性试验,试验中滚筒易堵塞,即使半割幅、高割茬收割,滚筒仍然堵塞,联合收割机不能正常作业。军农—2号联合收割机(仿珠江—2号联合收割机)是定型产品,对广东易脱籼稻的联合收割性能较好(见下表)。  相似文献   

15.
浙江120-12型配套式联合收割机(图1),由浙江省临海县农机研究所研制,与工农-12型和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配套。采用带扶禾装置的半梳式立式割台,大幅度调节喂入深度的中间输送装置和较大直径闭式滚筒的脱粒部件,能一次完成收割、脱粒联合作业的半喂入收获机械,是我国南北方配套面较广的小型机组。适应广大农村专业户、承包户和小型农场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评述了联合收割机各主要部件的发展,简述了与这些发展有关的田间试验数据。最后讨论了联合收割机设计的发展目标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套作机械化课题组,1977年为珠江-2号联合收割机配制了收割套种小麦的附件。该附件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浮动割台,用以分垄收割小麦;二是集草车,将机器排出的长茎秆成堆积放,使之不压下茬作物的苗,又有利于及时运走。现将这两部分分述于下:1.浮动割台部分为了顺利地收割套种小麦,在原珠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评述了联合收割机各主要部件的发展,阐述了与这些发展有关的田间试验数据,最后讨论了联合收割机设计的发展目标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特点1、由 ACD 装置(自动对行控制器)自动对行,解决了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时最麻烦的对行问题;2、ACD 装置是由液压和电器两部分组成的,用来控制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方向。当左侧分禾器后面的传感器接触水稻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实施。9月10日中国专利局首批发布了经审定的150项专利公告。“直立输送禾秆的联合收割机”是我国农机行业的首次发明专利,申请人是福建机械科学研究院。现将其主要文件刊出,以便对专利法和该项发明内容有所了解。有关工厂或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如有意生产或采用该项发明专利者,可通过本刊编辑部与发明人联系专利许可生产、销售或专利转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