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散体类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 (包括CFG桩复合地基 )及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 ,对其中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取用在概念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研究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机理基础上,考虑到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由于受载或变形引起桩土孔隙率变化导致桩土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特点,建立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与变形的关系模型。然后,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非线性特征,引进传统分层总和法和分级加载的思想,提出了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合地基桩土压缩曲线和经验修正系数的使用,也考虑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完善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研究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机理基础上,考虑到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由于受载或变形引起地基桩土孔隙率变化,从而导致桩土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特点,建立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与变形的关系模型;然后,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非线性特征,引进传统分层总和法和分级加载的思想,提出了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合地基桩土压缩曲线和经验修正系数的使用,也考虑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完善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正桩-筏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可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等优点,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某高速公路CFG桩-筏复合地基试验段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二维平面模型,对CFG桩-筏复合地基的地基沉降、筏板下桩、土应力分布和桩身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FG桩-筏复合地基可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均化筏板下桩、土应力分布和减小边桩水平位移;地基土弹性模量对边桩水平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着大型海洋工程项目不断发展,对水下软土地基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水下挤密砂桩和水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等传统方法具有定位难、制桩难、桩体质量差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方法】借鉴陆上孔内深层强夯施工方法,因地制宜地提出水下套筒强夯复合地基成桩技术,该技术使用套筒阻隔海水进入桩孔,具有定位准、加固深和强度高等优点,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强夯碎石桩与传统碎石桩相结合的工况下,地基极限承载力提高50%以上,等长度群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比长短桩复合地基提升18%;在全部采用强夯碎石桩的工况下,地基极限承载力提高170%以上,等长度群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比长短桩复合地基提升3.7%。【结论】全部采用强夯碎石桩的复合地基比强夯碎石桩与传统碎石桩组合而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更多,在提高承载力方面,采用套筒强夯长短桩复合地基更加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短混凝土芯碎石(SCCS)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建立轴对称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路堤荷载下端承和悬浮SCCS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并与单一材料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和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比较。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对端承和悬浮SCCS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SCCS桩是否打穿软土,SCCS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与相应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几乎相同,远大于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端承SCCS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大于悬浮SCCS桩复合地基。悬浮SCCS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主要取决于SCCS桩贯入比,贯入比越大,复合地基固结越快。端承SCCS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主要取决于芯桩的刚度,芯长较大时它随芯桩模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他因素对端承和悬浮SCCS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
正CFG桩复合地基近二十年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复合地基承载力高、地基变形小、造价低和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随着近年来高层住宅大规模建设,针对我省的情况,大多数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但在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中,有一些设计人员在有些问题上概念不是很清楚。本文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涉及上部结构荷载、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桩身材料强度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地基变形验算和静载荷试验等多个方面。这  相似文献   

8.
刘彬 《人民长江》2019,50(7):144-149
针对蒙华铁路岳阳段软土和松软土地基问题,为了有效控制地基沉降,提出了采用分离式布桩和交叉式布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方案。基于离散元颗粒流仿真技术分析两种布桩形式、不同桩间距对软土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研究表明:① 分离式布桩和交叉布桩下,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均与桩间距均呈指数函数分布;② 分离式布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地基面上两种桩型的衔接处,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两种桩型衔接处的多向搅拌桩桩顶位置。③ 交叉式布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地基面上的线路中心线处,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加固地基顶面中线附近的多向搅拌桩桩顶。④相同桩间距条件下,分离式布桩复合地基沉降和路基面宽度范围内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量明显小于交叉式布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9.
为加固深厚软土地基软土层,文章创新性提出了采用刚-柔性桩与格构墙复合地基,以加强天然地基、约束软土地基垂直与水平变形为目标,把刚-柔性桩与格构墙复合地基技术相结合,将刚性桩与柔性桩(水泥土搅拌桩)间隔布置,分深、浅层加固软土地基,同时利用水泥土搅拌桩形成格构墙,对软土地基围固,二者结合,有效地加强复合地基整体作用和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开展了柔性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和传统的等长桩复合地基2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路堤荷载下柔性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试验中路堤表面关键点处设置位移计,布设分层沉降标示点,在土层不同深度处埋置孔压传感器和土压传感器等。试验结果表明: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中长桩的桩土应力比明显增大,并且在总桩长相同的条件下比等长桩复合地基更利于控制总沉降和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11.
PCC桩是一种适合软土地区加固的刚性桩,以大面积PCC桩复合地基中的一个桩- 土-垫层单元为研究对象,考虑桩-土-垫层的共同作用,提出了PCC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一种计算方法。该方法假定桩土界面的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为理想弹塑性关系、同一水平面上桩间土与桩芯土沉降相同、桩端土符合Winkler地基模型,考虑桩-土-垫层的协同作用机理,推导出了PCC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的计算公式,并根据推导出的公式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PCC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某路堤试验段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深入分析了桩-筏复合地基桩顶、桩间土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固结时间及沉降的变化规律和桩土应力空间的分布规律,探讨了筏板下地基反力模型,为路堤荷载下CFG桩-筏复合地基的基理研究提供思路,以期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强夯碎石桩处理上软下硬地层条件,结合工程实践建立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进行三维渗流固结数值计算,重点研究了桩身贯入比、桩土模量比、桩土置换率及地基刚度比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最后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设计中的规范法与三维数值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桩身贯入比、桩土模量比、桩土置...  相似文献   

14.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技术。利用轴对称固结模型并基于等竖向应变假定,推导出其复合地基的固结方程,并得到单面排水条件下复合地基的固结解析解。通过与有限元固结度计算结果的比较,评价了所建立的固结解析解的计算精度。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中字形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研究表明:中字形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整个桩体刚度、小直径桩段置换率、扩径桩段刚度和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扩径桩段位置的下移而略微增大。扩径桩段直径的变化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微型桩复合地基沉降和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艳  袁新明 《水利学报》2005,36(12):1492-1497
本文通过小模型试验并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微群桩地基模型沉降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找出了复合地基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一些基本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微桩加固地基对减少沉降起到了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MARC程序对天然地基和微群桩复合地基进行地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桩的加入有利于地基抗震的结论,为微群桩复合地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通过工程实例,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轻便触探试验、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等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规范规定的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为基础,采用等沉降准则,引入单桩复合地基变形刚度概念,建立了基于沉降控制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的设计计算和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在试验实测值(520~624 kPa)之间,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内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的混凝土纵向围堰基础处理方式为例,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要求、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并利用低应变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等检测方法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CFG桩的桩身完整性良好,单桩竖向承载力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复合地基沉降量均匀,地基承载效果良好,试验结果可为混凝土围堰基础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提高地基抗滑稳定性是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和影响搅拌桩桩身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抗滑稳定性的设计注意事项;研究了搅拌桩复合地基等效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的取值方法,通过不同取值方法的对比,提出了搅拌桩复合地基强度参数取值的建议,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合地基由于其充分利用桩间土和桩共同作用的特有优势和相对低廉的工程造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北江大堤西南水闸重建工程的地基处理就是其中一例,该工程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闸基础,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达到控制闸室沉降变形的目的、该文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