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用天线电视(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system简称CATV)又称电缆电视(cabe television)。它利用高质量电视接收天线,把接收到的电视发射台传来的电视节目与自办节目、卫星地面站解调-调制后的节目进行混合,成为具有足够输出电平的复节目信号,然后再分成若干条干线,经低损射频电缆传送到各个用户。  相似文献   

2.
通常所说的电缆电视系统(CATV)或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利用同轴电缆通过合理的干线传输和用户分支分配将经前端设备处理后的电视信号传送到系统的各十用户(即终端显示设备),前端电视信号包括接收的广播电视信号、卫星电视信号和各种自办有线电视节目含录像节目等,本文要探讨的既不是CATV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利用卫星数字信号传送技术 ,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 (市 )台的节目都相继上星 ,为地方有线台(站 )提供了丰富的节目信号源。在原来只能传送 1套模拟电视的频道内 ,使用数字MPEG - 2主档 /主级 (4:2 :0 )DVB方式来压缩和传送 ,可一次传送 4~ 10套电视节目 ,这样显然降低了卫星信号的发送成本 ,且其节目质量与模拟信号相差无几 ,但也增加了接收设备的费用。因为目前市场上一套卫星数字接收设备还是比一套模拟接收设备价格高。为此 ,有的乡、村有线电视站可能采用了较小口径或质量较差的接收天线和廉价的数字接收机 ,致使图像画面…  相似文献   

4.
通常所说的电缆电视系统(CATV)或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利用同轴电缆通过合理的干线传输和用户分支分配将经前端设备处理后的电视信号传送到系统的各个用户(即终端显示设备)。前端电视信号包括接收的广播电视信号、卫星电视信号和各种自办有线电视节目含录像节目等。本文要探讨的既不是CATV系统的设计、安装(合理的设计、安装只能算是CATV有了一个良好的开  相似文献   

5.
韩广兴 《电子世界》2003,(12):63-64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电视天线接到录像机的天线输入端,再将录像机与电视机用AV电缆连接起来,此时电视机只能收看录像机播放的磁带节目或录像机接收解调的电视节目。()2.电视天线接到录像机上,再将录像机与电视机用AV电缆连接起来,电视机仍可任意调谐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6.
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有许多是采用现场直播方式,而现场直播又因场地及传送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电视台内演播室节目直播。由于台内演播室到播出前端的线路固定,因此传送大多数采用音频、视频电缆或者光纤电缆。(2)对于节目现场在外省区的情况下,节目传送多采用卫星传输。(3)对于在本地近距离的台外现场的节目直播,多采用微波传送。微波传送特别适合于节目现场不定,或者不便于架设光缆的场合;此外,微波传送的抗毁性好,信号质量高,只要把收、发以及中转点的设备架设好、看管好就不会受到破坏,而光缆或电缆,由于路由复杂,从台外现场到台内…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或室外天线接收电视信号是最基本的电视接收方式。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普遍采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出现了一种新兴的以电缆、光纤为主要传播媒介,向用户传送本地、远地及自办节目的电视广播系统一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简称CATV),又称为电缆电视(Cable Television)或有线电视。早在40年代,国外出现的CATV系统主要是解决偏远山村或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因高层建筑难以接收好电视信号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电视是一种发展很快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在这种应用技术领域里,新系统的出现总是以新原理、新设备为基础的,新设备的核心是新型关键器件,而新器件的发明又靠原理、材料工艺和制造技术上的突破.电视技术可以分成摄象、录象、传送和显象四个环节,其中摄象技术的新发展有:电子新闻采集(ENG)和电子现场制作节目(EFP)、单管彩色电视摄象机、硒砷碲摄象管(SATICON)、摄象机自动化、固体摄象器件和线阵固体摄象器件电视电影设备等;录象技术的新发展有:螺旋扫描录象机、数字化录象机和电视唱片等;传送技术的新发展有:卫星广播、光纤通信、电缆电视、气球广播、园极化发射天线和消除重影技术等;显象技术的新发展有:自会聚管(PI管)、新型投影电视机、气体放电平板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等;  相似文献   

9.
调音台是目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唱片等节目制作及剧场扩声等必要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型音乐节目的增多,现代专业调音台的结构也愈益复杂。广播调音台是调音员(或录音师)对所需制作的广播节目的声音信号进行控制(音  相似文献   

10.
<正> 有线电视台都是通过有线电视(CATV)网,将电视节目传送到各家各户的。我国很多地区的有线电视网都采用电缆。电缆铺设的成本较低,但电缆的带宽较窄,传送信息有限,传输速率较慢。目前比较先进的有线电视网络则是用光纤到楼前,然后电缆入户的方式传送有线电视信号的光纤电缆混合网(HFC)。光纤传输带宽更宽,能够传送更多的信息,但造价较高。HFC不仅可以传送有线电视节目,还可以传送更多的信息,例如利用HFC上因特网、视频点播、电视购物等。用HFC  相似文献   

11.
大中型CATV网络系统所传送的电视节目来源主要包括:(1)接收卫星电视节目;(2)接收微波传送的电视节目;(3)用天线接收开路电视节目;(4)用视音频短距离传送的节目;(5)自办频道节目等。这些节目的来源途径广泛,接收信号所采用的设备型号、性能差异较大,设备的供电网络又不尽相同。这样,交流低频源时常对节目源信号产生交流声干扰,在电视屏幕上形成一条或几条横条上下滚动,形成所谓的交流滚道干扰。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缆电视,又称作多频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系统,已经成为国际上发展最快的多频道电视节目的传送系统,并在过去三年中有了迅猛的发展。它是利用微波频段在天空中进行电视节目的传送,其服务网遍及全世界,在美国以及其他的四十二个国家中拥有超过二百万个用户。无线电缆电视系统可用多种语言形式来提供多种节目内容:信息、体育、教育、音  相似文献   

13.
高雨春 《今日电子》1994,(10):57-61
电视接收分开路和闭路两大系统。开路系统通过电波把电视信号送到广大用户,通常称为广播电视;闭路电视则是为了特定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电路将电视信息传送到用户。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ATV为英文COMMUNITYANTENNA TELEVISION的缩写,它是闭路电视中的一种,最初是作为接收困难地区广播电视的共用设施,使用电缆传递电视信号之后,成了城市建设和广播电视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和重要分支;渐渐地又开拓出现了营业性的自办节目的有线电视广播。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指由天线接收下来的信号通过电  相似文献   

14.
1 概述 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始于北京,早在1964年北京饭店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共用天线(MATV)或称闭路电视。七十年代后期从共用天线逐步过渡到电缆电视(CATV)。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了300MHz的邻频系统。进入九十年代有线电视更是发展迅猛、相继出现“光纤电缆电视”(HFC网络)和“无线电缆电视”(MMDS或  相似文献   

15.
传送数字声     
电缆电视已扩大其服务到美国60%的住户。进一步扩大需要新增设的服务项目。音响将是视频之后的最大的消费通讯市场。电缆电视具有可能向音响市场投资的现成渠道。有必要用数字声来保证提供上好音质的节目。本文提出一个与现行电缆电视兼容传送数字声的综合系统。设计系统时也为将来音响节目制作的发展留出了余地。  相似文献   

16.
电缆电视系统的机房控制中心的任务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把来自天线和卫星的信号加以处理后输出给传输部分的干线,二是向用户播放自办节目,三是翻录节目。我们在设计机房时就是从这些方面考虑的。机房控制中心的主要设备有控制台、监视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界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中,这种变化是由用于地面和卫星广播电视以及电缆传送的数字传输技术的出现而带来的。一开始,这种新的技术能力可用来更为有效地传送现有节目或者用来提高传送链路的能力而容纳更多的节目。然而,对于广播电视台站来说,还存在着这样一些机会,就是它们可以成为诸如具有交互性的新的节目方式的传送者,可以开办数据业务,从而真正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给它们服务区内所有用户带来好处,而且在时间上会比电信网等其他结构超前很多。本文从广播电视的角度探讨这类机会以及为做好有关业务所需要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18.
王翔 《有线电视技术》2000,7(5):66-69,85
1 综述 近年来数字卫星电视在全球蓬勃发展,我国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地方省台也通过卫星向全国传送数字电视节目。电视节目传送数字化己成为趋势。数字视频广播(DVB)1993年在欧洲兴起,短短几年时间己从标准化进入商品化、实用化和产品化阶段,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DVB系统包括DVB—S(卫星广播)、DVB—C(电缆传输)和DVB—T(地面传输),其中最突出的是DVB—S,由于其广播方式简单,设备投资少,Ku波段广播使用0.45~0.6m的天线就能接收到清晰的图像,而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在美国,卫星直播数字电视DBS(DTH)用  相似文献   

19.
1 有线电视系统简介 1.1 发射和接收路径顾名思义,有线电视系统就是把电视信号通过电缆传送给家庭电视机的一种装置,而不是像平常那样利用屋顶天线来接收。当电视广播工业发展到郊区或郊外地区需要收看时,由于家庭离电视发射天线更远了,居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谈到电视时,立即想起家家户户普遍使用的电视机,每天接收电视广播节目。回顾历史,当初电视的发展确实是从无线广播开始,从黑白至彩色,都是模拟电视,由电视台通过高塔天线,使射频电磁波传送到家家户户的电视接收机,但广播范围是有限的。如果中央电视台节目要向全国广播,那就需要用无线通信网,把电视信号传送至各地,由地方电视台无线转播。通信网配合电视广播事业,承担电视节目长途传输的业务。近年各地城市建筑高楼大厦,电视台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受到高楼的反射,产生多个不同途径和不同延时的电磁波,当其传送至每家的电视机时,在接收屏幕上出现画面的重影,使无线电视广播的收看质量大受损害。为了克服无线传播的这种不良影响,保证收看质量;又为了能够提供更多频道的电视节目,满足大众自由选看的要求,各地区纷纷建立有线电视(CATV)广播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