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港珠澳大桥项目融资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项目融资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当政府资金短缺,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时,BOT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我国政府在投资逾700亿的港珠澳大桥项目融资决策中最终放弃了BOT模式,选择政府全额出资的方式,其中原因值得理论界研究和思考。详细分析了港珠澳大桥放弃BOT融资模式的原因,并在此案例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发展BOT模式存在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融资模式存在诸多弊端,BOT模式由于其诸多优点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投资商加大BOT模式在对外项目承建中的应用。介绍BOT模式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对外承建项目中的现状和风险。以BOT模式在斯里兰卡港南集装箱码头项目为例,指出其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个成功BOT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BOT融资结构、融资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出BOT项目融资模式的核心要素——项目发起人、项目直接投资经营者和项目贷款银行。同时,还分析了BOT项目融资模式成功实现的关键点。这些工作对相关方更好地认识BOT项目融资和进行相关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特定公路隧道项目融资特点,分层次依次介绍和解析BOT转BT转TOT项目融资体系结构,随着项目按此体系运营,提出基于霍尔三维模式特许经营权TOT融资模式转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公路隧道项目融资运营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泰国的曼谷第二期高速公路项目的融资方式分析,找出该项目采用BOT融资方式失败的原因,并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BOT和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TOT融资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方式TBT,并阐述了该融资方式在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丽萍 《山西建筑》2008,34(14):252-253
在BOT模式项目融资过程的资源和利益分配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过程中项目所在国与私营合同商之间、项目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行为,以保证BOT形式下项目融资成功,从而实现互利互惠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BOT 项目融资模式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新型融资模式不断应用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对此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中。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高速公路 BOT 项目融资风险指标权重确定模型。决策者通过两两比较给出了能够反映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不一致的矩阵,则通过采用一致性逼近方法构造一致性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再基于参数取值确定了高速公路 BOT 项目融资风险指标权重。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客观性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BOT项目融资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上已经进行了许多BOT项目的实践 ,理论界也在努力探索BOT项目的理论 ,本文就BOT项目的融资方式进行了探讨。BOT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 ,也是一种承发包模式 ,同时也是基础设施私有化的一种方式。文中分析了BOT项目与项目融资 ,项目发包模式之间的关系 ,并总结了BOT项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项目融资租赁和BOT同属项目融资的范畴,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新型融资方式;而投资界对于项目融资租赁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这种融资方式的推广。BOT模式引入时间比较长,应用广泛,本文通过对项目融资租赁与BOT模式区别的分析,加深投资界的认识,并就项目融资租赁的应用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鲍洋 《建筑经济》2012,(4):51-53
在我国,BOT和PFI融资模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和发展。在比较两种融资模式异同的基础上,分析了BOT和PFI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对完善BOT和PFI融资模式的实施提出对策,并描述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杨晓明 《福建建筑》2014,(10):45-46
BOT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式已在国内得到了成功应用,为加快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存在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BOT项目比一般工程项目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因素,风险问题已然成为BOT项目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了BOT项目在前期运作期、建设期、运营期以及移交期四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探讨了项目过程中实施全面的前期运作风险管理、完工风险管理、运营风险管理及移交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只有实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才能保证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产生效益。  相似文献   

12.
BOT项目界面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BOT项目界面管理水平,使项目高效顺利运行,采用专家赋值和主成分分析法对BOT项目界面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对BOT项目界面分类分析基础上,对BOT项目的合同界面、组织界面、实体界面、工程环境界面的形成及管理需求进行了探讨,对各影响因素对BOT项目界面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政府相关影响因素、BOT项目运行内外环境因素和市场驱动因素是BOT项目界面管理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为BOT项目界面管理找到了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建设工程投资体制的改革,BOT项目运作形式作为项目建设管理的一种方式,逐步大量地被引入到高速公路、城市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来。本文通过路桥BOT项目(建造、运营、移交)全过程风险分析,以期利于投资人对项目进行风险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4.
模糊理论与AHP相结合的BOT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是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与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了BOT项目的风险来源及构成 ,将模糊数学方法与AHP(层次分析法 )相结合 ,建立了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并用于对BOT项目风险评估的研究 ,为BOT项目风险辨识、估计和评价提供了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China is actively investigating ways to introduce project financing, specifically through the build-operate-transfer (BOT) scheme to meet the needs for the country's infrastructure and to be attractive to foreign investors and lenders. The advent of concession agreements, backed by new BOT laws, will be a positive move forward to achieving project-finance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ere are thus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in the power sector for foreign investor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and manage the unique or critic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China's BOT projects. This is especially so after policies were introduced in late 1996 when the first state-approved BOT project, the US$650 million 2 × 350 megawatt (MW) coal-fired Laibin B Power Plant (Laibin B), was awarded. They include a competitive tendering process and 100% foreign ownership of the operating compan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indings from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n risk management of BOT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emphasis on power projects in China. It discusses specifically the criticality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revenue risks which include exchange rate and convertibility risk, financial closing risk, dispatch constraint risk and tariff adjustment risk. The measures for mitigating each of these risks are discussed also.  相似文献   

16.
Project delivery method of Build-Operate-Transfer (BOT) increases the commencement probability of public construction works through private investments. Public construction works worldwide that adopt the BOT model as their project delivery method are increasing gradually. Although many BOT projec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at various stages, some projects encounter major obstacles for advancemen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delay causes in various stages of BOT projects. Opinions of BOT participants’ replies are solicited using two questionnaire surveys. Those outcomes are analyzed using by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ethod. Study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tage of ‘negotiation and signing of concession agreement’ is the most essential stage, in which ‘improper contract planning,’ ‘debt problem’ and ‘uncertainty on political issues and government-finished item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delay causes. Identified causes of delay can be used to prevent the postponement of future BOT projects.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PPP-BASED BOT模式产生的背景及PPP-BASED BOT概念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BOT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将PPP-BASED BOT模式与传统政府独资建设运营项目以及传统BOT模式进行比较,从组织构架、管理模式、运作方法等方面论证了PPP-BASED BOT模式的优越性,最后对PPP-BASED BOT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BOT 模式已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的高速公路项目上,对于BOT 特许协议中的特许期的确定,我国一直采用固定特许期的模式,尚未将弹性特许期应用到高速公路BOT 项目中。通过对固定特许期的确定方法及其局限性分析,引出弹性特许期,分析了弹性特许期的内涵及优势,并简单列举了弹性特许期在国外高速公路BOT 项目中的应用。并从我国高速公路BOT 项目特征、政府及项目公司角度阐述其在我国高速公路BOT 项目中的适用性,简述了弹性特许期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采用弹性特许期进行高速公路BOT 项目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