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帅  易姗姗  郑仁华  贾羽佳 《包装工程》2022,43(16):372-379
目的 基于设计心理学,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总结出情感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情感要素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指出了情感要素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在情感化设计层级(本能层级、行为层级、反思层级)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具体特点,通过归纳分析获得情感要素,将发散的情感要素汇总为设计思路,总结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应用模式,以及情感要素应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应用进行验证。结论 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思路,并应用于设计实例中,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鑫海  曹星  伍稷偲 《包装工程》2023,44(4):339-342
目的 探索文创产品的设计从简单的文化元素应用转向深刻的情感表达的发展路径。方法 文创产品在当前各种产品设计趋于情感化、人性化的形势下逐渐开始了设计思路与方法的转变,希望能够借助情感化的设计来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对情感化设计的主要内涵与发展趋向进行总结,并对情感导向下的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验证情感化设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具体的设计实践部分,分为文化认同、交互联想和提升亲和力三方面展开探讨,并列举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女性文创产品等具体类型的文创产品设计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几方面的新观点。结论 文创产品借助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融入,实现了对文化宣扬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使文创产品能够作为思想碰撞、文化传播、情感关照等方面综合发展的产品形式,真正找到未来内涵式发展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3.
刘维尚  李子翔  郭绮涵  司亚丽 《包装工程》2023,44(22):368-380, 416
目的 结合情感化设计理念,探究以Z世代情感化需求为导向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方法 首先,通过对Z世代文创产品的现状分析表明融入情感化设计的必要性,其次,利用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法和问卷调查法的方式从文创产品的表象层、内核层来分析Z世代消费者的情感化需求,最终构建出基于Z世代情感化需求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赵王城遗址公园进行设计实践,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结论 该策略将情感化设计理念运用于Z世代文创产品之中,提出在印象层需要注重图案创意和时尚风格因素的升级;在交互层需要注重实用性、互动性、叙事性和游戏化因素的升级;在共振层需要注重文化性因素的升级。对为未来的Z世代文创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文创产品为载体,产品与受众情感关系为出发点,探析红色文博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从情感化设计的本能、行为、反思3个维度对红色文博文创产品设计进行分析,结合优秀案例,提出红色文博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应遵循"感官满足——注重第一印象""体验满足——强化用户需求""思想情感满足——传达情感内涵"3个设计原则。结果表明,在红色文博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对用户情感的考虑不仅能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内涵性,还有利于革命精神的传承教育,释放红色文博文创爱好者的浓厚红色情怀和消费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开发具有校园特色和情感的文创产品,并对其商业模式进行探索。方法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校园文创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其共有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最终得出校园文创产品所必须的元素。运用情感化设计的方法,将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并在产品中进行设计表达。结论以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为例,验证了情感化设计元素与产品结合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校园文创商业模式的探索。结合研究与实践,为校园文创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颜廷旻  陈子禾  王璐瑶  李轶南 《包装工程》2023,44(8):368-374, 390
目的 探索叙事理论在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提出基于叙事的校园文创设计模型,设计开发凝聚校园文化特色的产品,从而丰富校园文创产品的种类,传递校园文化的价值与影响力。方法 对叙事理念引入校园文创进行可行性分析,对高校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梳理,进而探索出校园文创叙事设计流程,从叙事主题的确立、叙事情节的表达、叙事修辞的运用、叙事途径的选择与叙事目的的实现五个方面构建校园文创叙事模型,并进行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结论 将叙事学引入校园文创设计,应用叙事模型指导的校园文创产品可以更好地引发用户情感,传播与交流校园文化,成为诠释校园文化的重要媒介,为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步骤参考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何素丹  袁晓芳 《包装工程》2024,(10):349-357
目的 以实现“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传承与发展为目的,从情感化设计的视角探究“非遗”黎锦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路径。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黎锦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意蕴进行提炼;其次,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黎锦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现状及用户特点进行分析;再次,通过对黎锦文创产品进行情感化的层次分析,从三个层面设计黎锦文创产品的情感化方法模型,即基于“美”的视觉营造、基于“趣”的互动创新、基于“思”的隐喻构建;最后,以设计实践验证该方法。结论 让情感化理念介入黎锦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寻找到现代用户与黎锦文创之间的情感共鸣点,从外到内,层层提升黎锦文创产品的情感吸引力,实现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持久性连接,进而使“非遗”黎锦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创产品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校园文化历史积淀的具体表现。现在国内校园文创产品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设计缺乏创新,产品形式单一重复。无法充分表达出高校的历史文脉和高校精神。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要从文化上下功夫,从推广产品转变到推广文化。本文从消费群体定位、提炼文化特征、打造品牌文化这几方面论述校园产品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9.
相力群 《绿色包装》2024,(4):166-171
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以澳门城市大学为例,目的是设计富有创新性独特性的高校文创产品。文章首先分析澳门文化产业背景,对符号学理论以及校园文创产品进行分析与阐述,深入研究高校文创现状与不足,并提出建议;以访谈与调查问卷形式对校园文化元素的印象程度及用户喜好进行调研,借助符号学理论对校园文化元素进行提取与整理,并进行澳门城市大学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刻画出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校园形象,以打造校园IP及文创衍生品设计,提升高校文化认同感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陈煜 《中国包装》2023,(2):86-88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结合自身文化符号、资源与文化特征,进行整合创新运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新媒体传播效果分析,叙事设计、情感化设计为角度,众包模式引入群体智慧的运用,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出新路径,挖掘文创产品的隐性价值,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推动博物馆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地域文化、地方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力度加强,文创产品成为了设计领域重头戏。为加强文创品牌的艺术性和情感化,文创产品在包装设计上高频地应用了手绘插画。本文从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手绘插图在此类产品设计背景之上的应用体现,浅要叙述了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季茜  叶鑫  方舟 《包装工程》2020,41(14):295-303
目的积极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刻画出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校园形象,打造校园IP,提升高校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方法通过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对比了国内外各大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特色,汲取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经验,提出校园文创产品设计要素模型。基于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法,了解用户对现有文创产品的态度与建议,运用移情法将用户对文创产品的描述转化为明确的设计要求。广泛搜集具有高度认同感并且容易触发用户情感共鸣的文化元素,根据文化资源的特色提炼出有效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整理出华中科技大学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结论综合用户研究、文创产品设计要素模型与方法,设计出了能与用户产生深层次情感共鸣并且传递高校文化价值与影响力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3.
探析如何让京津冀地区独特的校园文化衍生品得到创新性发展,让文创产品更容易达到共情的目的,并传递不同的校园文化价值,围绕校园文化衍生品进行创新性设计。基于对京津冀地区不同校园文化背景的调研,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分析校园文化产品的现状与发展,以及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品牌。以清华大学文创产品为例,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校园文化产品,将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运用校园特色建筑、色彩、文化背景,发挥其原创性、传播性、文化性等优势,传播学校的理念及文化,扩大校园文化传播途径。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设计出独特的校园文化衍生产品,传承文化内涵与理念,并提高校园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成为京津冀地区发展校园文化的趋势,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观察法、类比法、问卷调研法,调研敦煌研究院、故宫淘宝两家网店,结合情感化三层次理论分析在售商品案例,总结当前敦煌文创产品设计的不足之处,辅以设计实践解决问题,研究敦煌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为敦煌文创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芷怡 《中国包装》2022,(12):32-34
通过对色彩情感化在纸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进行分析,研究色彩情感在纸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食品、化妆品、文创产品的纸包装设计为例,进而理解现代纸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情感化表达。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创产品是高校品牌形象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大量的国内外高校文创产品设计案例,剖析优秀校园文创产品设计理念,提出校园文创产品设计系列化、风格化、品牌化、市场化的4大特征。旨在提供系统的、相对完善的校园文创产品设计思路,供校园文化建设者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齐琦 《包装工程》2023,44(16):374-380
目的 试图探索博物馆动漫类型文创产品符合自身特性的、系统化的设计方法,让文物的多层次文化价值在其中得到最大意义的传承。方法 基于动漫衍生品设计理论,对国内代表性博物馆动漫类型文创的设计模式进行调研,分析与传统动漫衍生品设计的差异;基于经典的情感化分层设计理论,比较研究当代博物馆动漫类型文创设计与传统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设计思路,由此路径总结两种理论相结合的博物馆动漫文创设计方法,并应用于“三星堆”鸟型文物题材的设计实践案例中进行验证。结论 博物馆动漫文创要想走出一条特色化道路,需要在动漫衍生产品系统设计思路中有序融入情感化分级设计理论,以重视细分文化领域的转化设计、重视材料工艺的创新与传统技艺的结合、重视动漫文化生态打造的同时结合多元的人工智能科技等为具体创新手段,促进该类型产品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8.
设计说明:武汉科技大学"因钢而兴",校园文化、外界印象与钢铁烙印紧密相连。该系列校园文创设计灵感来源于校内地标性景观——大型钢包雕塑,有别于高校文创产品选择校标、景观建筑剪影等传统的设计思路,将该校最具代表性,被大家广泛认可的钢包符号扁平化、IP化,突破了高校文创符号的表现形式。以"钢包"形象作为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的主形象,运用五感设计的方法,让其可视、可触、可食。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的高校文创产品缺乏情感属性,没有形成独特的校园品牌,存在同质化现象等问题,在高校文创发展新需要的背景下,运用以人为本的移情设计方法,寻找高校文创的设计策略。结合案例分析,运用情感层级理论,基于现有情况,提出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与移情理念相结合,以重视用户情感表达、情感需求为基础展开研究;进而对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深入讨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人为本,从“视觉、互动、情感”三个方面层层递进,拓宽高校文创未来创新发展思路。设计师作为移情执行者要从三大层次出发进行逐步推进,针对高校文创运用移情理念将用户对产品的描述和情感转化为明确的设计要求,提出可行性的创新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徐燕  陆晓云 《包装工程》2018,39(18):176-180
目的文创产品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遵循"日用即道"的设计理念,设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文创产品,实现文创产品的生活应用价值,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需求。方法通过对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日用即道"相关理论的研究,解决我国文创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创产品设计应该以生活语境为关注点,挖掘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文创产品实用性设计、情感化设计以及可持续设计。结论结合"日用即道"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将满足人们对文创产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需要。基于此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将会提高大众的生活品味,展现生活美学,达到设计改善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