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葡萄花油层部分井组存在注入水主要沿高渗透层突进,导致油井含水较高、产油较低,通过开展化学浅调剖技术,可以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层,扩大低渗透层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减缓注水井层间矛盾,实现对注水井吸水剖面的有效调整,井区连通油井受效明显,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注水开发油田为缓解油层层间和层内矛盾,常用调剖剂来改善吸水剖面,目前国内外通常是定性评价调剖效果。为此,利用注水井调剖措施前后吸水剖面的资料分析调剖效果,结合数理统计公式及劳伦兹曲线对调剖措施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定义了水井调剖前后劳伦兹曲线的不均匀系数、水井调剖变异系数、吸水剖面均质系数、吸水剖面突进系数,定量刻画调剖措施改善吸水剖面的均质程度,弥补了定性判断调剖是否有效的缺陷。通过油田现场实际资料分析认为水井调剂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孤岛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开发层系多,井段长,历经40多年的开发,注水井吸水剖面及油井产液剖面明显改变,储层剖面的改变导致油水井层间矛盾加剧,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为此,现场采用细分注水、分层注聚、水井调剖、油井堵水堵聚及氮气泡沫调剖辅助注汽等技术,有效地改善了油水井剖面现状,为孤岛油田的高效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的老油田逐渐的进入到了高含水开发阶段,注水井的调剖技术将变成其主要的技术措施,采取调剖技术是通过单井调剖逐渐发展成区块整体的调剖,其调剖处理的半径也在逐渐的变大,发展调剖技术,其设备也需不断的加强完善。对油田进行注水开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和油层层内以及层间的矛盾,一般情况下是通过采取调剖剂的方式对吸水剖面进行改善,至今国内外一般都是利用定性评价得到调剖的效果。通过注水井在调剖措施中应用前后对吸水剖面起到效果的资料来分析其调剖的效果,在结合劳伦兹曲线以及数理统计的公式将调剖的效果实施定量的研究分析,根据劳伦兹曲线可以得知注水井在进行调剖前后的不均匀系数、吸水剖面的突进系数、水井调剖的变异系数,还定量了调剖措施当中对吸水剖面进行均质程度的改善情况。根据现场的实际资料进行的分析表现得知水井调剖可以得到更佳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区油田寨科区域注水区块综合含水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地下存在高渗透层及大孔道、地层压力低的地质特点,结合注水井的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确定调剖井,试验应用了高强度接枝共聚物调剖剂及辅助堵剂,其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层内和层间矛盾,改善了吸水剖面,单层突进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连通油井含水率下降,增产效果明显,为今后水驱调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晓艳 《河南石油》2008,22(1):69-71
通过对大庆萨中开发区南一区乙块钻关区部分注水井采取化学浅调剖技术,摸索出钻关恢复期的最佳调剖时间为在恢复期的第一阶段采用化学浅调剖措施,控制含水上升效果最好。前期浅调剖对于缓解钻关恢复期产量递减,调整注水结构,动用低含水低产油层,减缓层间、层内矛盾效果相当明显。浅调剖控制钻关后含水上升先导性试验对同类油田改善开发效果有借鉴意义,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庆萨中开发区南一区乙块钻关区部分注水井采取化学浅调剖技术,摸索出钻关恢复期的最佳调剖时间为在恢复期的第一阶段采用化学浅调剖措施,控制含水上升效果最好。前期浅调剖对于缓解钻关恢复期产量递减,调整注水结构,动用低含水低产油层,减缓层间、层内矛盾效果相当明显。浅调剖控制钻关后含水上升先导性试验对同类油田改善开发效果有借鉴意义,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彩南油田西山窑组油藏多年注水开发,进入高含水后的开采效果,分析了调剖效果逐年变差,多次重复调剖井组增油效果逐渐变差的主要,提出了酸压调剖技术思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中、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使注入水发挥更有效的驱替作用,提高动用程度,增加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注水井化学浅调剖剂是在高渗透层形成凝胶体以堵塞岩石孔隙,降低其渗透率,有效地控制水的锥进.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应用的浅调剖剂主要是低初始黏度的LV调剖剂,该调剖剂最大的优点是破胶时间长,可达到2年以上.注水井化学调剖后,随着注水结构的改善,井区连通油井见到控水效果.统计分析相连通的196口未措施油井,对比调剖后的增油效果,从中可以看出,平均单井日增油0.35 t,日降水1.47 m3,目前累计增油1.2×104t,降水5.2×104m3.  相似文献   

10.
因为常规方法只能定性分析调剖措施的见效情况,所以为了定量描述注水井调剖改善吸水剖面的效果,提出了3种定量评价调剖效果的新方法,即采用注水井调剖变异系数、吸水剖面均质系数和注水井调剖前后劳伦兹曲线的不均匀系数来定量刻画调剖措施改善吸水剖面的均质程度。利用上述3种方法,对北三台油田多口注水井的吸水剖面资料进行了计算,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定量评价指标,可以直观看出注水井调剖后吸水剖面非均质性的改善程度,准确获知调剖措施的见效信息。该方法实用方便,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复合离子聚合物整体调剖效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喇嘛甸油田北西块葡Ⅱ—2油层纵向非均质严重,适合于调剖的井数多,注聚前集中在5个注入站采取了复合离子聚合物整体调剖,调剖井比例为84%,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并且充分利用调剖后注入均衡的有利时机,采取采出井压裂对应调整层位等综合调整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调剖的作用。通过对北西块整体调剖效果的分析,说明调剖可以明显提高中低渗透层的动用程度和驱油效率,驱油效果好于未调剖区。整体调剖不仅调整了注入井纵向注入不均衡的矛盾,而且在不同沉积单元不同注入方向上同时进行了平面调整,驱油效果好于单井调剖区。注聚前整体调剖是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南薄层稠油蒸汽吞吐后期层间吸汽差异大、汽窜严重、热损失大、排水期长、吞吐效果差的问题,研究配套了苛化泥堵窜调剖技术、分层注汽工艺技术和SEPA增效蒸汽驱油技术,有效地封堵了汽窜通道,调整了吸汽剖面.扩大了蒸汽波及体积,提高了驱油效率。现场应用38口井,累计增油23452.9t,效果显著,为薄层稠油蒸汽吞吐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孤岛油田化学复合驱扩大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孤岛油田特高含水期常规井网化学复合驱油扩大试验经历了前置段塞、主段塞、后置保护段塞的注入及后续水驱,目前试验区综合含水率基本接近试验前水平。由于复合驱扩大了波及体积、提高了驱油效率,注入系统和采出系统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水井注入压力升高,吸水剖面得到调整,层间矛盾得到改善;油井产油量大幅度上升,含水率大幅度下降,实际提高采收率已达11.7%。与水驱相比,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复合驱扩大试验取得了成功。由于试验是在常规井网下进行的,该试验的成功说明胜利油区在常规井网和污水配注条件下实施复合驱油可以取得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图5表2参11  相似文献   

14.
海上油田稀井网大井距聚合物驱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歆  周凤军  张迎春  王惠芝  郑浩 《特种油气藏》2012,19(3):104-107,156
为改善海上X油田产量递减现状,在室内评价及小井组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中高含水期的早期聚合物驱矿场试验,提出了海上油田注入井分层分质注入、分层调剖,油井提液引效的措施。研究表明,稀井网大井距聚合物驱主要以扩大平面波及体积为主;从边部油井的见效特征分析可知,聚合物注入可有效压制边水入侵,但对改善纵向层间矛盾效果有限。X油田早期聚合物驱试验为海上同类油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甘文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1):59-61,139,140
腰英台特低渗裂缝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特征表现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注水压力高,波及体积小,沿高渗透带突进明显,水淹程度高,而在低渗透带剩余油丰富。通过水井重复射孔、油井转注、水平井分段压裂、水井调剖、周期注水等方式有效地改善了其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萨中高台子油层浅调剖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由于高台子油层小层多,隔层不明显,所以通过细分调整减缓层间矛盾及控制含水上升速度的难度都很大。南一区西部高台子油层应用浅调剖技术,通过精细选井选层,针对层间差异较大,且与之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注水井,降低了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水驱效果,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浅调剖技术在南一区西部高台子油层的成功应用,为整个高台子油层高含水期的稳油控水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层间调剖注入参数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调剖作用机理,采用包含调剖层和非调剖层的多油层理想地质模型简化实际油层,利用最小吸水指数变异系数建立了调剖剂选择性注入量的最优化模型,可实现各小层吸水量差异程度达到最低,最大限度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从注采系统的压力平衡出发,考虑低渗透层即非调剖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调剖剂选择性注入压力的最优化模型,可实现调剖过程中对低渗透层的零污染,从而更好地动用低渗透层可采储量,提高油藏波及体积.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学求解,并对一个实际井组进行了调剖注入参数的优化设计,评价期1 a后,水井吸水剖面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吸水指数变异系数由0.873降低至0.561,注水压力上升并且维持在8.2 MPa左右,评价期内累积增油量达326.4 t.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 3油藏的研究与分析.以更新侧钻、大修等手段恢复和完善注采井网,以重点井区的水井深度调驱为主.加大层间调整力度,提高大厚层内动用程度和注入水波及体积.增加水驱控制储量,增加可采储量,减缓老井递减.从而提高了该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注水时机、注水方式一定的情况下,注水强度尤其是各注水井的注水量配置显得非常重要。在对目前国内存在的配注方法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之后,提出了以水驱油田注水井井组为研究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中的关联度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关联系数作为井组内油井的动态劈分系数,从而对油井产液量劈分,进一步确定井组内注水井的配注量。经实例试算,说明本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配注方法,该方法摒弃传统方法对注采井层段大量数据统计的烦琐性,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0.
化学驱分注技术已成为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保障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大庆油田根据不同油层类型、不同开发阶段需求,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注聚工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已形成以“全过程一体化分注技术”为主体的化学驱分注技术,实现了同井分层注入量与分子量的双重调节,一趟管柱满足空白水驱、化学驱及后续水驱2~7层分注需要,测试工艺与水驱兼容,投捞、验封、流量测调全电控。随着油田生产的发展,化学驱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现场应用中的新问题:分注井测试工作量逐年增多,班组测调能力已达极限;分注合格率下降快,测调周期缩短;开发油层向渗透率更低、隔层更薄、厚度更小的油层转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结合自动监测、远程控制等自动化技术,以实现化学驱分层注入技术监测与调整智能化的新工艺,同时研发了小卡距和小隔层细分工艺,为油田化学驱分注进一步高质、高效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