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海量遥感数据在Web 共享中所需要的网络支撑环境、数据自动入库、数据自动传输、影像高效查询等关键运行技术。在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与设计了针对海量遥感数据的可视化查询、浏览及下载功能,并基于 Web服务等相关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海量遥感数据共享原型系统,完成海量遥感数据的 Web 共享。
  相似文献   

2.
从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大气遥感等方面对我国90年代陆基遥感测试研究工作进行回顾。研究工作表明,陆基遥感测试研究对空基遥感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对提高遥感信息应用的定量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分析中也得出陆基遥感测试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陆基遥感测试的频度和稳定程度较低,需要在时间和空间维上加强陆基遥感测试工作,为空基遥感信息的定量分析提供有效的地面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三维遥感信息的数据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维遥感技术是能同时获取定位(位置)、定性(多波段遥感信息)信息的遥感技术,而三维遥感信息是具有三维地理位置的遥感信息。本文对三维遥感数据的信息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并对数据模型的表示、处理和存储的数据结构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结构机载三维成像仪系统获取的三维遥感数据,通过三维遥感数据模型的具体应用,说明了三维遥感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群智能方法在遥感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数据作为重要的空间数据源,在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遥感信息获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遥感数据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促进了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不断进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不断被提出及成功应用,遥感信息提取领域也在逐步引入智能算法实现高效的信息提取。在对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群智能方法应用于遥感信息提取领域的潜力与优势。并应用微粒群优化方法进行遥感数据的分类,实现了微粒群优化方法应用于遥感数据分类的技术流程,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因此,群智能方法能够为遥感信息提取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智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SOA框架下研究遥感信息资源元数据的集成涉及的关键技术。系统中数据源以服务的方式动态接入,并通过一个中间代理层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系统将W eb服务技术与联邦模式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实现了异构遥感元数据的集成,支撑遥感数据的跨域共享。试用结果表明,系统完全达到了设计目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遥感信息》2011,(2):19-19
2100年3月16日对地观测中心发布了"对地观测数据共享计划"。该计划通过网络免费下载和面向国家重大项目的专项共享服务协议两种形式,将LANDSAT-5、LANDSAT-7、RESOURCESAT-1、ERS-2、ENVISAT等中等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向全国开放共享,首批共享数据将达到2.3万景。  相似文献   

7.
土壤盐碱化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近年来国内外遥感监测土壤盐碱化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从土壤盐碱化遥感信息特性和影响因素、各种遥感数据源、数据处理方法和研究热点等方面做了总结。土壤盐碱化的遥感方法和传统方法可获取多源的数据,包括来自多平台遥感的光谱数据、地面实测和实验室分析数据、其它研究手段得到的地理相关数据以及历史资料等。在GIS技术支持下的多源数据集成方法可对土壤盐碱化进行定量探测,在土壤盐碱化遥感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数据共享是一个大趋势,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卫星数据共享是科学数据共享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重要的民用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单位,目前已经存储的各类遥感卫星数据近百万余景,数据存储量高达100TB。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提出了“建立国家级卫星数据共享基础平台”的目标,承担了科技部“Envisat-1ASAR雷达卫星数据共享项目”。本文介绍了地面站的Envisat-1ASAR雷达卫星数据共享系统的设计依据和实现思路,阐述了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最后展望了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信息数据共享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机构、人员数据共享主要业务流程的介绍,设计了共享数据的结构表,详细描述了机构、人员数据分层次的树形调用方法,对机构、人员数据共享范围、方式和频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套适合浙江检验检疫全省系统的机构和人员共享基础数据表及应用的方法,有效提高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运用遥感技术结合GPS精确定位技术,利用1989年和2002年两期遥感数据对生态敏感区域——莫莫格保护区东部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GPS野外验证,总结了本区域环境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影响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同时为了提高遥感信息提取精度,探讨了基于多特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应用于环境变化分析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落地应用,以地理空间大数据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遥感数据智能分析与解译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以遥感数据转化过程中对观测对象的整体观测、分析解译与规律挖掘为主线,通过综合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报道,梳理了该领域在遥感数据精准处理、遥感数据时空处理与分析、遥感目标要素分类识别、遥感数据关联挖掘以及遥感开源数据集和共享平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首先,针对遥感数据精准处理任务,从光学、合成孔径雷达等遥感数据成像质量提升和低质图像重建两个方面对精细化处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从遥感图像的局部特征匹配和区域特征匹配两个方面对定量化提升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其次,针对遥感数据时空处理与分析任务,从遥感影像时间序列修复和多源遥感时空融合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再次,针对遥感目标要素分类识别任务,从典型地物要素提取和多要素并行提取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最后,针对遥感数据关联挖掘任务,从数据组织关联、专业知识图谱构建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除此之外,面向大智能分析技术发展需求,本文还对遥感开源数据集和共享平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遥感数据智能分析与解译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给出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遥感数据云服务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整合大规模遥感数据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按需使用的服务模式的地理信息处理服务平台。我们基于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遥感数据的高效存储、Linux 容器技术实现快速部署和资源隔离、ownCloud 私有云技术实现高效共享和 IPythonnotebook 交互式技术实现方便易用交互,设计了一种稳定、高效的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用户可通过Web的方式方便的访问大规模遥感数据,并利用云主机的计算、存储资源对所需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利用现状,为促进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利用率以及行业应用深度、广度等问题,探讨了国产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框架与关键技术,同时以天津为示范区,选取规划局、国土局与海河委三个行业部门为典型应用对象,搭建了国产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示范性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改变传统遥感应用服务模式,与电子商务结合利用网络为行业用户提供数据服务,产品服务,在线分析服务以及用户所需服务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实践证明相关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字城市中遥感数据共享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俞先  李琦 《计算机科学》2007,34(4):121-125
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源,遥感数据的共享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给出了一个数字城市遥感数据共享的框架,即以服务为核心,包括管理层、数据层、共享服务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并讨论了实现共享服务平台的若干关键技术。最后通过一个原型系统的实现,表明本文提出的框架在实际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鄂西聚磷区矿产开发多目标遥感监测目视解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鄂西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对鄂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规划执行情况、矿山环境以及环境破坏情况进行监测。在广泛收集研究区域卫星遥感数据及矿权资料等相关非遥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像的处理与增强提取多目标信息,并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监测中相应的目视解译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遥感监测是获取水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水资源遥感监测数据的多源化及算法和服务异构化的特点,使得数据及应用共享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数据和算法的多源集成管理问题,研究建立基于异构服务的水资源遥感监测平台,以充分利用各类水资源数据及服务。主要通过 KVM 实现底层资源虚拟化,为数据体量及异构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通过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及数据立方体实现水资源数据的高效存储与高性能处理; 利用异构服务一体化封装等技术实现服务的共享。水资源遥感监测平台结合各级部门共享的水资源遥感监测及统计数据,以自下向上的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及用户层 4 层结构,实现我国水资源遥感监测数据及异构服务的共享交换等功能,对我国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卫星遥感则是航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之一。遥感数据获取与分发、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是卫星遥感应用的两个基本步骤。随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遥感卫星体系稳步推进,以及商业卫星遥感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呈现质量齐升之势。但同时,作为卫星遥感应用的基础设施和关键工具,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逐渐成为制约自主卫星数据应用和空间信息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围绕卫星遥感对地观测主题,从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平台两方面,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卫星遥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遥感影像数据库采用关键词匹配的方式进行查询,导致查询语义的缺失,通过将本体和Compass搜索引擎引入到遥感影像数据检索,可提高查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提高查询的效果。文章提出了基于语义的遥感影像数据检索解决方案,构建了一个关于遥感数据共享的应用本体,并基于此本体初步实现了遥感数据检索系统,从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桌面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虽说功能日益强大且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种集中式的软件缺乏有效的共享,从而限制了图像处理系统本身的发展。TITAN Image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功能强大且算法新颖的优秀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但它仍然是一个桌面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包。因此,利用网格开放式的资源共享模型,针对TITAN软件包的特点,研究了TITAN软件在空间信息网格中的服务构建方法。从而将TITAN软件包有机地整合到网格中,实现了图像处理算法的跨平台、跨区域的共享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