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墙体砌法和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开斗砌是我国传统营造的一种典型代表,近代以来,被外观相似的空斗墙砌法取代。重新认识开斗砌,分析其技术特征和构成逻辑,有助于传统营造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州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栱作为白塔古建独特风貌的典型元素和重要营造特色,有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以及由两攒或多攒穿插组合而成的多种样式,种类达九种之多。作者通过参与白塔木匠的营造活动,对该派系各类斗栱的结构、构造做法、用材比例、营造逻辑、工艺特色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复杂造型掩盖下的结构关系和构成逻辑,一方面补充、深化了建筑史中的斗栱研究,另一方面对白塔寺川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卓琳 《山西建筑》2012,38(17):64-66
针对我国江南地区村镇较多的空斗墙结构,对贯入法和回弹法对空斗墙中砂浆和砌块强度检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贯入法适用于空斗墙砌体砂浆强度的检测,检测位置宜避开斗砖和丁砖位置的灰缝,回弹法适用于空斗墙砌体粘土砖强度的检测,检测位置宜避开斗砖。  相似文献   

4.
空斗墙是一种优良轻型墙体,与同厚度的普通实心墙相比,可减轻墙体重量20~40%,可节省砖材22~40%、砂浆50%以上,同时减少劳动力及运输费用。并且由于墙体内形成空气隔层提高了隔热、保温和隔音等性能,因而南方地区广泛采用,尤其农房多为一至三层,且荷载不大,跨度也小,所以采用更多。但空斗墙也有整体性差,受力性能不如实心墙的缺点,因而施工规范对空斗墙做了一些明确的规定,来加强整体性和改善受力性能。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建房,依然沿用千百年来亲帮亲邻邦邻的建房方式,  相似文献   

5.
钢板网片在空斗墙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施工程,对1/2和1/3比例的空斗墙用钢板网片水泥砂浆面层和压裂空斗墙用钢板网片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后分别进行了竖向承载力试验,得出空斗墙加固后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空斗墙楼房基础浅、砌筑砂浆标号低、结构简单、无抗震措施,稍有震动即易倒塌,亟需改造。镇江市以某四层楼空斗墙住宅楼为试点,从平面布置、立面构思和结构处理上作了较大的改动,扩大了使用面积,提高了抗震性能,改善了居住条件,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空斗墙老旧房屋在我国江南地区大量存在,且大都亟待进行危险性鉴定,而现行的房屋危险性鉴定标准和相关检测标准未对空斗墙房屋检测和鉴定进行相应规定,部分条文不适用于空斗墙房屋。本文以某空斗墙住宅楼危险性鉴定为例,对空斗墙的承载力计算及调整系数取值、砂浆强度检测及取值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斗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学武 《山西建筑》2002,28(6):16-17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闻名于世,而木结构的精髓在斗栱。斗栱是一系列木构件的组合。斗和栱是这一系列构件中最基本的两个。介绍了斗栱的组成、型制以及型制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阐述了斗栱的作用,不仅能提高梁、枋的承载力,还能与梁柱构成一个延性很好的节点,减震消能,而且装饰效果很强。  相似文献   

9.
空斗墙加固后的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实际工程对1/2和1/3比例的空斗墙和压裂空斗墙用钢板网片水泥砂浆面层和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后进行了竖向承载力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空斗墙加固后的构造措施,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空斗墙是一种轻型墙体,与同厚度实砌墙相比,具有减轻墙体重量,省砖,减少劳动力及运输费用等优点。但在隔热、保温、隔音及抗震性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对于空斗墙抗震性能研究资料较少,震害分析资料较为缺乏。目前,在启东农村.农民砌筑二、三层楼房普遍采用空斗墙结构。本文试通过常—太地区震害分析对空斗墙农房的抗震性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仍存在大量空斗墙结构房屋,这类房屋的承载力和抗震性普遍较差,安全性难以保证,空斗墙房屋的加固改造与鉴定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文中以常州市某农村房屋空斗墙体的承载力计算为例,提出砌体抗压强度等效换算方法,将结构承载力人工计算转化为软件计算,各计算参数需进行修正,该方法是一种近似计算法.  相似文献   

12.
《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规定了“凡四耳斗,于顺跳口内前后里壁各留隔口包耳”,并给出华栱开栱口之法:“华栱于底面开口,深五分,广二十分”。使华栱在构造上能够与隔口包耳相匹配。然而,隔口包耳与华栱之栱口尺寸并不严密吻合,二者之间存在尺寸间隙。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已有的文献对隔口包耳的作用及尺寸间隙问题观点不一,存在模糊认识,甚至忽视了尺寸间隙的存在。针对上述问题,在对斗耳、隔口包耳受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安装的实际,厘清了尺寸间隙的原因,指出隔口包耳的作用是对斗耳的拉结加固。并从地域性传统木构建筑中“斗”的隔口包耳退化,以及斗耳的高度减小的流变过程,进一步实证了隔口包耳与斗耳高度存在受力机制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王卓琳  蒋利学 《工业建筑》2011,(Z1):87-92,126
通过3片墙体的抗压试验和10片墙体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低强度空斗墙的抗压和抗震性能。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中,比较了不同砂浆强度和砌筑方式的空斗墙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砌筑方式空斗墙的抗压承载力差异不大;低强度空斗墙抗震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离散性很大;低强度空斗墙的抗震性能明显差于相同条件的实心墙;砂浆强度和砌筑方式对空斗墙的抗震性能均有一定影响。采用已有的经验公式对空斗墙的抗压和抗剪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天斗     
李青 《山西建筑》2004,30(14):16-18
以天斗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平面功能、构造做法等方面入手,对天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天斗这一独特的建筑形态的艺术效果,以使人们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2片未加固和4片碳纤维布加固的低强度空斗墙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空斗墙加固前后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三斗一眠空斗墙的抗震性能优于全空斗墙体;采用X交叉形式对空斗墙进行抗震加固能取得较好加固效果.建议实际工程中采用X交叉形式对空斗墙进行抗震加固,两端粘贴竖向碳纤维布加固空斗墙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侗族斗栱无论是用于鼓楼宝顶,还是风雨桥,都给人以繁复精致的感觉,从外观上与如意斗栱非常相似,但是侗族斗栱是不是属于如意斗栱,是从如意斗栱演化而来,还是由本土创造形成,至今尚无论述。该文首次对这两种相似的檐下形象进行分析和对比,通过建筑实例的佐证,寻找其中演化的轨迹,证明侗族的这种独特斗栱——"蜂窝",最初是借鉴如意斗栱的形象,之后一点点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锥斗主要应用在粮仓、水泥料仓和煤仓工程中。传统的锥斗模板系统构造为:外模板—底模板—环向楞木—径向楞木—竖向支撑系统。本文针对传统的锥斗模板系统存在的三个问题——模板系统精度差,定位成模困难;施工精度差且混凝土锥斗质量差;施工工期长,对锥斗的支模工艺进行改进,开发了"锥斗支模胎架法"施工新技术。该支模法施工简便,安全可靠,提高了模板系统的安装精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罗强 《室内设计》2017,(5):14-20
在我国以木构为主的传统建筑大 木构架体系中,穿斗构架是南方地区常采用的 结构形式。而巴蜀地区的穿斗构架兼有南方 穿斗的共性,又有其个性。在特殊的地理条 件、民俗文化的影响下,巴蜀穿斗构架在构筑 技术、构架组合、审美特质与特色空间营造等 方面都体现出富有内涵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政策和规范的相关规定,超过一定层数的空斗墙砌体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对湖南省辖区范围的居民自建房空斗墙砌体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排查,结果发现:空斗墙砌体结构宜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和《农村住房危险性鉴定标准》(JGJ/T 363—2014),判定其构件的危险等级和可靠性。根据低烈度区地震灾害调查,3层以下的空斗墙砌体结构基本能满足小震可修、中震不倒的目标要求。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1988年版)计算的空斗墙砌体受压承载力,与国内开展的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作为结构安全性验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我国农村现有空斗墙砌体的抗震能力,调查了江苏启东农村空斗墙砌体的结构形式和砌筑砂浆强度.参考25片空斗墙拟静力试验结果,提出了空斗墙受剪破坏模型,得到了基于库摩理论的受剪承载力经验公式.通过一个2层1/2模型的空斗墙振动台试验,分析了空斗墙的抗震性能,修正了经验公式.根据空斗墙砌体砂浆强度的调查数据和振动台试验分析,得出了农村现有空斗墙砌体的抗震能力,并认为其不能满足规范对6度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