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客已经盯上宽带用户 纽约某家顾问公司分析1200万多个黑客攻击事件以后发现,继美国之后,韩国与中国的服务器已经成为黑客的主要跳板。其中美国占49%,韩国与中国各占17%和15%。此次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黑客针对电子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寻找可能存在的漏洞,甚至直接入侵这些服务器进行破坏。 以拥有庞大宽带人口的韩国为例,使用宽带可以24小时与网络连接,这也意味着被黑客入侵的高度风险。网络使用者或管理员对于网络入侵事件的低警觉性,正好给黑客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根据统计,平均每一个宽带用户每天会遭受10次黑客攻击。  相似文献   

2.
《程序员》2012,(10):53-54
要想进军韩国首先就要对韩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据韩国第一大运营商SK电讯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7月,韩国共有手机用户5400万,其中近60%用的是智能手机。而这些智能手机基本上都是三星、LG等韩国本土品牌,这一点也为进入韩国市场做硬件适配提供了比较简单的前提。韩国的智能手机用户100%是办运营商套餐赠送的,  相似文献   

3.
文君 《数码世界》2004,3(11A):39-40
日前,美国市场调研咨询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公司在一份报告中称,韩国手机制造商在今年第二季度销售中,产品发货量猛增,销售增长率分别达到91%和88%。韩国手机制造商在手机制造领域内形成的强大攻势,削弱了其他厂商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在手机市场上的表现——今年二季度这两家公司的销售增长分别为10.9%和53%,与韩国手机制造商相比,均难以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2002,(9)
在韩国由于高速互联网的普及,访问网络十分方便,韩国女性由此成为亚洲地区最活跃的网络聊天用户。香港Netvalue公司的电子生活方式报告披露,在去年10月至12月其间韩国女性中访问在线聊天站点的比例从10月底的37.1%增长到54.6%,在该公司进行调查的四个国家和地区(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中比例最高。台湾女性中访问在线聊天站点的比例为25.8%,而新加坡为16.2%。现代木兰出现 韩国MM网络聊天为亚洲之最  相似文献   

5.
唐潇霖 《互联网周刊》2004,(44):164-164
面对日本、韩国迟缓的经济增长,日韩企业更加看好广阔的中国市场。一份来自韩国的调查显示,中国IT市场今年的增长将达到18%,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韩国的9%,而日本的情况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据IDC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服务器市场成为亚洲经济危机的最新受害者,该地区服务器市场的营收已经下降了20%。今年上半年,东南亚和韩国的服务器市场受创最重。但是,IDC的报告说,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市场的降幅最为剧烈,共损失4亿美元。这份研究报告涉及整个亚太地区。韩国的经济动荡对服务器营收的影响最大,使之下降了52%。1997年,韩国在服务器市场上的份额为25%,而目前已经下降到了16%。但同期整个地区的服务器发售量实际上增长了12%。不过尽管如此,价格下降加之  相似文献   

7.
国际     
韩无线网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均增速7.1%据韩国媒体近日报道,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和韩国无线网络产业联合会(MOIBA)12日发布的《2013年韩国无线网络产业现况》显示,韩国国内无线网络产业规模将以年均7.1%的速度增长,在2016年有望达到134.1985万亿韩元。  相似文献   

8.
吴立 《数码世界》2004,3(1):19-20
近年来,韩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游戏开发基地。它量产化的韩版网络游戏大量销往东南亚,为韩国每年创造着大量的贸易顺差,甚至成为韩国一个新的成功的经济增长点。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韩国网络游戏大举进入中国游戏市场并取得空前成功以来,在中国的整体游戏产业中网络游戏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9.
ADSL2的崛起     
在过去的几年里,ADSL在全世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是其他宽带接入技术所望尘莫及的。截止2003年底,全球ADSL用户已达6400万,仅去年的新增户就达2800万户。拥有ADSL用户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095万户,占本国电话用户比例51%,ADSL用户比例最高的是韩国,绝对数量为644万户,占电话用户比例为277%。正当全球电信业为ADSL欢呼之时,新标准ADSL2和ADSL2 也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0.
徐剑 《程序员》2005,(9):23-25
韩国是当今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尤其迅速崛起的游戏产业规模、研发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让世人震惊。根据韩国游戏产业开发院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游戏产业价值达到了33.2亿美元(约274.9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了15.8%.游戏产业从业人员已有33,870多人.平均每家开发公司拥有18人.其中程序员和美工最多.占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奥托尼克斯(AUTONICS)是韩国首位的工厂自动化传感器及控制仪表的研究、开发以及制造企业。在韩国,奥托尼克斯传感器和控制方面的市场占有率40%以上。2001年,奥托尼克斯成立了中国公司,给中国地区提供韩国第一流的工控产品,并在几年当中以先进的工艺、合理的价格、规范的市场营销管理、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国内客户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A3前瞻     
清源 《电脑爱好者》2003,(18):66-67
韩国目前最居人气的大型网络游戏《A3》,是由曹开发过《千年》、《传奇》等著名游戏的韩国ACTOZ—SOFT套司研发制作,可以说是该公司的最新年度力作。目前这款游戏在韩国正处于测试阶段.在韩国著名网络游戏门户网站GAMEMECA2月10日至3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教育》2004,(11):17-17
Linux操作系统在韩国再次压倒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成为教育部门的首选软件。韩国教育部表示,近期将在服务于中小学的“国家教育信息系统”(NEIS)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据悉,NEIS将是韩国最大的Linux系统安装计划之一,它将韩国所有的中小学校和相关的政府部门连接起来。按照NEIS计划的最终方案,NEIS系统的2700台服务器中的2000台将使用Linux操作系统。而其余的700台服务器将采用Unix操作系统。在亚洲,韩国是开放源代码运动的主要支持者,因此,韩国教育部将采用Linux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诧异的事情。早在2003年9月,韩国政…  相似文献   

14.
据调研机构IDC预计,受印度、韩国和菲律宾等地通信市场的推动.2005年亚洲地区(日本除外)的3G用户数量将达到1700万,与2004年相比增长50%。而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移动收入将达到8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印度市场的涨幅将达到64%,韩国达到27%.而菲律宾将增长25%,马来西亚14%,  相似文献   

15.
《数码时代》2010,(2):32-32
近日韩国有关部门宣布:未来几年内将投入巨资振兴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市场。令韩国的云计算技术尽快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1996年,韩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一派繁荣景象,差不多安装了6600台(然而其中许多是简单型),1997年开始下跌。1997年与高峰年1996年相比下降了13%,1998年销售量比1997年猛降了75%,只有1400台。然而到了1999年,市场强劲复苏。 1999年韩国安装了大约2426台工业机器人,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70%,其中国内生产了1400台,比1998年增长了35%。5轴或5轴以上的机器人占国内生产工业机器人数的40%。进口量也由1998年的853台上升到1460台,出口435台。 19…  相似文献   

17.
无米下锅 《软件》2004,(12):28-28
提起韩国开发的网络游戏,尤其是MMORPG,大多数玩有的第一印象就是:韩国泡菜!这类游戏大多有一个共同点;无止境的练级、杀怪、打装备……《洛奇》(英文名:Mabinogi)告别了这一怪圈,加入了“料理”、“作曲”、“公演”等各种新元素,让玩家能够感受更多的游戏乐趣。  相似文献   

18.
Taiyoung  Ryu  Kyuhwan  Oh  成浩 《程序员》2008,(2):33-37
根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IDC的数据,2005年韩国游戏占据了亚太地区(除日本外)网络游戏市场份额的45%。每年在韩国都有几百款新的网络游戏面世,但是最后迫于韩国本地市场的规模有限,只有几十款游戏能够生存下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新的网络游戏都在尝试多样化的付费手段以取得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息化》2013,(13):12-12
韩国向来喜欢把新技术应用到最有用的地方去,比如现在韩国Emart超市打造了一个附带WiFi的“飞行商店”,在首尔人口密集的地方到处飞行,许多用户用它查看打折信息、实行在线购买,用过一段时间后,Emart销售额增加了157%。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日本、韩国迟缓的经济增长,日韩企业更加看好广阔的中国市场。一份来自韩国的调查显示,中国IT市场今年的增长将达到18%,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韩国的9%,而日本的情况更是如此。 早在今年年初,日本理光公司就与中国书生公司签约,以技术合作的方式开拓中国数字文档市场。实际上日韩厂商在中国的IT市场不算新军。由于中国是日本韩国的近邻,一些日韩厂商登陆中国较早,并且多采取了合资的形式,成为IT行业有力的竞争者。但随着欧美大厂商的相继进入,以及国内IT企业的迅速成长,日韩厂商的影响力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