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疲劳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载荷谱的真实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编制装载机动臂载荷谱的新方法:通过动臂上两对称点的实测应变时间历程,找出工作载荷大小及位置与两对称点应变之间的关系,进而编制出含有位置参数的动臂载荷谱。  相似文献   

2.
疲劳失效是挖掘机工作装置的主要失效形式,现基于某种特定型号的挖掘机为基础,针对挖掘机动臂的疲劳寿命,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和疲劳软件n Code Design_Life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挖掘机动臂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在分析过程中,首先通过ANSYS的APDL语言建立挖掘机动臂的参数化三维模型并得出有限元静态分析结果,然后确定载荷谱和动臂的材料参数,最后基于S-N疲劳分析方法,在疲劳分析软件n Code Design_Life中得出动臂的疲劳损伤云图和寿命云图,确定挖掘机动臂容易疲劳失效的部位,为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产品研发过程中,利用CAE方法对新开发的某型号装载机动臂进行强度校核计算,校核发现动臂局部存在应力集中,且承受交变载荷,属于疲劳断裂危险区域。为此,提出了3种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各有优劣,需要择优而选。利用ANSYS的疲劳分析模块,建立动臂的疲劳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出改进前、后动臂的疲劳寿命,从而选择出了涉及设计改动最少且可靠性寿命满足使用要求的最佳解决方案。产品投放市场后,动臂的使用寿命情况与分析预测一致,证实了疲劳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装载机载荷谱的测试与编制是装载机零部件进行疲劳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对装载机传动轴载荷与疲劳可靠性试验所需载荷谱特性进行研究,故对装载机传动轴载荷测试与载荷谱编制进行方法的探索。设计一种装载机传动轴载荷测试传感器,在装载机典型工况下进行V型铲装,从而得出传动轴载荷数据。再通过雨流计数获得了合成工况下传动轴载荷均值频次和幅值频次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和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拟合数学模型,并验证载荷均值分布和幅值分布相互独立,最后得出传动轴二维载荷谱和一维疲劳试验加载谱,通过使用试验台对一维传动轴疲劳试验加载普进行加载,为传动轴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液压挖掘机关键承载结构件,动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频繁交变载荷作用,若局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则容易出现疲劳失效问题,严重影响整机使用寿命。本文基于某型号液压挖掘机动臂结构疲劳开裂现象,采用有限元法作为主要分析手段,以抗疲劳失效作为评判准则,对动臂结构受力特点进行研究,指出该结构疲劳失效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应力集中现象突出,并据此提出针对性改进方案。通过对比应力云图可知,改进方案可降低制造成本,并能有效消除应力集中,其理论疲劳寿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装载机结构件为例,阐述了根据部分现场统计资料估计整批产品的平均寿命,具有95%可靠度的寿命,威布尔分布的应用方法和步骤。论述了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如何利用材料或焊接接头的S—N曲线,P—S—N曲线、构件载荷谱、累积疲劳损伤理论进行疲劳寿命估算及其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并介绍了ZL30B型装载机全尺寸构件疲劳试验的情况和结果,给出了疲劳寿命的分析系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和N-code疲劳分析软件分析了液压挖掘机斗杆处的应力分布与疲劳状况。首先对挖掘机斗杆进行建模,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参数和实验所得载荷谱,最后选用了S-N疲劳分析引擎和有限元静态分析,评估了斗杆的寿命状况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斗杆疲劳寿命最薄弱的地方在斗杆与动臂的铰接处,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载荷特性对液压挖掘机动臂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某型号液压挖掘机的实体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工作装置的回转平台、动臂、斗杆和铲斗在销轴连接处建立非线性接触模型,较为真实的模拟力的传递作用,考虑载荷特性的不同(偏载和侧载作用),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出动臂的应力分布情况,分析动臂结构疲劳失效的原因,为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倪栋 《建筑机械》2011,(6):124-125,128
以ZL50装载机后车架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与动态工作应力的测试与分析,为掌握装载机的强度设计方法、编制装载机车架疲劳载荷谱和程序加载谱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工程机械结构件远程参数控制试验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模型试验为核心,介绍了单斗液压挖掘机实际作业载荷谱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拟定疲劳寿命模拟试验加载谱的方法;介绍了用两个大小不一,且成比例的模型,在动载荷激励下的动应力当量关系,以及为在模型上进行疲劳试验加载而研制的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应力应变结果导入疲劳分析系统,在疲劳分析系统中建立材料的疲劳曲线,并选择和输入载荷谱,在选择合适的疲劳损伤累计规则后,疲劳分析系统自动对零件进行疲劳分析,得到零件危险部位的寿命。以履带式装载机平衡梁为例,详细讲述了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和疲劳分析软件为平台对平衡梁进行疲劳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以市场保有量最大的一款平地机的蜗轮箱为研究对象,选择平地机刮原生土为典型工况,测试平地机蜗轮箱的载荷谱。在时域、频域上对载荷谱信号进行预处理,基于雨流计数法对载荷谱进行统计,选用里程外推法和Goodman模型修正法得出了可在试验台上进行可靠性试验的蜗轮箱16级程序载荷谱,为蜗轮箱的疲劳寿命估计、疲劳寿命试验台设计、疲劳寿命试验研究等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工程设计中疲劳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工程中常用的疲劳分析方法有3种: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和损伤容限法。名义应力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疲劳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高周疲劳问题。平衡梁是履带式装载机上的重要构件,在装载机工作过程中,平衡梁上受到的是一个循环变化的载荷,平衡梁的疲劳寿命直接影响整机性能。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应力应变结果导入疲劳分析系统;而后在疲劳分析系统中建立材料的疲劳曲线,并选择或输入载荷谱;在选择合适的疲劳损伤累计规则后,疲劳分析系统便自动对零件进行疲劳分析,得到零件危险部位的寿命。以平衡梁为例,论述了以通用有限元软件和疲劳分析软件为平台对平衡梁进行疲劳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沈勇  田磊 《建筑机械》2012,(13):81-84,88,13
为研究一批行星齿轮件可能的疲劳寿命,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齿根圆角半径、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齿根粗糙度3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设计了正交试验;运用Romax软件建立了某轮式装载机轮边减速器仿真模型,根据真实的传动系载荷谱,基于疲劳累积损伤原则,预测了行星齿轮在不同因素水平组合下的弯曲疲劳寿命,并分析了三者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批行星齿轮件的疲劳寿命的波动区间为4.13×106到2.71×107次循环,且以齿根圆角半径产生的影响为最大。  相似文献   

15.
装载机工作装置是实现装载作业的主要部件,其工作时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铲装物料、向后翻转铲斗、提升物料、卸料、回收动臂等,由于其作业特点呈现周期性,使得其作用到装载机前车架的作用力也呈现周期性变化,并且工作机构动作频繁,工作环境恶劣,使得其对装载机前车架的疲劳破坏和振动模态影响很大,故对工作机构全周期过程进行动力仿真分析,求出工作机构通过铰点作用到前车架上的载荷周期变化情况是非常必要的.ADAMS软件是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仿真软件,具有建模简单、控制容易、动作准确、可视性强、分析全面等优点,通过ADAMS软件对装载机工作机构进行仿真,得出其作用到前车架的载荷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其对前车架的载荷谱,为前车架的疲劳破坏和振动模态分析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同时对装载机前车架结构分析与优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计算装载机工作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关键零件动臂和摇臂的载荷和强度状况,采用三维CAD软件Pm/E、有限元软件ANSYS和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以ZL50型装载机工作装置为原型机,通过三维造型和机构模型建立两个过程,建立了包括铲斗、动臂、前车架、举升液压缸和转斗液压缸等刚体零件,连杆和摇臂等柔性体零件,以及液压系统驱动工作液压缸的仿真模型.在插入阻力均匀作用在铲斗以及插入阻力非均匀作用在铲斗两种情况下,对工作装置仿真模型进行1个工作循环的动力学仿真,研究了工作装置中动臂和摇臂的动载荷和强度状况.按照插入阻力作用于铲斗的不同位置,计算了动臂和摇臂典型工作循环的最大应力.结果表明:插入阻力在铲斗的作用点位置,对摇臂的最大应力影响较小,对动臂的最大应力影响较大;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模型能够全面计算其零件的载荷、应力和应变.  相似文献   

17.
一、编谱方法的发展简况构件疲劳试验和寿命估算是检验构件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而构件疲劳寿命试验和疲劳寿命估算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荷谱的真实性。由于构件所受的载荷通常为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又随工  相似文献   

18.
介绍装载机传动件载荷谱测试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整车传动系统的设计研发与匹配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作业工况下装载机传动系载荷信号难以精确测量及可靠传输的问题,对应变测量技术和信号传输技术等载荷谱测试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现了装载机关键传动件在整车实际作业工况中的动态载荷谱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计算分析证明测试数据准确,测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李丽敏  刘冲 《建筑机械化》2015,(4):49-52,81
CHUY320型强夯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臂架起臂工况和重锤突然释放工况的载荷条件比较复杂,给强度校核与疲劳评估带来困难;为了确定其载荷条件、弹簧选择是否满足要求、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特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获得动态载荷及各部件之间相互作用力,弹簧的压缩量及受力等,为弹簧的选型,整机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载荷谱及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装载机两种类型的工作装置——六连杆工作装置与八连杆工作装置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主要部件动臂进行结构力学对比分析.首先,分析在装载机典型作业过程中动臂的承载工况与作业载荷,其中重点分析偏载工况下动臂承载的特点.其次,建立两种动臂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采用接触单元法来模拟动臂与销轴之间的连接作用.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