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大豆磷脂的色泽和透明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军  承海 《中国油脂》2008,33(3):64-65
简要介绍了大豆磷脂产品色泽的来源,揭示了大豆原料、加工过程以及杂质等影响磷脂产品色泽和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在大豆磷脂加工制取过程中,对大豆预处理、毛油制取、毛油水化脱胶、磷脂浓缩以及脱色等工序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质大豆浓缩磷脂制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化油脚真空脱水制备大豆浓缩磷脂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根据磷脂脱水过程的特殊性,提出制备过程必须采用的工艺参数和最佳蒸发器类型。  相似文献   

3.
大豆磷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豆磷脂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廉,但未被充分利用。本文叙述了三个问题,提高大豆浓缩磷脂质量的注意事项、大豆磷脂改性后HLB等的变化以及大豆磷脂在多种行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加快国产食用级大豆磷脂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国产大豆浓缩磷脂现状、存在质量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今后加快食用级大豆浓缩磷脂开发和应用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提高卵磷脂产率与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立春 《中国油脂》2003,28(5):56-58
为提高大豆卵磷脂的产率和质量,对生产工艺要点和参数进行了实验室小试,从中得出,在大豆卵磷脂生产时,注意原料的选择;浓缩之前进行油脚离心分离操作;萃取时注意乙醇液的浓度和丙酮液的PH值;脱色时注意吸附剂的选择以及浓缩蒸发;烘干工段注意真空度与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我厂一九六七年试制磷脂以来,产量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十二年来为国家提供出口大豆磷脂二千多吨。总产值合计人民币三百多万元,实现利润一百五十万元。 大豆磷脂是从豆油的下脚即纯净的油脚为原料,经真空浓缩,脱色等工艺制取的。 大豆磷脂营养价值很高,在食品工业中能起乳化、分散、柔软防止氧化的作用。在轻工业产品中越来越广泛的采用。是轻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和配方。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也很广泛。  相似文献   

7.
采用丙酮萃取法从新鲜水化大豆油脚中提取粉末大豆磷脂。提取时第一次油脚:丙酮=3:1,第2-6次原料:丙酮=1:1。第1-3次离心后的提取液用于油和丙酮的回收,第4-6次离心后的提取液贮存,用来代替下一次生产1-3次的纯丙酮。从油脚提取的磷脂颜色好于从浓缩磷脂中提取的,前者酸值,过氧化值较后者低。  相似文献   

8.
我厂广大革命职工,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向油脚要宝。经过努力、利用豆油、生油、菜油等水化油脚制成了浓缩磷脂和精制大豆磷脂,大大提高了油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饲料级大豆浓缩磷脂与正己烷混合经离心除杂、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氧化氢脱色等步骤可以制备得到高品质磷脂,制备过程中无机陶瓷膜孔径应选择20 nm以下,过氧化氢脱色过程应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温度不宜过高,在50℃,过氧化氢(浓度30%)用量1%和2%条件下制备的大豆浓缩磷脂色泽浅、透明度高、过氧化值低,性能接近于食品级大豆浓缩磷脂。  相似文献   

10.
楼乔明  徐杰  孙兆敏  薛长湖 《食品科学》2010,31(18):224-226
利用不同溶剂对大豆浓缩磷脂中各成分溶解性的差异,建立一种溶剂法制备高纯度大豆磷脂酰胆碱的新工艺。大豆浓缩磷脂通过丙酮脱油、乙醇提取、活性炭脱色、乙腈萃取,可制备纯度高达95% 以上的大豆磷脂酰胆碱。大豆磷脂酰胆碱的脂肪酸主要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总脂肪酸的70.71%、亚麻酸1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