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丹参素酰基-L-丙氨酰-L-脯氨酸冰片酯合成过程中两步缩合反应的最优工艺。其中Boc-L-脯氨酸冰片酯的最优合成工艺为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缩合剂[n(EDCI)∶n(DMAP)=1.5∶0.1],以二氯甲烷(DCM)为溶剂,n(Boc-L-脯氨酸)∶n(冰片)=1.2∶1,反应时间5 h。Boc-L-丙氨酰-L-脯氨酸冰片酯的最优合成工艺为以n(EDCI)∶n(DMAP)=3∶1为缩合剂,以DCM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V(DCM)∶V(DMF)=1∶1],n(Boc-L-脯氨酸冰片酯)∶n(Boc-L-丙氨酸)=1∶1.1,反应时间为6~7 h。缩合产物结构采用1H NMR和HPLC-MS表征。优化后的缩合反应工艺简单,产率较高,为后期的工业化放大奠定了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药,稀释剂淀粉、稀释剂糊精、崩解剂羟丙甲纤维素等为辅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片剂。以外观、硬度、脆碎度、片重差异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筛选出最优处方辅料种类,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对乙酰氨基酚片最优处方工艺。通过研究最佳处方工艺所制备的片剂在室温下放置的稳定性实验,用以评价片剂的质量是否达到片剂标准。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片最优处方辅料种类为淀粉浆作为黏合剂、羟丙甲纤维素作为崩解剂、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最佳的制备工艺为:对乙酰氨基酚3 g、羟丙甲纤维素2 g、硬脂酸镁0.75 g、淀粉浆的浓度10%。该片剂在37℃保存3个月后无异常变化,表明该片剂质量稳定,制备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3.
张振梁  赵明 《当代化工》2021,50(6):1362-1365
以扑热息痛为主药,淀粉为稀释剂、羟丙甲纤维素为崩解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通过湿法制粒压片生产工艺方法制备扑热息痛分散片.通过外观、硬度、脆碎度、片重差异和崩解时限作为考察因素指标,筛选出分散片最佳辅料种类.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筛选出扑热息痛分散片最佳处方工艺,并将最佳处方工艺所制备的分散片剂进行验证性实验,用以评价片剂的质量是否达到质量标准.通过扑热息痛分散片的稳定性实验,考察分散片的耐热、耐湿耐水性以及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扑热息痛分散片最优处方辅料种类为:黏合剂为淀粉浆、崩解剂为羟丙甲纤维素、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最佳的制备工艺为:扑热息痛3 g、淀粉量5 g、羟丙甲纤维素1.5 g、硬脂酸镁1 g、淀粉浆的质量分数10%.所制备的分散片在高热、高湿环境下放置保存3个月后无异常变化,表明该片剂质量稳定,制备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4.
扑热息痛是一种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小的解热镇痛药,在全世界被广泛的使用。本文选用不同含量的干淀粉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作为崩解剂,采用湿法制粒法,制成扑热息痛片剂。通过测试片剂的崩解时限来达到优化处方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以6%干淀粉作为崩解剂所制备的片剂具有崩解时限短和硬度适中的优点。通过本研究开发的处方具有崩解时限短,操作简便,辅料价格便宜,适合实验室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羟基丙酯、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异冰片酯为共聚单体,BPO(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NDM(正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采用本体聚合、两步法合成工艺(自由基聚合+逐步聚合)制备常温下低黏度、无溶剂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分别探讨了链转移剂正十二烷基硫醇含量、催化剂选择、功能单体ACMO(丙烯酰吗啉)加入量、胶层厚度和光引发剂配比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以及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w(NDM)=1%、w(ACMO)=8%(相对预聚物总量而言)、催化剂选择对甲苯磺酸、胶层厚度为50μm时,压敏胶的环形初粘力达到30 N·(25 mm)~(-1),180°剥离强度为32 N·(25 mm)~(-1),持粘时间72 h。而且压敏胶有较好耐高温性,经历150℃、12 h的放置后,压敏胶180°剥离强度和持粘时间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滴丸成形性为评价指标,筛选了酮洛芬滴丸的制备工艺;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滴丸的处方。结果表明,酮洛芬滴丸剂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冷却液为二甲基硅油,冷却液温度0℃,滴速20滴/min,滴距为10cm;最优处方为m(酮洛芬)∶m(PEG6000)=1∶3,并添加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w(CMS-Na)=10%和增溶剂w(吐温-80)=5%;制备的滴丸在20min时体外释放度即达到89.37%,30min时达到98.64%。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报道的丹参素冰片酯合成工艺中成本高、实验条件相对苛刻、原料利用率低等缺陷和不足,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利用文献方法,在合成β-(3,4-二羟基苯基)丙酮酸冰片酯的基础上,利用活性酵母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辅酶,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了丹参素冰片酯。系统考察了葡萄糖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H及β-环糊精加入量等因素对面包酵母生物催化合成不对称丹参素冰片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底物β-(3,4-二羟基苯基)丙酮酸冰片酯加入量为为0.5g时,其最佳反应条件为葡萄糖30g、β-环糊精1.5g、pH为7、反应时间24h,最佳实验条件下ee值高达84.9%,产物主要为S构型的丹参素冰片酯。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成本较低,是一条极具价值的丹参素冰片酯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8.
实验运用溶剂-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并以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为基础,以胶囊的溶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确定胶囊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的最佳工艺。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固体分散体与微晶纤维素的比例1∶0.5,以L-HPC为崩解剂,固体分散体无水乙醇溶液配成的60%溶液的为粘合剂,微粉硅胶为润滑剂,粘合剂比例为5%,制备胶囊的溶出速率和累计溶出率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复方锦灯笼片的制备工艺并测定片剂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锦灯笼和甘草作为主药,选取糖粉与淀粉比例(A)、羧甲基淀粉钠用量(B)、淀粉浆浓度(C)和硬脂酸镁用量(D)为考查要素,以片剂表面光滑均匀性、片剂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按L_9(3~4)因素水平表进行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出最佳处方;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显色法对片剂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糖粉与淀粉比例为1∶4,羧甲基淀粉钠为4%,淀粉浆浓度为12%,硬脂酸镁用量为1%。3批最优工艺制备的片剂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21±0.06、14.94±0.29和14.31±0.05mg/片,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9%,RSD值为1.92%(n=6)。结论按照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的片剂符合要求,质量稳定,可为后续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酰聚合松香季戊四醇酯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其凤  阮艺滨  余鹰  陈淑燕  毛小英  周文富 《应用化工》2010,39(7):1016-1020,1024
以聚合松香季戊四醇酯和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酰基化反应原理合成了丙烯酰聚合松香季戊四醇酯,再以AIBN为引发剂,乙酸乙酯为溶剂合成目标产品聚丙烯酰聚合松香季戊四醇酯。实验表明,酰基化反应和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①酰基化反应,投料比为20 g聚合松香季戊四醇酯/2.5 mL丙烯酰氯,反应温度≤4℃,反应时间6 h;②聚合反应,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5 h,引发剂用量(质量比1∶0.005)。最后用FTIR谱、UV-VIS谱、TGA、DSC谱对产物聚丙烯酰聚合松香季戊四醇酯进行结构表征,并对涂膜性能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1.
光热双重固化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由不同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的共聚物,其中w(GMA)=3%;然后将该共聚物与丙烯酸羟丙酯(HPA)、交联剂和可见光引发剂等混合均匀,涂布后在可见光照射和加热双重作用下进行交联固化,制取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结果表明:当共聚物中m(BA)∶m(MMA)=85∶15、w(交联剂)=3%、w(HPA)=12%、w(光引发剂)=1.5%和光照时间为2min时,压敏胶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剥离强度高达11.3N/25mm。  相似文献   

12.
以超细分散染料为着色剂、去离子水为溶剂、丙三醇和乙二醇为保湿剂,采用添加分散剂(MF)、表面活性剂(SF-200)和消泡剂(DF-999)的方法制备了织物印花用喷墨热转印墨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墨水的最佳配方是w(超细分散染料)=10%、w(丙三醇)=10%、w(乙二醇)=5%、w(MF)=5%、w(SF-200)=0.6%、w(DF-999)=0.4%和w(去离子水)=69%(均相对于墨水总质量而言);由最佳配方制备的喷墨热转印墨水具有分散均匀、黏度(为2.24 m Pa·s)适宜和保湿性良好等特点,可用于喷墨印花工艺;将该墨水应用于喷墨转印,当转印温度为200℃、转印时间为30 s时,墨水具有较高的转移率(90.12%)。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共聚单体,并以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为交联剂、十二烷基硫醇(NDM)为链转移剂和乙酸乙酯为极性溶剂,采用核/壳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侧链含C=C的丙烯酸酯预聚体;然后以此为基体树脂、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和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TMPTA)为活性稀释剂、651为自由基光引发剂和碘鎓盐为阳离子光引发剂,制备了UV固化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丙烯酸酯预聚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BA)∶m(MMA)∶m(GMA)∶m(TPGDA)∶m(HEA)=20∶60∶10∶4∶6、n(TPGDA)∶n(NDM)=2∶2、w(热引发剂)=3%和w(乙酸乙酯)≥70%(均相对于共聚单体总质量而言);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双重UV固化胶粘剂比单一自由基UV固化胶粘剂具有更大的附着力和耐酸碱性,此时前者的最佳配方中w(预聚体)=55%、w(651或碘鎓盐)=5%、w(IBOA)=15%、w(TMPTA)=12%和w(GMA)=8%(均相对于胶粘剂总物料质量而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卡维地洛分散片,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以分散片的重量差异、分散均匀度、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评价指标,优选出卡维地洛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工艺。结果最佳处方为卡维地洛原料药质量比例为5%,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1%,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微晶纤维素为63%,硬脂酸镁占药粉总量的0. 5%,淀粉补足片重,粘合剂为30%乙醇溶液适量。与市售普通片剂比较,释药更快更完全。结论:本研究所优选出的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行,所制分散片溶出快,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制备最佳工艺,以提高硝苯地平的临床应用范围。首先研究了HPMC与乳糖用量的比值对缓释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了在处方2中加入不同量的崩解剂微晶纤维素,考察了崩解剂微晶纤维素对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释放度是否有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最接近释放度标准的处方配比为硝苯地平∶HPMC∶乳糖∶微晶纤维素=1∶0.5∶3∶2。黏合剂为70%的乙醇,硬脂酸镁的用量为0.1g。硝苯地平缓释片在2h处释放度尚不达标,不仅通过崩解剂的配比变化,还需进一步对工艺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6.
刘海席  柳世萍 《河北化工》2014,(8):31-32,84
由头孢呋辛酯,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羟丙纤维素、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制备了头孢呋辛酯片,并考察处方工艺与体外溶出曲线。采用干法制粒工艺,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粘合剂羟丙纤维素用量(A)、崩解剂交联聚维酮用量(B)、润滑剂硬脂酸镁用量(C),进行配方筛选,确定最佳处方为A1B2C2,与参比制剂进行4种介质的溶出曲线对比,发现3批样品批间稳定性好,且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水解反应合成β-(3,4-二羟基苯基)丙酮酸,利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β-(3,4-二羟基苯基)丙酮酸和冰片反应合成了β-(3,4-二羟基苯基)丙酮酸冰片酯,最后利用面包酵母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了丹参素冰片酯(DBZ)。系统考察了葡萄糖加入量、反应时间、pH及β-环糊精加入量等因素对面包酵母生物催化合成不对称丹参素冰片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物β-(3,4-二羟基苯基)丙酮酸冰片酯加入量为0.5 g时,其最佳反应条件为:葡萄糖30 g、β-环糊精1.5 g、pH为7、反应时间24 h,此条件下对映体过量值(e.e.)高达84.9%,产物主要为S构型的丹参素冰片酯。该工艺条件温和、成本较低,是一条极具价值的丹参素冰片酯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野拔子口含片处方中的配比及辅料进行优化,研究其制备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药粉、微晶纤维素、糖粉、果糖、薄荷脑、硬脂酸镁的用量和乙醇浓度(制粒)为考察因素,并以口感、外观、硬度、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筛选野拔子口含片处方中的最佳配比及辅料,并对口含片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口含片最优处方为药粉∶微晶纤维素∶糖粉∶果糖∶薄荷脑∶硬脂酸镁(1∶1∶5∶1∶0.035∶0.015)的比例混合均匀,用70%乙醇制粒,压片。野拔子口含片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崩解时限、硬度、片重量差异限度等指标均符合药典要求,口感清凉,优化出的处方合理及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复方止咳泡腾片优化喷雾干燥工艺和压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喷雾干燥工艺进行筛选,并对泡腾片片剂中泡腾崩解剂的用量、酸碱比例,润滑剂种类进行筛选,优化片剂处方。结果: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通风量100%,进风温度135℃,进料速度20r/min;处方中泡腾崩解剂用量与药粉比例为1.2∶1,柠檬酸与碳酸氢钠比例为2∶3,聚乙二醇为润滑剂。制剂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以邻苯二甲酰基为保护基,采用混合酸酐法接肽,中试规模制备了L-丙氨酰-L-谷氨酰胺(力肽)。结果表明,制备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最佳条件为:N-Pht-L-丙氨酸接肽的最佳溶剂是乙酸乙酯,温度为0℃,n(N-Pht-L-丙氨酸)∶n(L-谷氨酰胺)=1∶1。以L-丙氨酸计,总摩尔收率为34.4%。目标产物质量分数达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