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同高度下单/双基地雷达探测范围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单/双基地雷达探测范围的分析,对不同高度下雷达探测范围进行了讨论,通过绘制雷达对某一典型目标的探测范围图形,指出它在雷达组网、隐身/反隐身、干扰/抗干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雷达组网的探测性能,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首先明确了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其次根据探测空域、目标特性和外部环境将雷达组网探测能力分解为中高空目标探测能力、低空/超低空目标探测能力、隐身目标探测能力和电子干扰条件下探测能力,建立了指标体系的3层结构,给出了17个底层指标的计算模型;最后运用AHP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对构建高性能的雷达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基地制导雷达反隐身性能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防空系统抗击隐身目标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计算双基地制导雷达RCS和导弹发射距离的方法.基于单双基地雷达的RCS特性,建立了双基地制导雷达探测距离随站间距离变化的数学模型.最后以正面抗击F-117A为例进行单双基地对比仿真,证明了双基地制导雷达反隐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客观分析飞翼布局无人机在实战中的隐身效果,对飞翼布局无人机的单双站RCS,以及侧向、径向和跨站飞行三种飞行模式,从静态、动态RCS特性和单双站的最大探测距离等方面进行综合隐身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飞翼布局无人机侧向飞行时,双站雷达探测并不一定比单站雷达优;径向飞行时,双站雷达对飞翼布局无人机的探测能力较单站雷达更优,隐身材料能显著降低被探测概率;在跨站飞行模式下,单站雷达对其尾部探测效果较好,双站雷达对双站之间的区域探测性能较好,隐身材料对雷达探测率降低效果不明显.这为改进隐身结构设计、综合隐身和优化雷达预警探测系统布局提供可靠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探测范围的雷达网反隐身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雷达工作频率和隐身目标结构特性对雷达网反隐身能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用有效探测范围来评估的雷达网反隐身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和绘制有效探测范围,量化了雷达网的反隐身能力,对帮助部队指挥员直观掌握雷达网反隐身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主瓣干扰下雷达作战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子重构的雷达抗主瓣干扰方法,可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目标距离和角度估计精度.首先采用特征投影预处理(EMP)算法抑制主瓣干扰,进而通过波束形成和脉冲压缩估计目标距离,然后利用原子重构法估计目标角度.该方法对雷达阵列结构要求不高,既可适用于线阵,也可适用于面阵.当目标方位角(或俯仰角)等于干扰方位角(或俯仰角)时,该方法仍然能同时有效地估计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一般采用干扰抑制比,这一评判准则对于普通的雷达使用者而言过于专业化和抽象.在实际中雷达的探测空域更适宜作为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的准则,这是因为空域面积的变化反映了雷达的抗干扰效能.本文提出了利用雷达探测空域面积作为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准则,并给出了雷达空域面积计算的方法.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反应干扰强弱对雷达探测性能带来的影响,能够用于雷达抗干扰措施效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多径效应对雷达抗有源压制干扰的性能,首先基于无干扰条件下多径效应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定量分析多径效应影响下压制干扰对目标回波和干扰信号的影响;然后研究多径效应对频率分集和旁瓣匿影两种抗干扰措施的影响;最后进行了对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有源压制干扰下,多径效应会扩大雷达干扰压制区,影响干扰信号强度以及雷达的抗干扰性能,造成上述两种措施抗干扰性能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基雷达组网收发分置协同探测构型优化问题,利用目标雷达波空间散射的分布特点,基于双基雷达空间分集思想,建立了空基雷达组网收发分置协同探测数学模型,定义了探测性能的评价指标,得到优化目标函数;采用网格分割法对布设在不同距离、不同方位的空基雷达形成的探测空域,基于烟花算法求解得到"1发n收"多种情况下的最优编队构型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主瓣压制式干扰是现代电子战中雷达所面临的重要干扰样式。在多站雷达系统下,由于干扰机宽波束的特点,各接收站接收到干扰信号是高度相关的,而目标在各探测方向上的散射特性不同,在各接收站中的回波信号是相互独立的。根据这一空间散射特性的差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幅度比特征的多站雷达主瓣干扰抑制方法。在各接收站进行时间对齐后,对各时刻点的回波信号计算幅度比,将时域信号转化到幅度比特征域,在该特征域中,干扰的相关性导致其在背景中被“平滑”,目标回波的独立性使目标“凸显”。最后,在幅度比特征域设定固定门限,对目标进行恒虚警检测。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主瓣压制式干扰,并可改善主瓣干扰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