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具有反射壁的薄膜空间中的无规行走和自回避无规行走进行了分析,并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具有反射壁的薄膜空间中的无规行走与Euclidean空间中的无规行走具有相同的标度行为,而薄膜内的自回避无规行走亦有一定的标度性,其分维与二维和三维空间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有机材料的分子模拟模型(Ⅰ):单分子链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有机物分子模拟中的模型问题,提出一种有机材料单分子链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可以分成两部分:"随机行走"法和"定向行走"法.采用"随机行走"法构建具有开环结构的有机单分子链模型;采用"定向行走"法构建具有闭环结构的有机单分子或官能团模型;且采用"随机行走"法和"定向行走"法结合来构建具有这两种结构的有机单分子链模型;采用分子模拟方法来得到合理的分子构型.通过典型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简单方便并且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准确理解双足被动机器人运动的本质特征,加强模型研究对实际样机设计的指导作用,采用数值仿真和Adams验证的方法研究简单两杆直腿圆弧足被动模型.分析了该被动模型的特点并通过拉格朗日法建立了与其对应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机器人稳定行走周期步态在相平面内表现为极限环特点,通过Matlab工具给出了理想模型稳态行走仿真的详细过程,分析并得出机器人能够周期稳态行走的初值条件,运动特点和运动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分布、变化过程以及相互转化关系,同时利用Matlab的仿真结果实现Ad-ams对现实样机模型稳态行走的仿真分析,为下一步对机器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为后续研究被动机器人样机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双足被动机器人进行稳定周期行走,给出了求解双足被动模型不动点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被动行走模型各机械参数和斜面坡度对稳定不动点存在的影响,并分析各参数在给定初始条件下,对模型收敛到稳定周期运动状态速度的影响以及各参数对模型稳定不动点状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腿质量(m∈[0.3kg,30kg]),较高的质心位置(Kc∈[0.0304,0.6240]),合适的足半径(Kr=0.16),较大的转动惯量(KJ=0.128)以及合适的斜面坡度(β∈[0.02rad,0.1rad]有利于提高被动机器人的局部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双足机器人沿小斜坡向下被动行走的问题中,考虑了双足和刚性双腿的质量对运动状态的影响。根据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行走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得到系统的Lyapunov指数和Poincaré映射图。比较发现:如果不考虑双足和刚性双腿的质量,模型可以稳定行走的斜面倾斜角范围最大;考虑了双足和双腿的质量,模型可以稳定行走的斜面倾斜角范围变小;在同样倾斜角的斜面上,模型的运动状态可随着双足和双腿质量的增加而由周期变成混沌,最后变成不能稳定行走。  相似文献   

6.
平均首到达时间(Mean First-Passage Time,MFPT)是衡量复杂网络上随机行走效率的一个重要统计指标,一直是复杂网络领域研究的重点、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得出了一般网络上任意两点间随机行走的平均首到达时间的精确解。首先运用图谱理论的相关知识,推导出平均首到达时间的数学解析公式,在求解过程上优于已有的方法,并能给出了这一解析解的下界。以无标度网络(BA网络)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其结果与解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田间实际数据,采用一维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对联合收割机行走半轴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可靠度足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腿部构造对双足倒立摆行走步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含膝关节的二段腿倒立摆模型,确定了腿部受到的反力和腿长的关系,建立了模型运动控制方程和仿真模型,采用庞加莱映射和牛顿迭代法求得了模型周期性行走步态结果,分析了机械能、冲击角、膝关节初始角度、膝关节转动刚度等模型参数对行走步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含膝关节的二段腿初始刚度较大,随着变形的增大刚度逐渐减小,表明二段腿存在受力柔化特性;二段腿模型能够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实现多种周期性步态,给定合适的参数组合,模型能够覆盖人体正常行走的频率区间.对比线弹簧模型,本文模型构造更接近于真实人体,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为模型的实验验证和参数标定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传输链的特点,对影响传输链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附件(含被输送件)质量、质心偏移位置和转速。建立传输链的链节力学模型,并对质心偏移不同情况的链节受力进行了计算。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传输链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以曲线接触代替实体接触,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上述3个因素对传输链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信任链传递技术和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信任链传递研究现状与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尽管TCG信任链传递模型能保证一定的可信性,但较长的信任链增加了传递过程的损失;信任度值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获得,增大了计算量。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星型结构的信任链传递模型。该模型将RTM置入TPM内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信任链传递的安全性;其次,该模型在信任度量过程中增加了数据恢复功能,增强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又由于RTM到所有被测量部件都是一级测量,因此传递过程的信任损失较少。最后指出了信任链传递领域亟待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图论中或动态规划的加权图中求最短通路或最大流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价值.通过定义一种加权道路矩阵及其运算,从中获取最短通路或最大通路的具体信息.对于结点数很多的图通过计算机可容易地获取最短通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法.  相似文献   

12.
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步行力模型是最为常用的单人步行力模型,但是该模型忽略了人实际行走过程中的随机性,往往导致较为保守的计算结果;(Z)ivanovic提出的时域随机性模型过于繁琐,不便于应用.本文在(Z)ivanovic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单人步行力模型,该模型既能反映实际步行力的非周期性、又可以直接用于时程分析.通过现场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格码调制(TCM)与CDMA技术的结合,给出了一种新型CDMA系统,并在随机多址模型的基础上,假定多址干扰为高斯白噪声,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系统性有相对于未编码的系统有相当大的提高,并且性能的提高随格码信号集的扩大和编码约束长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哈密尔顿回路判断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久而未决的一个难题,通过建立道路矩阵及其相应的运算提供了Hamilton回路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链长精度和节距精度的特征参数间存在统计上的谐应关系,因而各国的链条标准只规定一定节数时的链长精度。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及大样本统计检验,以平顶链为例论述了上述观点,并探讨了谐应关系的应用。所得结论,可供其他链条借鉴。本文研究结果已部分用于《ZBJ18001—89输送用平顶链和链轮补充技术要求》。本文还对国内若干有关链长精度的文献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当增益网络中的弧容量限制和最大流目标要求带有模糊性时的最佳最大流问题。通过定义广义增益增广链路和广义增广圈根链路来探讨最佳最大流的性质,并从理论上给出了通过中间最佳流逼近最佳最大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分析电容网络的无规行走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论证,并列举了一些运用该方法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耦合随机徘徊过程的直观描述为:在每个u∈S处,有一个指数钟,这些指数钟相互独立,服从参数为1的Poisson分布.当在u处的指数钟响时,位于u处的粒子独立地以概率p(u,v)转移到v处.近年来耦合随机徘徊过程得到国际上概率论学者的广泛研究,但仅限于每次转移一个粒子的情形.文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为从有限位置集到无限位置集的过渡和随机过程的耦合.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推广,讨论了位置集为可列集且每次转移多个粒子的情形,并证明了广义耦合随机徘徊过程的存在性.可得当位置集为可列集且每次转移多个粒子时,耦合随机徘徊过程是存在的且为一无穷质点马氏过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特殊的本原双色有向图,其未着色的有向图包含两个圈.首先求出该双色有向图为本原时的圈矩阵,然后利用该圈矩阵和图论的有关知识,得出了这个本原双色有向图的指数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