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谦  郑玉婴  周珺 《塑料》2014,(3):81-84
通过熔融共混和模压成型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酯(EVA)/高密度聚乙烯(HDPE)/木粉环境友好型鞋底发泡材料。并对其结晶性、微观形貌和拉伸强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木粉适当地调节了共混物的结晶度,HDPE和木粉的共同作用使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更好,钛酸酯偶联剂改善了木粉和聚合物基体的相互作用,当木粉用量为20份时复合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EVA/木质素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经造粒、吹塑成膜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木质素共混物的结构、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热重分析表明木质素与EVA共混物的热稳定性比单一组分的高;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木质素与EVA的相容性好;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木质素与EVA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表明木质素含量对共混物形貌有明显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木质素含量在30%(质量分数,下同)以内,共混物薄膜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共混物力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了动态硫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热塑性弹性体(EVA/PE-TPV)材料,研究了交联剂用量、EVA/PE共混比和剪切速率对TPV材料的动态硫化特性、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作用使得EVA/PE共混物的微观结构由双连续相结构转变为分散相粒径为1~2μm的"海-岛"状结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且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交联颗粒的尺寸变小,两相分布更加均匀细腻;随着共混体系中EVA含量的提高,体系的交联速率有所增加,交联颗粒的尺寸变大;适当提高剪切速率可以有效降低交联颗粒的大小,改善其分散效果,同时有利于体系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酯类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为交联敏化剂,采用电子束对聚氯乙烯(PVC)与乙烯—酸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共混物进行辐照交联。研究了VA质量分数、交联敏化剂种类及用量、辐照剂量、EVA用量对共混物凝胶质量分数、力学性能以及热延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VA共聚物能促进PVC的辐照交联,增加共混体系的凝胶质量分数,改善其力学及热延伸性能;EVA共聚物中VA质量分数增大,共混体系的凝胶质量分数增大,力学及热延伸性能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VA含量EVA/硅橡胶共混物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祥福  张隐西 《弹性体》1991,1(2):28-32
研究了VA含量(0~28%)对EVA/硅橡胶共混物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A含量为17—21%范围内的EVA/硅橡胶共混物具有最大的拉仲强度;用EVA/LDPE共混材料代替相同VA含量的EVA与硅橡胶共混,得到的共混物具有相似的力学性能;VA含量增加,EVA的结晶度降低,熔点降低。  相似文献   

6.
聚碳酸酯/聚乙烯共混体系中EVA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熔融共混法研制一系列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三组分共混物.系统地研究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随PE及EVA组成变化规律以及与形态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EVA对PC/PE共混物有增容作用。加入适量的PE,在EVA的存在下能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及熔体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质量比为85/15)和油酸、三油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不同改性剂的系列共混物。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对PLA/EVA共混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物中添加3种小分子改性剂均能使PLA的结晶度明显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共混物的加工流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GMA有利于共混物中分散相EVA粒径的细化。GMA和油酸起到了增塑剂的作用。当GMA和油酸质量分数都为10%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由35%分别提高到215%和189%。  相似文献   

8.
陈珂  王蕊 《橡胶工业》2014,61(7):394-398
采用环氧化天然胶乳作为界面改性剂,通过胶乳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PVA)/天然橡胶(NR)共混物,并研究其微观结构、玻璃化温度(Tg)、物理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PVA能较好地分散于NR中形成稳定而均匀的共混物,分散相粒径尺寸分布在0.1~1.0μm,大部分粒径为0.5~0.8μm。PVA的加入明显增大NR的邵尔A型硬度和撕裂强度。当PVA的用量不超过10份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与NR胶料相差不大。随着PVA用量的增大,共混物的Tg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PVA的用量超过10份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明显减小,热稳定性能变差,起始分解温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氯化丁基橡胶/聚丙烯酸酯阻尼橡胶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酸酯(PA)为第二组分,与氯化丁基橡胶(CIIR)制备了CIIR/PA阻尼橡胶,分析了CIIR/PA共混物的结构,讨论了原料组成、交联剂用量和填料种类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IIR/聚(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P(EA-BMA)]共混物的正硫化时间为10min.CIIR/聚丙烯酸乙酯(PEA)硫化共混物中存在共交联结构;共交联CIIR/PEA共混物形成了双相连续的微观相态结构;当P(EA-BMA)中PBMA链段的质量分数增加到20%时,共交联CIIR/P(EA-BM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应力下降,当P(EA-BMA)中PBMA链段的质量分数继续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应力又逐渐上升,当酚醛树脂(PR)用量不大于20份时,随着PR用量的增加,共交联CIIR/PEA共混物的100%定伸应力和邵尔A型硬度增大,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减小;当PR用量为30份时,共混物的100%定伸应力减小,拉伸强度增大;填料中以炭黑的增强效果最好,玻璃微球增强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POM/TPU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螺杆挤出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甲醛(POM)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增容剂Z共混物.考察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态结构以及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加入增容剂z可以使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改善,提高了缺口冲击强度;当TPU的质量分数为30份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3.8 kJ/m2,比纯POM提高了126%;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下降,随着TPU的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摩擦因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而磨损量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