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IP的MMS服务器和客户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先刚 《电子科技》2005,(10):44-47,51
多媒体消息业务(MMS)是3GPP和WAP论坛定义的一种移动信息业务.该文介绍了MMS的网络架构和WAP协议栈的体系结构,然后深入剖析了MMS的事务处理过程和基于WAP和HTTP协议栈的具体操作,最后给出了IP网络环境下MMS Server和MMS Client基于WAP协议栈的的模拟和基于HTTP协议栈的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小基站凭借其组网灵活和建设成本低等优势,会逐渐普及应用。协议栈软件是5G小基站的核心软件部分,本文对5G小基站的协议栈软件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5G网络架构,对协议栈组成和软件架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周伐  丁家瑞  刘志敏 《通信技术》2015,48(7):755-761
WAVE协议是应用于车与车、车与路边单元之间数据交换的通信协议,主要由802.11p和IEEE 1609两部分组成。该协议充分考虑了车联网高速移动的特点,能支持高速移动的车与车之间的通信,有效缓和了道路拥挤以及车辆的消费和排放。通过车与路边单元之间的通信能够得知交通信号灯、路面状态、天气情况等信息,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介绍了车载无线通信WAVE(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协议的基本架构和内容,包括其物理层、MAC层、多信道之间的切换机制以及一些尚需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婷  王新红  王平 《通信技术》2014,(2):163-166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车联网中的多优先级的自适应动态路由协议(MPDAR),着重介绍了不同优先级等级消息的分发机制,该路由协议利用了车辆的地理位置和速度信息,并保证了1)车联网中不同类型消息具有不同的QoS要求;2)完全分布式路由协议。最后,本论文应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和NS-2网络模拟软件,对MPDAR协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MPDAR路由协议较其他路由协议性能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工程》2018,(4):257-261
未来无线通信接入网将是基于池化资源的集中式网络架构,实现集中基站资源的动态管理和负载均衡。对基站协议资源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超级基站架构及迁移算法,搭建基于通用处理器的基站协议栈迁移平台,并进行基站协议栈迁移验证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预拷贝的基站协议栈迁移算法能有效平衡总迁移时间和停机时间,在迁移过程中基站协议栈正常处理业务,基本满足了迁移基站协议栈需求。为超级基站整个池内资源动态管理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主要实现了一种基于闪联协议栈和多屏互动的智能遥控器.遥控器采用Linux平台基础上的Java架构.针对机顶盒或电视在其内部按照需求进行Linux的移植,同时对Android-SDK进行编译移植.设备的搜索发现依靠系统启动后的看门狗程序递归调用,最后启动闪联协议栈,该协议栈为数据提供传输通道.无线路由器、智能机顶盒或电视和平板PC组成局域网,平板PC与机顶盒或电视通过WiFi进行相互通信完成数据的网络传输.  相似文献   

7.
方华伟 《电子技术》2022,(2):228-229
阐述车联网的特点,车联网在智能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应用,包括实时获取运行中的车辆的信息、交通决策支持系统的管控、优化延迟容忍网络的协议设计。  相似文献   

8.
协同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抵抗信道衰落、提高系统容量、扩大系统覆盖范围,广泛应用于蜂窝移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及车到车通信等。特别是协同中继传输协议,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虽说目前有关协同中继传输协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很多中继传输协议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因此,对协同中继传输处理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对现有的各种中继传输协议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其优缺点以及中继传输协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车联网隐私数据共享面临的效率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高效分布式模型共享策略.针对车联网场景下多实体、多角色的数据共享需求,通过在车辆、路边单元和基站之间构建主从链架构,实现了分布式模型安全共享;提出了基于激励机制的异步联邦学习算法,以激励车辆及路边单元参与优化过程;构造了混合PBFT的改进DPoS共识算法来降低通信...  相似文献   

10.
车联网体系结构及感知层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  钱焕延 《电信科学》2012,28(12):1-9
车联网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能够率先突破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物联网(IoT)、智能交通系统(ITS)及信息网络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并描述了车联网(IoV)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并对当前的标准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车联网的架构、通信模式、主要功能、应用领域及技术难点,并以IEEE 802.11p标准和IEEE 1609协议栈为参考,对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和网络层的关键技术、主要协议和通信标准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车联网的数据实时采集和人车交互的基础是可靠的网络接入服务和良好的通信保证,为此文中研究了车联网中车辆接入车联网的通信可靠性保证策略和网络质量优化方法。首先,由于车辆节点的通信不稳定性和动态性,研究了动态的车联网网络质量评估方案。其次,这项工作研究了基于车辆轨迹的对车辆接入网络的数据交互时间预测算法,以应对车联网不稳定的网络拓扑和高断开率。最后,提出了一种实时通信质量感知的网络接入策略,用于为道路上的车辆提供车联网服务。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在不同的通信距离下具有相对较高的网络接入成功率和较好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2.
CDMA2000 1X无线上网数据业务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华 《通信技术》2010,43(7):182-183,222
主要介绍了CDMA2000 1X无线上网数据业务的特点。首先介绍了基于移动IP技术的CDMA2000 1X数据业务的通信协议栈,包括移动台与基站接口之间分层协议结构,接着详细分析了物理层的特点、链路接入控制子层(LAC)的RLP协议以及传输层的PPP协议;然后给出CDMA2000 1X无线上网过程中的状态转化,分析无线上网过程中基本信道和补充信道的建立和释放;最后对无线上网过程中的相关信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Vehicular network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used in specific scenarios, such as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ETC). New vehicular networks, however, support communication of safety information between vehicles using self-organized ad-hoc technology. Because of limitations in network architecture, current vehicular networks only provide communication for mobile terminals in a vehicle cluster. Vehicles cannot exchange information with an 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 (ITS) control center nor can they access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heterogeneous vehicular wireless architecture based on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 (WAVE, IEEE 802.11 p) and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IEEE 802.16e). A new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system model is introduced, and key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 For WAVE, 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e adaptive multichanne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scheduling algorithm; and for WiMAX, 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e group handover scheme and two-level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是在深入研究IPV6协议规范和网络处理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XP2400网络处理器的支持IPV4/V6双协议栈路由器慢通道数据处理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开源Linux中IP协议栈的移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士东 《无线电工程》2012,42(6):5-7,15
分析了无IP接口设备在接入网络时的替代方案及缺陷,论述了从开源Linux内核移植IP协议栈的实现方法,说明了IP协议栈Windows平台编译调试方法,以及如何利用WinPCap工具在Windows平台寄生全新IP协议栈。介绍了IP协议栈移植到CIRROS操作系统时Socket套接字编程接口实现原理,依据IP协议栈在CIRROS操作系统上实现多种高层网络应用,对CIRROS操作系统上的协议栈性能进行了测试,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赵国会  李贵勇 《电视技术》2011,35(1):74-76,80
针对3GPP最新发布的LTE标准,对LTE空中接口协议栈RLC子层AM传输模武中的数据重传过程进行了研究.介绍了LTE无线接入网空中接口协议栈的结构,详细阐述了空中接口协议栈中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确认AM数据传输模式的数据重传ARQ的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在协议栈软件中AM传输模式的数据重传测试结果,得出设计方案是可行...  相似文献   

17.
网络开发套件(NDK)是TI公司推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网络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先对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协议栈以及网络开发工具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讨论了套接字socket的编程方法,最后给出一种双DSP网络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DM9000的以太网电路,单片机端移植精简TCP/IP协议栈unIP,实现简易的TCP服务器。对该简易的TCP服务器进行改造,把藏文网页存储到TCP服务器中,利用互联网直接访问该藏文TCP服务器,直接控制家用电器。这种小型化的、以单片机为基础的TCP服务器,接入到任何有互联网的端口,用户通过互联网轻松实现家电控制。该藏文信息平台给藏族同胞带来较为人性化的信息服务,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规模的急剧膨胀,构建新一代的IPv6网络和研制高性能的IPv6路由器成为IP网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对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Pv6协议栈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IPv6协议栈在高性能IPv6路由器中的实现,并针对高性能IPv6路由器中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Discovery, ND)在主控上实现时带来的链路层地址解析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