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纺织服装车间生产可视化智能管理水平,加强现代车间可视化系统的综合应用,有效地监控纺织服装车间的生产瓶颈、生产质量、生产库存、生产进度等因素,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生产可视化管理的相关研究,包括纺织服装生产设备数据采集技术和现场可视化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以纺织服装业数字化车间的可视化应用为例,从工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可视化、车间监控可视化、软件系统集成4个角度展望了纺织服装生产可视化智能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孙悦  范杰  王亮  刘雍 《纺织学报》2018,39(12):131-138
为促进可穿戴技术与智能纺织服装领域的融合及产业化发展,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可穿戴设备的材料、制备方法与工艺及其特点。针对目前可穿戴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历程及其柔性化进程,对纺织服装领域用可穿戴设备进行了分类;详细阐述了信号感测、收集与传输装置、能量收集与管理装置、纺织天线等典型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最后讨论了目前可穿戴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时代下纺织服装产品设计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菊  王钟  王国和 《江苏丝绸》2021,(1):11-15,1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子高新技术产品逐步融入纺织及服装领域,可穿戴服装跨进智能时代。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大环境,提出由科技发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引导式设计新思路;归纳目前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路径,探讨将4D打印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纺织及服装产品的可行性;结合技术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总结了智能纺织及服装产品设计的要点、难点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智能纺织及服装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纺织材料领域,有多种导电性能优良且舒适度较高的材料被研发出来,在纺织电极制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心电监测过程中,纺织电极具有将生物体电化学活动产生的离子点位转化成信号采集系统中的电子点位的纽带作用,能比较准确地测量和传递穿衣者的生理数据.心电监测服装等可穿戴技术集成智能纺织品能对穿衣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单独个体热舒适及需求的实时预测,推动智能服装对衣下微气候进行高效调控,在介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个体热舒适模型框架的基础上,从样本来源与样本量、输出特征与输出标签、机器学习算法、评估指标4个角度,回顾了模型搭建过程中影响其预测能力的因素,指出该类模型优于传统热舒适模型,且具有用户个性化、输入参数多维化、预测动态化的特点。最后,提出可在个体热舒适模型的基础上配置可穿戴硬件及软件系统,以研发智能调温服装。未来的研究应根据应用环境选择样本数据、提取不同性质的参数构建模型、制定模型性能评估的规范、探索模型在智能调温服装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电子服装是电子科技与纺织服装的结合,是服装功能化和电子产品柔性化的表现,电子服装集成技术是电子服装发展的关键。随着电子器件微型化与柔性化技术研究的深入,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服装原型逐渐形成。通过纺织、涂层和印刷、层压等技术,制成面料电路板(Fabric PCBs),实现搭建各功能模块的基础平台;结合服装与电子器件连接技术、绝缘技术等,实现计算机硬件系统与服装的整合。以上技术在电学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有效性与服用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对电子服装的电学性能与服用性能进行了阐述,并概括了它们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分析了表面结合与内部融合两大类集成技术的发展重点与优缺点,并总结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智能服装技术发展现状及现阶段的技术难点作进一步研究,针对智能服装在运动、医疗以及野外生命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就智能服装技术难点以及后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智能服装发展的技术难点在于人体生理信号监测技术、传感元件与服装平台集成技术、信号处理及系统通信技术以及服装与皮肤之间的动态作用研究。同时,智能服装目前面临:产品安全问题及成本高昂无法进行大面积市场普及、使用场合限制及收集的大数据应用等巨大挑战。需要进一步突破关键技术、制定智能服装安全规范,整合智能服装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技术及资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服装领域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光导纤维作为新型服装材料的研究也取得诸多突破,作为发光服装材料与精巧传感器材料在纺织服装领域的运用愈来愈多。但仅针对光导纤维在纺织服装领域应用的文献却为数不多。因此,研究综述了光纤的发展、分类、性能概况,国内外学者对于光导纤维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概况、光纤传感智能服装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
张俊  胡嵩  童梦霞  肖文陵 《纺织学报》2023,(11):240-249
为促进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回顾了感性工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感性工学在服装与织物设计、消费心理分析、产品评价以及服装智能系统构建中的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基于现有的技术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感性工学研究中存在感知方式局限于视觉和触觉、样本群体单一且样本量较小、客观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应用不足等问题。分析认为,未来的研究应从建立消费者感性信息数据库、构建和完善服装感性设计与推荐系统、融合人工智能与感性工学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提升纺织服装产品感性附加值。  相似文献   

10.
服装制造领域是直接影响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重要领域,纺织服装又是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前社会整体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下,加强智能纺织与可穿戴技术的深入整合,可有效推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更加多元发展。对此,为了明确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中可穿戴技术的具体应用前景,对纺织服装中可穿戴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究,希望可以为纺织服装产业相关研究人员对可穿戴技术的运用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出发,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类别、工艺及打印产品等。阐述了纺织服装3D打印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3D打印纺织织物的结构及特点、3D打印织物组织结构装配服装、3D打印纺织服装与色彩及3D打印纺织智能服装。最后对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发展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为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优化纺织服装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与纺织行业的有效融合,使得智能纺织品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智能纺织品是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未来。智能纺织品通常被分为被动智能、主动智能和非常智能三种类型,综合了纤维、布料、温度、光线等因素,实现了保温、自动调温等目标,在满足人们对服装基本需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服装的时尚性和科技性。智能纺织品在不同领域被广泛应用,如体育运动、军事以及特种防护等,有效提高了服装的附加值。分析了智能纺织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Agent的印染企业生产过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印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后带来的印染设备和监控系统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智能体)技术的染厂生产过程监控系统。采用层次结构和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异构印染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硬件连接,采用多Agent技术实现异构印染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功能集成。讨论了组成染厂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的多Agent模型和结构。该生产过程监控系统可以与印染企业的ERP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和车间自动控制系统之间进行集成,实现印染企业的管控一体化,达到快捷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实施,纺织服装产业开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推动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基于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化与工业PaaS平台模型,深入分析数字化技术在纺织服装智能制造中的作用。针对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与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提升路径,包括搭建纺织服装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数字化技术在纺织服装智能制造全过程的应用,推进纺织服装产学研在数字化领域的推广应用,建立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促进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两化融合。  相似文献   

15.
久坐和不良坐姿可能导致各类脊柱疾病,坐姿矫正智能服装对此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文章概述了坐姿的定义及分类,从坐姿矫正智能服装系统的构成:服装载体、坐姿监测系统的组成及服装与系统的集成技术等方面对坐姿矫正智能服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基于现有问题,对坐姿矫正智能服装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探讨智能服装的应用及前景。简单分析了智能服装的市场需求、发展及现状,简述了国内外智能服装的发展历程和目前所处水平,并从应用对象、功能以及纺织材料与电子元器件等3个角度对智能服装做出了分类和归纳。分析了包括婴儿监测腰带、色彩传感智能手套、便携式步态评估系统、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智能衬衫、可伸缩童装等现代智能服装的具体应用,并对智能服装的前景做出了设想,提出了包括降低成本、对接工厂、功能多样、循环利用等具体的发展建议。认为: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智能服装的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十三五”的发展中,纺织产业集群工作的重心应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集群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机器联网”、“工厂联网”,集成创新一批人机智能交互、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和装备,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经过几年努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产供销紧密衔接、智能制造与现代物流高效结合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各集群地政府要加大力度,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服装行业的大背景下,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势在必行。其中,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是实现纺织行业智能转型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化纤工业在推动建立涤纶、锦纶智能化纺丝车间、数字化纤维工艺设计与制造、智能物流系统等领域走在了全行业的前列。近年来,化纤行业已有30余个智能制造项目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立项,国产化纤装备在智能落筒系统、智能铲板系统、智能喷丝板检测和组装组件系统、在线质量监测及管理系统、智能包装系统、智能自动化立体仓库和输送系统等自动化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化纤生产在线监控、性能评估、工艺优化、品种切换、专家系统等全流程数字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柔性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9.
俊林 《中国纤检》2009,(8):61-62
智能织物正逐渐成为用户首选,但可穿的智能化电子织物最能应用于医疗和清洁卫生领域。早在2005年,德国法兰克福智能服装研讨会就提及.智能化纺织服装进入市场已一切就绪,只欠东风。服装功能化越来越多.分类也越来越细,而应对新材料设定标准也指日可待。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在消费者和新材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智能制造与协同制造技术的探索,是纺织服装行业近年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推广与应用对行业的发展有巨大作用。随着产业升级以及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协同制造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分别从企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角度出发,结合纺织服装智能化发展特点和协同制造相关技术特点,探究纺织服装领域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推广瓶颈与相应措施建议;通过结合服装产业内部的协同现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和平台等情况,对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现状进行分析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