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新经济新产业需要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亟需转型,应提高学生大工程观意识,注重系统概念与细节知识相结合,高校"金课"建设当属第一生产力。文章以西华大学工程造价专业计量与计价类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为背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未来计划、课程改革后课程特色进行了探讨,为工程造价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
本文简述了"新工科"建设的提出过程及其背景,首先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进行能力要求分析,继而深入探讨高校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路径和实施办法,引发对培养机制的丰富内涵和重要表征的思考,多方面、多维度研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3)
近年来,为满足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提出"新工科"建设思路,旨在加快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步伐。在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校企联合战略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工科教育体系中的不足之处,然后从校企深度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和双导师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1)
"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导向性,体现了信息化条件下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和融合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特别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新要求。需着力从确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明晰"新工科"人才能力矩阵、明确"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再革命",创设有利于"新工科"人才成长的"场域",推动OBE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提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应体现"四位一体"综合创用能力的课程目标。将"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应用于全国城乡规划专业"7+1"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从校际协同、校内协同及校政企等多个层面阐述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措施,提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联合毕业设计改进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助推新工科建设下城乡规划教育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该研究针对新工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融合多学科实现新工科建设多元化、加快工程教育国际化建设、融合"双创"提高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等新举措,探索新工科教学模式改革途径。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新工科背景下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具体包括加强创新和综合型实验建设适应新工科内涵建设、融合科研竞赛和"双创"设计创新实验、构建网络化实验平台和仿真实验室、深度开放实验室和构建开放式实验课堂等措施,并提出了综合创新实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近些年,随着新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新经济进程的加速演化,在新的形势下,对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深化和贯彻。"新工科"概念的提出,给教育改革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程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对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型、多学科多层面交叉型人才做了进一步地探讨,并依托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对新形势下高校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课程通过重组教学内容体系、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及移动教学手段等,以期培养满足新工科要求的学生。实践证明,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创新,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养升华"三部分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杨宇  张筱逸 《福建建材》2023,(1):110-111+118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成为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而课程实验是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针对智能建造专业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内容固化、教学模式老化等不足,提出了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多样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等举措,以期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自"新工科"建设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高校的高度重视,各工科专业针对"新工科"内涵建设在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课题组结合传统工科专业矿物加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矿物加工"培养理念陈旧、模式单一,课程设置单一,教学设施平台单一"等特点,同时针对专业本身面临着"资源复杂化、工程技术自动化、就业方向多样化"的趋势,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树立"新工科"理念、课程设置改革、产学研相结合、条件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已转型为新基建工程建设,对传统工科专业教学和高校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下,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土力学课堂教学案例与专业匹配度不高,且与学生生产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为依托,从复杂的工程实际出发,探索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案例,通过讲解朗肯土压力理论知识,挖掘教学案例实施方式,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高校在工程造价教学方面仍有诸多不足,课程缺乏实践性,技术型人才教师缺失,教学方式落后和教学实践基地不能充分利用等,导致培养的人才专业水平不够,不能满足行业需求的同时学生就业质量也不高,尤其是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认证体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OBE理念提出新工科下课程建设改革,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期提高高校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4)
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化时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是近年来教学上一直研究的方向。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课堂和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完整的贯穿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针对高难度、知识面广、枯燥的机械类专业课提出了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活动并存的教学体系及客观综合的课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1])对当前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宽口径的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建筑大类跨学科建筑设计及理论课程群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梳理和研究,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课程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根据国家能源结构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向所设置的新工科专业。在此背景下,社会和企业对高校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加注重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师资队伍、建立实践教学层次和实践教学平台等多方面的改革,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要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工业建筑》2021,51(6)
正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对技术、产业、模式等改革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种条件下,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应时而生。在"新工科"的教育背景下,建筑类高校在培养建设人才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学,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价值观念教育。当前,部分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过度重视专业技术培养,忽略建筑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日后从业职业道德责任的缺失。而《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实务》一书为建筑专业类学生提供了帮助,对开展思政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来华学历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提高工科学历留学生教育水平,是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总结留学生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工科留学生专业课教学需关注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将"文化整合策略"纳入专业课教学体系。提出"1∶1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工科学历留学生研究生学位课"高等组合结构"为例,具体介绍了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作业与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是在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育新模式,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渗透到高校工科教育各个方面,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工科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工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承担着思政育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特点和教书育人的规律,在实践课程中兼顾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两个教学职能。针对港航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要求指导下,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基础必修类课程和进阶类课程进行了思政总体设计,解读了港航专业培养方案中蕴涵的课程思政内涵,细化和提炼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了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学体系和多层次育人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结合培养计划和新工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具体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对港航专业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加快了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进程,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专业人才教育改革工作重心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亟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型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将科研与实践并重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宗旨的澳大利亚高校,形成了其课程设置灵活、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特色,可为我国土木工程教育提供借鉴。通过描述和分析国际教育环境下澳大利亚高校土木工程教育发展现状,揭示了澳大利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通识化程度高,课程内容全面灵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培养等优势,提出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需处理好教育通识性与专业性的关系;重视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和学生体验;提高课程精品化与专业化程度;促进学科教育全面发展等建议,以为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培养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符合新工科要求的一流电气电子信息技术人才,是中国高校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紧迫任务,向教育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是一条有效途径。多伦多大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工程与人文素养为特色,以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丰富学习体验、加强多方协同育人体系为途径,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核心能力培养等教育理念,对新工科建设及卓越工程师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