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煤控项目此前几年的工作中,已经对水泥行业煤控做过全面且详尽的研究,提出了水泥行业中长期的煤控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十三五"以来水泥工业运行情况、今后两年发展趋势、煤控形势和对"十三五"煤控指标完成情况的预判,由此得出水泥行业煤控工作成绩、存在问题和措施建议等。  相似文献   

2.
正"十三五"期间,油价预计将在每桶50~70美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指出,"十三五"与"十二五"情况不同,推动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一定要审时度势。当前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等对油价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煤价在每吨200~300元的情况下,煤制油可承受每桶70~80美元的油价,若享受部分税费优惠,则可承受每桶60~70美元的油价。煤制天然气定价机制复杂,不能简单以油价作为主要判断依据。煤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01南京市完成2016年度节能评价考核工作为深入推进节能控煤工作,确保完成南京市"十三五"节能控煤目标,根据《南京市节能控煤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奖惩办法》(宁政发[2017]3号)要求,近期,该市经信委会同市发改委、市科委、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统计局、市机关管理局、市质监局等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对全市11个区和4个国家级开发区2016年度节能控煤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考核采取各区、开发区自查和考核小组现场核查的形式进行。各区、开发区于3月底前完成2016年节能控煤目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以来,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电力行业一直是煤炭消耗的最大部门。以保证电力供应为基础,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强化需求侧管理,加速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是实现电力部门煤炭消费控制目标的关键。本文对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尤其是煤控目标及相关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经济增长叠加气温异常、电能替代等多重因素,使得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超预期增长,但此高速增长并非常态。根据"十三五"后期电力需求展望和各类电源装机情况及发展潜力,评估认为:11亿k W的煤电装机足以满足电力需求,发电耗煤将在2020年达峰为13.2亿tce。由于煤电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提升的减煤空间已非常有限,同时可再生能源成本持续降低很快可实现平价上网,未来电力部门控煤工作应更加注重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与新挑战。电力是现代能源系统的核心,电力行业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将对全国大气治理、空气质量改善做出直接贡献。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准与政策情景下的电力需求与电力规划方案,定量评估二者在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CO_2排放量、西部能源基地省区煤电水耗量等"红线"约束中的差异,并量化评估煤控导致的供电成本差异与协同效应。分析表明,协同效益可抵消电力控煤带来的供电成本增加。本文还评估了电力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煤炭清洁发展等主要措施的控煤潜力,发现低碳发展、源头减量是电力控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煤化工产品能耗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转化产品能源效率差异与转换方式和产品加工深度有密切关系。文章对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产品能耗、特征及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部分煤化工产品产值能耗进行了分析。煤化工产品价格及产品结构直接影响煤化工企业的产值能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以上海焦化创建煤基多联产示范基地为例,提出如下建议:发展煤化工应做好技术示范验证,追求单项技术能源消耗最低和系统能量利用最优,谨慎探索跨行业联产,着力发展精细化工,使煤化工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炭清洁利用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红星 《中外能源》2012,17(4):1-13
中国在一定时期内能源结构仍将以煤为主,而煤炭的清洁利用将是我国未来能源战略的关键问题。目前煤炭清洁利用单元技术主要有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CG)以及以煤气化为龙头,以碳一化工技术为基础,合成、制取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现代煤化工。现代煤化工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炔等,其产品大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的替代品。现代煤化工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的工业化经验可借鉴,尚处在探索、验证阶段,发展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此有学者提出,煤化工项目应与IGCC发电等一起发展多联产系统,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煤基多联产比单纯的IGCC发电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高的能量效率以及更加灵活的操作性,而作为先进的洁净煤技术,IGCC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之一。煤气化是IGCC的核心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辟了煤炭高效、清洁、低碳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开采方法存在的一系列技术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呈现出过热和无序发展态势。目前煤化工的经济性并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和认可,国内当前正在运营的项目较大部分仍处于试点阶段。以煤气化为龙头的IGCC多联产是我国煤炭清洁利用的战略方向。目前我国IGCC和多项现代煤化工技术已具备技术推广的条件,国家应该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8.
云南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但新兴的天然气产业,需求有限、举步维艰。在对云南能源与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初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能源流向关键节点数据的基本构成和内在联系,分品种、分用途阐述云南能源生产调入、加工转化,直至终端消费的主要模式和变化趋势。以云南能源"十三五"规划目标为基准,设定高、中、低三个情景,展现云南保水控煤、稳油增气的能源建设蓝图,探索能源系统优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能源消费呈现以煤为主特点,由于消费总量大、利用方式粗放,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是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解决雾霾等突出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研究表明,经过政策努力,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35亿tce左右,比基准情景下降6亿tce;高耗能行业是控煤的重点,其中节能和提高能效的贡献接近2/3,是控煤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时期应通过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全社会节能提效工作,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注入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油价高企,我国石化产品需求旺盛、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凭借其成本优势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凸显以及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于已经起步的新型煤化工产业未来将如何发展,社会各界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本文梳理了全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项目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厚煤层放顶开采的特点和类型、开采支护、矿压显现特点、顶煤破碎机理和采煤工艺。了解放顶煤开采的优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放顶煤开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煤化工的最高境界——煤制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清 《中国能源》2004,26(3):45-47
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煤化工技术的简称。通常有两种技术路线,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先期工程将于2007年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堆放在露天煤场的煤堆发生氧化自燃现象的原因,以山西河津电厂为例,提出了防止煤堆氧化自燃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Coal     
《Applied Energy》1996,55(3-4):254-271
  相似文献   

15.
孙玉侠 《江西能源》2007,(4):26-27,30
文章简介精细化管理的产生、内涵,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向,支护材料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原煤斗堵煤发生堵煤的影响,分析了堵煤的原因,将堵煤的原因归纳为煤质原因、设计原因和运行原因三个方面,论述了诸如安装煤斗疏松机、增大原煤斗出口尺寸等多种预防堵煤和解决堵煤问题的方式,提出了电厂中应对原煤斗堵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叙述了煤矿采煤技术的遵守原则,分析了中国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煤炭的品格     
《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4):I0001-I0001
你从远古走来,蕴藏着亿万年太阳的光辉;你从深渊涌来,蓄积着千百米地岩的能源。你是供给人类热、光和动力能量的资源,又被誉为“工业的食粮”“黑色的金子”,你的名字叫“煤炭”。  相似文献   

20.
煤矿企业想要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就必须根据煤矿采煤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煤矿采煤工艺技术,增加采煤产量,保障煤矿采煤顺利生产.简要介绍了煤矿采煤工程实例,分析了煤矿采煤技术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