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的震级与地震的烈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震级”指的是地震的强度,它踉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释放能量相同的地震,它们的震级相同。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也越大。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总能量,其震级为7.8级。 震级是根据台、站地震图上记录的最大振幅的地动位移及与其相应的周期,并考虑到地震波按震中距离而产生的衰减,按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按震级定义和计算公式,震级没有上限。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生的地震,其最大震级为8.6级;世界上有纪录可查的,最大震级也未超过8.9级。 地震与所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有固定的函数关系。震级每增大1级,其释放能量就会增加33倍。  相似文献   

2.
《城市与减灾》2005,(2):43-43
地震具有复杂的频谱结构,每一种特定的震级都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频段测得的。现在所使用的震级标度有许多种,例如,面波震级(Ms)、近震震级(ML)、体波震级(ms)、矩震级(Mw)等等。不同的震级标度之间是不能直接进行换算和对比的。对于浅源地震,我国习惯使用面波震级,而美国往往较多地使用体波震级或矩震级,这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2004年1月26日的印度地震,美国测定的面波震级为7.9级,矩震级为7.7级(最初定为7.5级),而体波震级却只有6.9级。  相似文献   

3.
土窑洞在中强地震中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民居的土窑洞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建筑物。然而,西北是个多地震地区,震级达到8.5级的海原大地震和8级的古浪大地震就发生在该地区,中强地震则屡有发生。土窑洞是经受不住强烈地震的袭击的,在历次中强地震中也大量破坏。因此,土窑洞的抗震能力为人们所关注。西北地区的土窑洞主要有崖窑和拱窑两种。崖窑系开凿崖壁而成(照片1、图1)。拱窑又称土旋窑,系用土坯砌筑而成(照片2、图2)。对于这两种构造土窑洞在中强地震中的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我国多地发生地震,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为有效应对地震灾害,掌握基本的地震知识很有必要。地震的震级如何划分?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以下7类:1.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2.弱震(震级小于3级);3.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4.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5.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  相似文献   

5.
破记录地震所谓破记录地震,是指超过当地有史以来最大震级的地震.例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的9.0级巨震,就是一次破记录地震,它不仅打破了宫城县海域的地震记录,同时还打破了日本海沟地震带的地震记录,以及日本全国的地震记录(8.6级).  相似文献   

6.
论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是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震,是环境地质中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据胡毓良统计,全世界已发生的水库地震达八十多起,震级(Ms)在2.0—6.5级之间。其中震级≥4.5级的28起,分布在16个国家(其中在我国有10起)。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水库地震往往发生在历史上地震活动微弱的地区,而且多数水庠地震并未对水工建筑物造成危害。洲如其中3个大于6级的水库地震并没有造成火坝的崩溃。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水库地震的史例不少,有必要从实践和理论上研究。水库地震可以看作是:在一定的地质力学环境下,在岩石动力、地下水动力的联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地壳运动形式。为此,加强库区周用的观测网,结合模型和数学模拟实验米作水库地震的预测,是一条可行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编制地震危险图的Bayesian模型。模型的主要特点如下。断层用位置确定的倾斜平面模拟;一个震源内可用几个平面(梯形)组合,以满足几何约束。面源用水平梯形模拟,而在一定深度处的线源则用一条或几条直线段来模拟。大地构造模型考虑与每一震级地震有关的破裂面积(平面源)或破裂长度(线源)。地震活动性分两步模拟。对于每一震源,假定其发生与震级无关的地震遵循泊松模型。震级分布用贝努利过程得到。用Bayesion统计概念把主观性资料与上述两种模型结合起来,以弥补数据不足。用对数正态分布来考虑衰减的不确定性。选择从破裂区(长度)到场地的最近距离作为衰减用的有效距离。最后,为了简化编图方法,本文模型可用于许多编图参数(由核心限值决定),这些参数在一个整个网格的各节点上一次运算就可得到。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筑》2011,(3):80-80
3月13日,日本气象厅把"3.11"地震震级上调为九级。网上出现质疑,认为是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日本政府为向公众有所交代,才上调了地震震级。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地震震级的测算是根据震源激发的地震波记录,而不是根据灾情确定的。按国际惯例和各国制定的工作程序,包括震级在内的地震基本参数报告,一般有三次,即先初报,再修正,最后是终极报告。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级,初报为七点六级,后修定为七点八级,最后确定为八点零级。因此这次日本地震震级的调整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9.
《江苏建材》2011,(1):15-15
事件: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海岸宫城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距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为24千米。此次地震能量强度是1900年以来世界第五大地震,也是日本自1923年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住宅设施》2011,(5):14-23
◎日本房屋抗震措施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地震重灾国,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然而,频繁的地震灾害,却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自1998年至2007年,日本共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961的20.7%左右,但由其导致  相似文献   

11.
一、地震特性这次地震发生于1985年9月19日清晨7时19分,震中离墨西哥太平洋海岸30公里,震级为里氏8.1级。第二天下午7时38分,在同一震中又发生了一次7.5级的强余震(图1)。墨西哥城距离震中400公里。在该城的下卧坚硬土层中记录到的以长周期为主的最大加速度,尚不到重力加速度的4%。但在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东北地区沿海发生了9.0级超强地震。这次地震堪称日本有史以来最强的一次地震,其震级之巨大,破坏之强烈,影响之持久大大超乎了人们的预料。地震发生在仙台市以东130千米的太平洋海  相似文献   

13.
我在施工管理中发现,一些施工人员对地震烈度与震级的关系混淆不清,他们往往把建筑物的七度抗震设防理解为建筑物可以抗七级地震,这是极其错误的。事实上,地震烈度与震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就是地震的级别,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震级标度是里氏震级,它是以标准地震  相似文献   

14.
1试验目的(简介)新疆是我国西部地震多发地区,发震的震级大、频度高。新疆喀什地区近些年来多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新疆喀什市老城区(如图1所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图2、图3是有维吾尔族特色、以民居为主的生土建筑,一些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房屋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现场调查表明,这些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建筑材料强度低、结构整体性差,地处8度抗震设防区,缺乏必要的抗震措施,抗震能力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1988年11月6日21时03分和15分,先后在云南省澜沧和耿马县发生了7.6级和7.2级强列地震.两次地震的震中区及7度以上的等震线图示于图1.据省地震部门的现场调查,灾情较重的8度及其以上地区的面积约2200km~2,区内人口约13万人.由于这两次地震的震级高、震源浅、时间相隔短、震中距离近、余震多而强,造成了震害积累,加重了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6.
张肇富 《华中建筑》1998,16(1):88-88
21世纪日本的超高层建筑张肇富众所周知,日本不仅是一个岛国,而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说每天有上百次之多的地震,平时人们之所以没有感觉是因为震级太低的缘故。因此在1968年之前,日本的建筑大都是以中低层为主,而木结构的房屋甚多。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人...  相似文献   

17.
北海道激震     
1982年3月21日午前11时32分,在以北海道、东北地方为中心东日本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初步推测震级为M7.3。在浦河町记录到的震度为6度。同日午后7时22分还记录到震度为4度的余震。到3月22日午前1时止,共测到有感余震25次。这次地震被认为是“内陛直上型”地震,相当于1978年6月的官城冲地震(M7.4)在日本这次地震是1972年12月八丈岛冲地震(M7.2)。以来  相似文献   

18.
9月26日凌晨,日本北海道东南海域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海道东南约80公里海域,震级达里氏8级,随后又多次发生余震,有的余震强度也达到里氏7级。地震还引起北海道东部各地海岸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海啸,591人在地震中受伤,2人失踪。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达到9级,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强度最高的地震。像关东大地震、阪神大地震一样,东日本大地震也引发了大量火灾。由于海啸和核电站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度,地震火灾规模及受灾程度,虽然超过了阪神大地震,但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2月,日本一座集戏剧、舞蹈、曲艺和音乐等多种功能的演出厅开始公演。这座演出厅采用的是钢骨架膜结构圆形大拱,如图1所示。其特点是无柱、大空间,并考虑到巡回演出作为临时性建筑又能快速转移、安装工期缩短问题以及必要的强度问题。钢骨架总重2 0 0t,能抗4 5m s瞬间最大风速和阪神大地震的灾害性震级。图1 平面图(S =1∶12 0 0 )舞台特征是在拱形建筑内部地面上架设五榀高12m、长37m的拱架(如图2所示)作为用于空中表演的特有装置。为悬吊空中表演人员,在拱架内安装有内藏式高性能电机,以形成三维空间演技结构。图2 空中表演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