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麦芽糖浆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湿法糖基化改性,以抗张强度为指标,考察改性后蛋白膜的机械性能,通过SDS-PAGE、DSC、傅里叶红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考察蛋白改性前后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改性后蛋白膜较传统的明胶膜和纯玉米醇溶蛋白膜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对SDS-PAGE电泳谱图分析可知玉米醇溶蛋白与麦芽糖浆进行了有效的糖基化接合。经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可知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的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差示量热扫描仪分析表明湿法改性的产物zein-MS膜热变性温度从由为改性前的188. 47℃提高到了206. 87℃,增加了膜的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改性后膜的表面较改性前更加平整,孔洞基本消失。将玉米醇溶蛋白改性产物制成胶囊壳,以常规明胶胶囊壳作对照,参考《中华药典》(2015版)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  相似文献   

2.
利用麦芽糖浆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湿法糖基化改性,以抗张强度为指标,考察改性后蛋白膜的机械性能,通过SDS-PAGE、DSC、傅里叶红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考察蛋白改性前后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改性后蛋白膜较传统的明胶膜和纯玉米醇溶蛋白膜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对SDS-PAGE电泳谱图分析可知玉米醇溶蛋白与麦芽糖浆进行了有效的糖基化接合。经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可知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的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差示量热扫描仪分析表明湿法改性的产物zein-MS膜热变性温度从由为改性前的188.47℃提高到了206.87℃,增加了膜的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改性后膜的表面较改性前更加平整,孔洞基本消失。将玉米醇溶蛋白改性产物制成胶囊壳,以常规明胶胶囊壳作对照,参考《中华药典》(2015版)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  相似文献   

3.
利用菊粉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干法糖基化改性,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热分析(DSC)、傅里叶红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考察改性前后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SDSPAGE电泳谱图可确认玉米醇溶蛋白与菊粉进行了有效的接合;傅里叶红外分析也确认糖基化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以共价键的形式接入了菊粉糖分子;DSC分析所得玉米醇溶蛋白膜及其改性产物膜的变性温度分别为188.47,194.02℃;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改性后膜的表面更加平整,无孔洞。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关于明胶胶囊壳的相关检测指标,对菊粉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产物制成胶囊壳进行测定,该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4.
玉米醇溶蛋白菊粉糖基化改性成膜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粉作为羰基供体,与玉米醇溶蛋白的氨基进行糖基化反应,探讨改性成膜的最佳工艺,并对膜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物料比(蛋白/糖)10:1(g/g),反应溶液pH 6,反应时间48 h制得的玉米醇溶蛋白—菊粉共价交联膜达到最佳状态,该条件下膜的抗拉强度为10.12 MPa,接枝度为37.5%。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膜的透光率、阻水、阻油、阻氧性均优于原玉米醇溶蛋白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黄原胶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Zein)提升胶囊壁材的抗拉强度、阻隔性能及肠溶性。方法 以Zein为原料,黄原胶作为羰基供体,进行干法糖基化反应,得到玉米醇溶蛋白-黄原胶改性产物(zein xanthan gum conjugates,Zein-xg),将其制备成膜,并通过机械性能、阻隔性能等指标研究糖基化改性对膜的性能的影响,考察胶囊壳外观性状、干燥失重、松紧度、炽灼残渣、脆碎度指标,并进行模拟体外释放研究。结果 与玉米醇溶蛋白相比,玉米醇溶蛋白-黄原胶膜的抗拉强度提高至21.59 MPa,提高了3.6倍,水蒸气透过系数提高了34.79%,过氧化值降低19.51%,吸水率由45.70%升高至47.03%,透油系数为0 g·mm/(cm2·d)。在模拟胃液中胶囊壳装载的小分子罗丹明B和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3 h累积释放率为0,转至肠液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了98.03%和77.14%。结论 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黄原胶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改性后的胶囊壳外观性状、干燥失重、松紧度、炽灼残渣、脆碎度等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旨在考察超声波对菊粉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产物的二级结构以及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经不同超声功率预处理后进行干法糖基化改性,测定接枝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粒径、巯基和二硫键的含量。结果表明:经500 W超声预处理后,玉米醇溶蛋白糖基化反应的接枝度达到28.65%,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4 MPa和3.6%,此时粒径最大,溶液分布较均匀。随着超声功率的不断增大,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呈现巯基含量逐渐升高,二硫键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另外,圆二色谱分析表明,随着超声功率增加,玉米醇溶蛋白分子中α-螺旋含量降低11.9%,β-折叠含量增加了11.3%。说明超声处理可使蛋白质结构改变,有助于糖基化反应,进而提高蛋白膜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玉米醇溶蛋白成膜性好,然而其膜机械性能差,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效果。改性是弥补这一缺点的有效手段。选用乙酸、乳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与柠檬酸6种有机酸来对玉米醇溶蛋白改性,结果表明:在玉米醇溶蛋白含量为0.1 g/mL;乙醇体积分数90%;羧酸添加量0.03 g/mL;加碱改性溶液pH 5.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无碱苹果酸改性膜延展率达到(228.17±26.53)%,相比对照组提升154%,而其抗拉强度仅为(0.70±0.05)MPa。碱催化柠檬酸改性膜抗拉强度由(7.18±0.54)MPa提升至(12.73±1.05)MPa,延展率为(3.65±0.21)%,与对照组差距不大。经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膜机械性能良好,不仅为它在食品保藏方向的应用打下基础,而且有利于我国玉米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产业成熟。  相似文献   

8.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ase)催化玉米醇溶蛋白与氨基葡萄糖盐酸盐(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GAH)发生交联反应。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认玉米醇溶蛋白与GAH发生交联反应。以玉米醇溶蛋白糖基化修饰产物中GAH导入量为指标,优化糖基化反应条件,并对玉米醇溶蛋白糖基化修饰样品的溶解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适的糖基化反应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 g/100 mL、TGase添加量50 U/g(以玉米醇溶蛋白计)、玉米醇溶蛋白中酰基供体与GAH中的酰基受体物质的量比1∶6、初始pH 8.0、反应温度44 ℃、反应时间7 h;此反应条件下,玉米醇溶蛋白中GAH的最大导入量为(11.34±0.21) mg/g(以玉米醇溶蛋白计)。与玉米醇溶蛋白相比,玉米醇溶蛋白交联样品与糖基化修饰样品的溶解性均得到提高,玉米醇溶蛋白糖基化修饰样品的溶解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麦芽糖浆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及在胶囊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确定提取玉米醇溶蛋白试剂,采用麦芽糖浆通过湿法糖基化方法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制备胶囊壳,对改性产物进行机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以70%乙醇溶液提取的玉米醇溶蛋白做糖基化反应的氨基供体,当玉米醇溶蛋白-麦芽糖浆质量比为11∶1、pH?9、超声功率400?W、加热时间15?min条件下,接枝度达34.96%,抗拉强度为9.22MPa,约为改性前(4.2MPa)的2?倍。SDS-PAGE糖蛋白染色胶片证明了糖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进行有效的接合。将玉米醇溶蛋白改性产物制成胶囊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检测胶囊壳规格外观形态、颜色、尺寸、松紧度、脆碎度、干燥质量损失、灼烧残渣和透明度等性能指标,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玉米醇溶蛋白的生物利用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和低聚氨基葡萄糖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酶法糖基化修饰,研究了TGase催化的低聚氨基葡萄糖的共价结合反应对玉米醇溶蛋白部分结构性质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玉米醇溶蛋白相比,低聚氨基葡萄糖的共价结合使玉米醇溶蛋白的游离巯基含量降低32.37μmoL/g,热变性温度和变性焓分别增加11℃和72.3J/g,即糖基化反应使玉米醇溶蛋白的热稳定性增加。在剪切速率为1~100s~(-1)条件下,糖基化玉米醇溶蛋白分散液的表观黏度最高,并表现出剪切稀化的特性。在剪切频率0.1~10 Hz时,交联玉米醇溶蛋白和糖基化玉米醇溶蛋白分散液的弹性模量(G′)均大于黏性模量(G″),表现为类固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