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实现集中供热系统数据的远程实时在线监测及用户流量的远程调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B_IOT技术与传统集中供热系统终端控制相结合的供热远程监测系统。以STM32与NB_IOT模块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实时采集用户室内温湿度、供热流量调节阀状态及管道内温度等重要参数,以阿里云为设备云平台,对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开发,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及上传,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可以在线监测数据状态和远程调节流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根据需求设计数据监测类型,实现远程监测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调节流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高等级公路软基光纤现场筛测系统与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该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在线、远程的读取施工现场检测数据,经过计算得到包括路基沉降、水压力以及温度等在内的各种监控参数,将检测数据及监控参数以用户图形界面的方式显示给各监理单位和监控单位。通过该监测系统可以远距离实现实时分析采集的监测数据,及时指导现场施工,从而实现软基施工及工后沉降的远程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青藏铁路沿线所处的特殊高原环境,笔者研制了能够准确采集地温和沉降数据并自动上传的远程地温及沉降监测系统.系统采用ARM7微处理器作为CPU处理单元,实现了将采集的现场监测数据通过GPRS通信模块远程上报给监控中心的功能,用于监测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地带路基的温度和位移,对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C8051F02X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系统采用C8051F02X系列单片机为主控芯片,以工业现场数据为主要测控对象,通过GPRS模块以短信息的方式将监测数据传送到远程终端(PC机+接收模块).PC机对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和保存,从而实现了对工业现场数据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窖环境监测系统复杂度高、互动性低等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一种基于ESP8266的地窖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单片机为核心,ESP8266Wi-Fi模块作为辅助,对地窖中的环境进行监测。依托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进行交互及远程,实时监测地窖内环境信息。在环境数据超出预设值时,通过电机驱动对换气扇进行启停响应动作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有效监测地窖中的环境数据,并且能够自动控制换气扇及远程监测数据信息,远程控制换气扇等,达到功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或消除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利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将监测数据通过GSM网络以短信的方式传输至监测中心,然后由监测中心完成监测数据的处理、存储、显示、报警等工作,最后通过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构建远程Web数据服务发布平台,实现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远程监测边坡物理特征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公路边坡灾害预警的快速性、高效性和直观性。经贵州省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部分标段开挖边坡的监测实例验证表明:系统稳定、数据准确、传输速度快、监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7.
<正>为及时、准确地监测城市桥梁的各项健康指标,设计了一款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 Things, NB-IoT)技术的桥梁健康状况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及ADXL345、DS18B20等数字传感器实时采集桥梁应力、倾角、风速以及温度数据,通过NB-IoT组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监测数据上传至OneN ET云平台,实现云端存储,通过个人电脑或移动端方式进行查阅,实时观测桥梁的健康状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有功耗低、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实现了对桥梁健康状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USB接口的多节点无线测温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规模测温系统在工程监测中的应用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多节点远程温度监测系统。采用节点分机实现多点温度的测量和存储,通信机实现测温数据的接收,并将监测数据传送至主机,主机实现温度数据的转换和智能化监测管理。通信机采用CYGNAL公司的微控制器C8051F320实现了与主机的USB数据传输,从而方便了测温系统的使用,也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贵州盘县某大型矿井矿井水处理站出口水质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在线监测结果和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论证了矿井水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经分析,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的结果可靠性较高,可用于检验矿井水处理站处理效果,且可为处理站的维护管理提供最新数据。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远程监测网对实时性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监测技术已经很难满足要求。本文以卫星远程监测系统为例,提出了采用网络化虚拟仪器的方法,以期将监测网络的数据延迟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用于矿下钢丝绳损伤的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同时对多个不同地点的钢丝绳现场进行监测。研究了远程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和远程通信方式。采用.NET框架与C#语言设计远程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并对应用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方法与通信数据的封包格式进行研究,实现了钢丝绳状态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为便于远程监测信号时域波形,采用VC++开发一套远程信号监测软件,结合示波卡、光纤网络等设备组成远程信号监测系统。系统可实现时域数据的实施采集、远程传输和波形显示,是一种能够替代示波器的远程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数据传输越来越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数据传输软件很多,但应用单片微机实现的远程数据传输的软件却较少。本文论述的数据帧编码方法主要是本人在研制远程数据抄表系统中的一些设计思想,该系统是利用Modem拨号,将远程数据传输给计量监测控制中心,实现办公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远程监测信号时域波形,采用VC++开发一套远程信号监测软件,结合示波卡、光纤网络等设备组成远程信号监测系统。系统可实现时域数据的实施采集、远程传输和波形显示,是一种能够替代示波器的远程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广播电视发射机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广播电视发射机的运行状态远程监控,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对发射机数据、温度、灰尘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测采集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制用GPRS馍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根据目前现状,验证了利用GPRS进行数据远程传输的可行与优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飞思卡尔32位处理器的远程监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医生或保健提供者随时获得病人的监测数据有助于帮助医生改善病人的治疗.例如,如果有非正常的症状发生,监测系统可以将数据传送给合适做出诊断决定的人员以避免并发症.另外,由于有些病症可能是潜在的并发症,因而有系统性监测生命体征和数据可以预防进一步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介绍一种远程监护方案,以有效监护患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配网户外箱柜采用人工巡检方式存在耗时长、效率低和可靠性差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网户外箱柜预警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作为核心架构,对监测系统的终端感知系统、云平台管理系统和客户端系统功能进行了设计,具备监测数据的分布式计算和箱柜故障主动预警功能。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更及时、全面的对户外箱柜状态进行监测和主动预警,为户外箱柜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电气设备过温红外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国明 《激光与红外》2010,40(11):1211-1214
为了实现智能电网要求的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目标,提出了解决变电站电气设备自动不间断温度状态监测的应用方案。应用方案采用安装在全方位云台上的网络型红外在线式热成像仪,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电气设备关键节点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远程温度状态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工作网络中,同时实时对监测到的目标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数据报告。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输出的温度异常信息可以为预先排除电力设备故障隐患提供有力依据,实现了电网管理从维护运行到状态运行的重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2017,(11):40-42
针对高速机车转向架滚动轴承监测数据的格式多样化、数据量激增带来的管理和存储问题,在分析监测数据特征和数据量大小的基础上,构建了树形索引结构对滚动轴承状态监测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利用研究所当前的软硬件环境,搭建了分布式集群系统存储海量监测数据,并对集群系统在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时的可用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实际数据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树形索引结构的分布式集群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滚动轴承状态监测非结构化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自行研制的广播覆盖效果远程监测记录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该系统通过遍布在全省的监测记录仪,不间断监测并记录全省范围内的设定波段和频率的广播节目的覆盖数据,并通过电话网或GSM网络将数据远程传送给控制中心,这些数据由控制中心软件分析处理,从而得出全省广播覆盖效果的表格和图形,为省级广播电台的决策和运行提供一套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