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座建筑总是具体的某一地域的建筑,建筑的演化过程始终受到特定地域自然、人文资源的影响,受到具体气候、地貌和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地方建筑材料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优秀的地域建筑通过创造性地继承地域文化基因,使地域的文化脉络得以记录和延展。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竞争中,气质相近、风貌统一的地域建筑群,无疑在呈现整个地域的个性和特色方面贡献良多。从微观到宏观,全世界不乏对地域特色单体建筑和整体建筑群的出色操作案例。捷克首都布  相似文献   

2.
地域主义并不是建筑中的专属名词,而是一种概念。它涉及到地理、社会和文化及技术上的意义。这里,笔者从地域性文化形成着手,分析其对地域建筑影响,并探讨地域建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试图寻求综合,探寻开放的地域建筑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3.
浅谈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王全江 《华中建筑》2009,27(8):18-21
该文在阐述建筑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基础上,以潍坊为例,就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借鉴、保留、共融、发展与创新,浅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促进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  陈娇 《华中建筑》2007,25(1):7-9
该文开篇对全球化和地域建筑文化的含义进行了必要地诠释,分析了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在同化和异化过程中,如何协同推进建筑领域的范式转换.建筑领域的范式是指被大部分人都认同并习惯的建筑语汇、建筑理论、审美标准、设计手法和行为模式.我国作为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成员,如何在建筑领域挖掘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的特色,构建和谐的建筑发展模式是新时期的重要课题,文章在结尾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开展地域建筑文化专题研究的过程,对研究坚持的原则、主题,内容框架等进行了阐述。与此同时,通过对策划过程的总结与分享,为项目自身完善以及有志于此项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文生 《华中建筑》2020,38(8):15-20
地域文化是被一定区域内的群体所共同认可和尊崇的信仰和理念,在不同要素的作用下,以有形的形式表征与无形的文化内核融于乡土建筑之中。该文在梳理新乡土建筑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域文化的生成机制,以"地、天、人、道"四大要素版块来阐释地域文化作用于新乡土建筑的基本因子,同时从新乡土建筑的营造活动入手,试图通过分析新乡土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因子及其表达方式,厘清地域文化基本因子的类型及其互动的作用机制,为新乡土建筑设计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代地域建筑文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概念和特点的阐述,分析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地域建筑的再生以及全球化下地域建筑的文化表达,说明中国地域建筑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建筑师应采取的态度,方法和任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化对建筑领域的影响相当深刻.建筑特色的创造必须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去探索通过对当今地域建筑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了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的几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人文、经济和气候等因素,厦门形成多种地域建筑形态,是厦门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之源。本文对厦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特色地域建筑形态,进行了系统区分归纳,分析了各自的特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创建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玲  王芳 《四川建筑》2004,24(4):46-47
社会文化对建筑领域的影响相当深刻,建筑特色的创造必须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去探索,通过对当今地域建筑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了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的几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石材是地域性建筑常常选用的材料,除却自身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外。石材还承载着地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因素,在建筑中既可以表达现代感又能够秉承传统,深受建筑师青睐。一方面,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可以依靠现代技术根据建筑的需求来应用石材,另一方面,石材在任何一种应用过程中依然秉承着古代的传统,表达着建筑的地域特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收集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总结法等,研究石材在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中的应用,并进行对应用方法的归纳总结,从而提出对未来用石材来表达建筑的地域性的应用方法,其结论对构建不同的城市中的建筑和地方风貌以及空间意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傣族民居建筑,不仅反映了当地建筑文化特征,而且体现了民族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文化,是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达。本文以云南地区傣族传统民居为实例,通过对比其所在不同地域的建筑空间形态构成,进而分析这些传统民居所展示的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周毅刚  王静 《新建筑》2001,(3):35-38
结合岭南现状,从文化关系的角度诠释国内新建筑缺乏地方传统的原因:地方文化受到忽视;传统文化在我国出现断层,传统形式和新建筑的结合尚属建筑师个人行为,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张昉 《中外建筑》2006,(6):50-51
采用古老的夯土技术建造的福建客家土楼,在中国众多的泥居建筑中独树一帜。通过对土楼建筑的具体阐述,发掘土楼建筑的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这是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优秀的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建筑瑰宝。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乡土建筑这一课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一批国内建筑师。从本民族的建筑出发,在对中国本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批极富乡土韵昧。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虽然目前中国新乡土建筑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他们的创新精神。值得许多建筑师学习。  相似文献   

16.
刘莹  刘学  翟辉  白辉  姜树新 《新建筑》2013,(4):101-104
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趋同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地域建筑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地域建筑已难见身影。通过对傣文化地区城市与单体建筑的分析,从符号、材料、空间、色彩四个方面总结傣文化地区建筑创作的理论与方法,从本土和现代的角度出发,为傣文化地区建筑创作的未来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拓晓龙 《城市建筑》2014,(21):383-38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回族同胞开始文化觉醒,他们对能够代表新时代回族文化的建筑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从分析回族传统建筑文化、回族传统建筑特点入手,探析了回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如何在回族地域建筑创作中传承。  相似文献   

18.
王璞 《城市建筑》2014,(26):114-114
建筑物因其有长久保存的特性而成为承载和体现人类文化的综合体。中国古建筑与古希腊建筑、古埃及建筑一起构成了世界建筑的三大源流。因此,研究和发扬东方建筑文化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9.
该文剖析了喇嘛教文化的起源以及特点,结合实例建筑,进一步论证了喇嘛教文化与建筑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沈阳近代建筑为例,否定了以"欧洲中心论"对待和评价中国近代建筑的片面思想,强调在近代建筑导入不同地区时,为适应当地条件而经历的本土化的变异、成长与发育过程,主张以"中国建筑的中国观"去看待中国的近代建筑,这对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建筑、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引进,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